学术投稿

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靳燕宇

关键词:脂联素, 结直肠癌, 肥胖相关性肿瘤
摘要: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它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隶属于肥胖相关性肿瘤。肥胖作为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便是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在受到机体刺激后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脂联素就是其中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脂联素(Adiponectin,ADP)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其与肥胖相关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对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关于医院流程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很多医院的挽留结构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的需求,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逐渐发展成为医疗服务业务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完善了数据共享与交换解决方案。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环孢素A( Cs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均服用环孢素A 3~5mg/(kg·d),维持其血药浓度在100~200ng/L,用药9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2个月停药,同时予泼尼松1.0~1.5mg/(kg·d)口服,用药3个月后逐渐减量,以小剂量(<0.25~0.5mg/kg,隔日)维持1~2年。按临床类型分为激素耐药组11例、激素依赖组4例、频繁复发组6例。13例行肾活检,其中微小病变型5例,系膜增生性肾炎6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监测患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及环孢素A血药浓度,观察CsA不良反应,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52.38%),部分缓解8例(38.10%),未缓解2例(9.52%),有效率(90.48%)。完全缓解的19例患儿中有5例在减量或停药后复发,复发率26.32%,复发后重新服用CsA仍有效。不同临床类型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类型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效差。治疗后临床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无明显改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不良反应少,多毛常见。结论中小剂量CsA联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NS安全、有效。

    作者:王院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议院科两级管理

    院科两级管理就是在一个医院内部实行医院和科室两个层面的管理,当前要做好院科两级管理,应参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企业的方法,合理定位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的职能和手段,使医院管理高效、科学。而重点在于强化科室的独立地位,将医院管理的一部权力下放给科室,调动科室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科室的权责一致,促进科室健康发展。

    作者:吕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容易被患者及术者所接受,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以巡回护士的角度,对腹腔镜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配合进行的护理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其宗旨为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整与优化方法探析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数据的构成和管理工作开展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难度也持续增加。 Oracle数据库是当前我国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类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安全和信息稳定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数据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优化,那么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性能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处理。下面本文通过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整和优化处理方法以及必须性加以分析探讨,进一步促进我国Oracle数据库的广泛利用和发展。

    作者:魏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检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笔者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检验专业453名学生,通过学生座谈、辅导员专访等方式。了解到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明显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洪聿荣;马小燕;黄惠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是介入诊疗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逐渐被认识;但由于目前仍缺乏切实有效的防治策略以及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基础肾功能受损,CI-AKI仍然是目前重要的临床问题。据此,本文回顾了CI-AKI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标志物预防策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王娴君;吴尚勤(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情况良好,并于术后圆w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后,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自杀想法及行为等。PSD严重阻碍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病死率、致残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因此PSD是制约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有报道称PSD有增加自杀和死亡率的可能[1]。目前,PSD在神经内科和康复学科已经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然而PS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关研究提示与神经解剖学、免疫异常、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相关。我们就PSD的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张蕾;王兰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时间行补救lCSI的结局分析

    目的回顾对常规IVF(体外授精)后受精失败卵子在不同时间段实施补救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结局,旨在探索补救ICSI的佳时间段。方法于不同时间对24个周期的180枚未受精卵子行补救ICSI,按卵子补救时间分为三组,A组于受精后4~6h行补救ICSI,B组于受精后6~8h行补救ICSI,C组于受精后18~20h行补救ICSI,比较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结果 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分别为80﹪、91.7﹪、72.7﹪。B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分别为66.7﹪、88.1﹪、70.3﹪。C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分别为35.1﹪、55.0﹪、36.4﹪。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与B组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体外受精后失败的卵子在4~8h内实施早期补救ICSI,可提高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可能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小平;郝朝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各6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爱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采用PCI使急性心肌梗死IRA血运重建,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精湛的技术,细致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欢艳;宾庚玲;黄世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护理的几点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对我院70例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并记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护理,术后的功能锻炼明显改善了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平均比术前增加(48.8±12.3)o。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在内固定稳妥后,早期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能够大程度上减轻膝关节僵硬及活动度损失。

    作者:和正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24例、满意5例,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13例、满意9例,满意度为70.9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小儿肿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小儿肿瘤外科教学课时少、内容繁多、教学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探索将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引入小儿肿瘤外科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小儿肿瘤外科的教学质量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儿肿瘤外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路径护理的实验组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患者未出现休克,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左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录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膀胱痉挛、血尿与尿液反流发生频率各为7.1%、7.1%和0%,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9%、28.6%和21.4%,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痉挛持续时间与引流液转清时间更短(<0.05)。结论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痉挛,避免不良症状发生,适合临床普及。

    作者:周正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凯时治疗突聋的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以下称突聋)预后相关因素对患者听力恢复的影响及回顾凯时(前列腺素E1)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对114例突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治疗药物标准为:静脉推注凯时2ml,1次/d,口服醋酸地塞米松1.5mg,3次/d,达纳康(银杏叶片)40mg,3次/d,怡神保(甲钴胺片):0.5mg,3次/d,共7d;分析年龄、性别、听力损失程度、就诊时间、伴随症状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平均听阈改善情况。结果就诊时间、耳鸣、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是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凯时治疗突聋的总有效率60.5豫。结论就诊时间和耳鸣与突聋预后呈正相关,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与突聋预后呈负相关,平均听力损失≤40dB HL者,预后更好。

    作者:黄孟捷;张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73.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积极综合护理,加强呼吸护理,控制氧疗,以及用药护理的观察等,可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预后,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黄咏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普外科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对实验组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管理,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护理后,在综合满意度、医患纠纷率以及护理质控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而言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有着积极地影响,该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