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肠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刘敏

关键词:肛肠疾病, 疾病患者, 术后并发症, 健康教育, 不良生活方式, 预防疾病, 教育活动, 健康维护, 健康人群, 护理特色, 激励
摘要: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预防和减少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可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

    目的 通过建立POCT血糖仪质量管理模式保证临床POCT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首先将全院各临床科室便携式POCT血糖仪统一参加云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对性能不合格的仪器实施淘汰;每6个月与OlympusAU5421生化仪的行比对试验进行状态监控综合评价仪器.结果 所检测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仪的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系数r>0.975说明两者相关性良好.所有POCT血糖仪科定结果的符合国家对POCT血糖仪的测量重复性要求.结论 实践证明:该模式提供了对仪器状态和性能监控的完整方案:对于保证临床POCT血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指导临床实施安全合理的诊疗措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舒;王畅;孔凡斌;吉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进行r检验.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操燕红;樊卫;周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136例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并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按照治疗方法分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无明显手术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2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都的程度及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张敏;祝刚;杨丽萍;沈倩;唐翠霞;郑雪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体会

    目的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护理方法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来26例奎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完善各项护理.结果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体会 其良好的手术与完善的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金连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55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55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诊断传单(IM)者 105例,作为IM组,余50例为一般EBV感染,作为EBV感染组,对其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组中异淋、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ALT、AST、LDL、HBDH均较EBV感染组高.IM组较EBV感染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8+比例明显上升,而CD4+、CD4+/CD8+、B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EB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IM发病的关键.

    作者:王玲玲;郝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筛检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目前 国内外研究认为高危型HPVE6/E7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从高危型HPVE6、E7蛋白致宫颈癌机制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入手,综述高危型HPVE6、E7蛋白与宫颈病变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进展.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1],至今大量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特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2].其中E6和E7早期基因是高危型HPV的主要致癌基因[3],现对高危型HPVE6、E7蛋白进行阐述,分析其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睿;马生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县级医院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关于县级医院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与态度的调查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本县二级甲等以上的四所医疗机构中各40名(共计160名)护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士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与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对灾害救护知识的掌握水平还不高,但大多数护士认识到了灾害救护知识的重要性,并强烈表示愿意参与灾害救护知识的培训学习.结论 县级医院护士缺乏对灾害护理的认知,医院应该强化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训和教育,从而提高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

    作者:袁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体位护理对肥胖患者术后在PACU的呼吸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护理对肥胖患者术后在PACU(Postanesthesia care unit,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在PACU的肥胖患者,观察患者仰卧位和侧卧位时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pO2,LSpO2)、血氧饱和度<90%的次数/h.结果 侧卧位组患者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仰卧位组,而血氧饱和度<90%的次数/h明显低于仰卧位组.结论 侧卧位可明显缓解肥胖患者术后在PACU的呼吸紊乱症状.

    作者:姜晶;张静;王巧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MRI检查的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针对儿童MRI检查心理分析,实施相应心理干预,积极配合完成IMR检查.方法 对我院2013年~2014年儿童MRI检查进行心理分析,患者就诊环境秩序改善,家长作用以及护士人性与个性化服务.结果 儿童配合完成IMR检查.结论 医院诊疗环境改善、医护技配合以及对家长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使孩子得到正确引导,保证了儿童MRI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谭丽;刘少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瘤的病因可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也可为后天获得.可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内皮功能及解痉为主.

    作者:万雪花;马茂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对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对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母婴分室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与泌乳情况以及新生儿并发生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干预,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2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母婴同室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情况,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杜学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研究现状

    目的 对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不同类型内漏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研究现状 内漏是EVA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二次干预常见的指征,并且是EVAR术后瘤体破裂的常见原因.影像学是诊断内漏的重要方法.Ⅰ型和Ⅲ型内漏为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需要进行紧急干预.对于其他类型的内漏,如果随访期间瘤体持续增大也同样需要及时进行二次干预.大多数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修复进行治疗.如果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很高且无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选择或者腔内治疗已经失败可以考虑行开放手术治疗.总结 本综述对EVAR术后不同类型内漏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持续内漏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预防动脉瘤破裂,所以EVAR后需要长期随访进行内漏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技术治疗,但少数内漏需要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钟林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平南县暗娼专题调查

    目的 了解暗娼HW、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这些疾病在该人群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干2013年4~7月,对平南县社区暗娼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抗-HW、抗-HCV、梅毒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调查400名暗娼,暗娼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引起性途径传播疾病流行的高危行为.HIV感染率为1%,HCV感染率为1.25%,梅毒感染率2%.结论 应及早对暗娼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减少危害的行为干预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减少HIV、HCV、和梅毒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

    作者:范琳娟;潘树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肝胆外科患者经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后的预后影响.方法 跟踪观察研究我院收治的82例肝胆外科患者(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的并发症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发现循证护理组11例(26.82%)患者有腹泻、呕吐、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个体化护理组13例(31.71%)患者有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跟踪观察1年后发现循证护理组的整体身体功能得分情况要高于个体化护理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循证护理组的情感情况得分要高于个体化护理组,两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跟踪观察发现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并发症有相同影响,循证护理组对肝胆外科患者整体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而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的情感障碍有明显治愈效果.

    作者:杜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外伤后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资料,总结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整体恢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也较为满意,无再脱位及服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头臼间隙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无髋痛及破行,劳作能力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髋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 在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的治疗中,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疼痛科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50例疼痛科患者中将心理护理普遍运用在护患沟通中: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护理对象的支持体系:(1)协调并促进护理对象间的良性交往;(2)争取家属,亲友,领导的支持和配合;(3)加强护理宣教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4)合理使用心理治疗方法.结果 心理护理对护理工作产生显著效果.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 正确运用心理护理对于护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使患者的配合程度产生明显提高.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适化护理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对舒适的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对缓解肺结核咯血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舒适满意度有一定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仿生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的应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仿生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受损盆底肌肉、神经进行功能锻炼和物理刺激,帮助盆底肌肉、神经协调收缩以及增加肌肉、神经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恢复.产后早期开始女性盆底功能仿生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等PFD症状.,使得产后FPFD的防治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仿生物理治疗FPFD的防治进展予以综述,了解仿生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春明;谢如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降低手足口病院内感染几率.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小儿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干预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0±1.0)d、(5.8±1 3)d,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惠儿进行干预性护理,可有效对院内感染防控,降低病毒传染的几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毛丽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