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目的 探究术前胃镜活检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进行全胃切除术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分析胃镜活检结果,并依据外科病理检查结果评估胃镜活检确诊率.结果 本组52例患者(76.47%)确诊为胃癌,12例(17.64%)疑似胃癌,4例(5.88%)排除胃癌.讨论 胃镜活检在准确度上和术后病理结果存在差距,但是作为一种术前诊断胃癌的方法,其准确度相对较高,在预防胃癌和早期治疗胃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两种置胃管方法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中的洗胃效果.方法 将我院158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4例)和改进组(94例),常规组64例患者采取压舌板、开口器等传统方法进行插胃管洗胃治疗,改进94例患者采取麻醉用一次性开口器做牙垫,使胃管从中间通过进行置管洗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时间、洗胃液用量以及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堵管率,根据这些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改进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90.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常规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改进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洗胃液使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麻醉用一次性开口器急诊洗胃插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时间,减少相关不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洗胃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医学临床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邵雄英;周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光疗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60例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患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光疗,观察组采用间歇光疗,观察光疗后两组新生儿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均出现好转,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0.67%,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接光疗法和持续光疗法均对于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会双;李丽;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的盆底肌肌力以及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所治疗的69例足月头位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37例患者,并且利用PHENTX型号的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来进行产妇的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有患者32例,通过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来进行产妇的产后康复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疗程,并且对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进行分级评定,对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肌力改善的有效和显效例数分别是18例和15例,对照组的有效和显效例数分别为14例和8例;观察组的阴道紧缩度改善的例数为32例,而对照组的例数为20例;由此可见,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及阴道紧缩度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的好,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的产后盆底肌肌力及阴道紧缩度的康复治疗可以利用盆底电刺激行产后康复治疗法,能够使得产后盆底肌肌力提高,阴道紧缩度增强.
作者:管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探索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静脉输液治疗时出现输液外渗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临床护士中每例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将患者的身体创伤痛苦降到低.结果 通过对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的观察分析,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6例患者心理情绪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创伤痛苦大幅度减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护理效果.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选择科学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对于减轻患者创伤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对母儿近远期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体检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剖宫产对母亲近远期的影响都比较显著,对学龄期儿童也产生有显著性影响,时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剖宫产对母儿近远期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应大限度的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以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光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宜宾市罗龙街道乡镇居民对胆结石及其预后保护的认知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宜宾市罗龙街道的乡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论 虽然近年政府部门以及医疗机构已经加大对胆结石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宣传力度,乡镇居民对胆结石及其预后保护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基本卫生宣传保障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的提高对胆结石预防水平.
作者:唐璞;巫振华;帅梦竹;黄珉洁;李丹;钟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喜炎平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喜炎平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与中医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胰岛素及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加以中药汤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值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空腹、随机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81±2.16)VS(7.89±2.04)、(6.68± 1.12)VS (7.23± 1.46)、(7.24±1.98)VS(8.18±1.96);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2%VS76.74%).结论 采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加以中药汤剂给予配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晨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骨科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抗必须重视康复锻炼.本文主要论述了康复锻炼对于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及有效措施.骨科医疗护理不只是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对于患者康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做到医护紧密配合,综合多方面护理技巧,全方位实现高效康复过程,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2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吸联合三苯氧胺进行治疗,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83% VS 82.61%);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吸联合三苯氧胺乳可减轻乳痛症状,缩小乳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工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2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析PICC置管行前瞻性护理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经验.结果 108例患者为满意,75例患者为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有9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31%.结论 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的关键在于置管前的充分准备,置管中的娴熟操作,重管后的局部护理,每一步从预防角度出发,对控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骨折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均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P<0.05).结论 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作者:乔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眷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抗结核、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远好于对照组77.5%,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压力、白细胞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盖伊力度”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以疼痛、瘙痒、皮疹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多发病,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是以老年人多见.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让人难以忍受.根据蒙医学理论对于本病后遗症——神经痛的不同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从外治内,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蒙医学通过针刺法刺激患者病痛部位,刺激传递到相应的对脏腑进行调理其精气,调整脏腑气血的运行,从而协调人体阴阳,激发神经末梢的调节作用,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功能的目的 .此疗法将人体的内外、表里之间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调理,使气血无阻畅通,彻底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
作者:嘎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并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按照治疗方法分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无明显手术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宫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总结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分析各类患者病因.结果 发现108例患者中,36例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其中4例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16例病因为慢性鼻窦炎,15例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其余1例致病原因尚不明确;72例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其中2例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40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13例因气管异物致病,11例因纤毛不动综合症致病,6例致病原因不明.结论 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因素错综复杂,甚至原因不明.而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差异较大,病因较多.多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医师应该精准判断患者临床病因,综合分析后对症用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翁泽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上臂前正中切口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上臂前正中切口者40例,纳入观察组,行前外侧切口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肱骨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61,P=0.0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5.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9.208,P=0.038).结论 上臂前正中切口治疗肱骨骨折,肱骨功能恢复良好,有效避免损伤桡神经,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闫浩;李智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性治疗,实验组胎头拔露时即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10ml,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欣母沛用量、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实验组产后2h产妇的Ca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 05).欣母沛用量,实验组以250~500μg多见(65.0%),对照组以500~1000μg多见(50.0%),实验组欣母沛用量及相关副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X2=9.612,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性治疗高风险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提高了围产期的安全性.
作者:廖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拔罐疗法在治疗特定性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前来诊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度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提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有33例治愈,25例显效,12例进步,3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20例治愈,27例显效,13例进步,15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结论 针灸联合拔罐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活血通络、疏邪解表等功效,可让病损神经功能尽快恢复,让面瘫得以缓解,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胡雪艳;路学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