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仿生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受损盆底肌肉、神经进行功能锻炼和物理刺激,帮助盆底肌肉、神经协调收缩以及增加肌肉、神经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恢复.产后早期开始女性盆底功能仿生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等PFD症状.,使得产后FPFD的防治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仿生物理治疗FPFD的防治进展予以综述,了解仿生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春明;谢如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注入胸膜腔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患者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4 h后,胸腔注入尿激酶1次/d,次日经胸腔团式引流管放液;对照组44例:行一般胸腔闭式引流,放液1次/d.两组患者5~7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数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引流胸水量,治疗后胸腔积液包裹率、胸膜肥厚率、堵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血性胸水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良好,安全可靠.为了避免出现血性胸水,尿激酶宜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4 h后应用.
作者:蔺晨;郭芳;季维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及其整形治疗方法.方法 将73例烧伤后瘢痕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邮票状植皮预防,研究组37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整形治疗,对照组36例行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30%、8.11%,对照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67%、25.00%,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整形治疗烧伤后疤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涛;王新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米嗪,是亚芪胺类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阻滞神经细胞膜生的Na+通道,减少Na+内流稳定电位,从而阻止病灶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卡马西平口服吸收慢且不规则,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同时卡马西平又是强的药酶诱导剂,既可诱导一些药物使其血药浓度降低,又可诱发自身代谢,降低疗效.由于其安全、有效、广谱,没有认知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而得到广泛应用[1].在临床应用上,卡马西平不仅具有抗癫痫作用,还具有抗外周神经痛、抗利尿、抗躁狂抑郁等作用[2].其常见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初期,有眩晕、嗜睡、意志游移,恶心和呕吐,罕见有剥脱性皮炎[3].2013年4月我科收治1例卡马西平导致的剥脱性皮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庞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在顺利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的准备期间,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部署.编制符合JCI标准的制度/流程切实推进,并进行行之有效深入细致的培训,建立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机制,方能创建适应国情、院情并符合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并能顺利通过JCI评鉴.
作者:郑舒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以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其中DTC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TC).在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约90%以上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约占80%)和滤泡状癌(15%)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该类甲状腺癌因其恶性程度较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典型表现,各项化验及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误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以便提高该病在临床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宏;窦拉加;马德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现行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高LIS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使用,使现代仪器的自动化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提高标本的处理速度和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1].结果 同样处理400个标本的条件下,优化工作流程后TAT时间平均减少了30min,每次100个标本所需的编号时间从30min减少到10min,所需人员从2人减少到1人,同时,减少了人为差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随着标本量逐年的增加,运用更优化的检验流程能更高效地处理标本信息的录入和缩短报告结果的时间,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惠志强;朱立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方法 随机将我院40例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20名.观察组护士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干预措施培训;对照组护士则不进行干预措施培训.比较分析两组统计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不当行为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临床中,应及时分析发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改善护患矛盾,降低纠纷发生率,保证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胡小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熊某某孕3产1,现怀孕5个月,有流产史,产前检查结果为畸胎要求流产,流产手术放出腹腔及胸腔内大量积液,色清亮,逐渐娩出腹部、胸部至头部,头部娩出困难,再次将脑内大量积水放出,后娩出整个胎儿(见图2),检查胎儿无硬性骨组织结构,全身皮肤水肿,呈橡皮肿,无正常皮肤结构,脐带细索状,质脆水肿,胎盘不能自然娩出.行钳刮术再清宫腔,失血约200ml,于上午11点30分返回病房,手术经过顺利,后经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汤汉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学生体检时静脉采血晕厥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4年9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静脉穿刺中出现晕针现象的15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其中男6例,女9例,晕针时间均出现在抽血完成后的几分钟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晕针原因与预防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均得到显著缓解,患者自行体息30min后顺利离院,没有出现后遗症.结论 学生体检工作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中完成,有着时间短、体检人数多、拥挤的特征,为了避免晕钟情况的发生,在抽血之前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医院方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他们的穿刺技术与责任意识,而护理人员也需要积极的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同时,在抽血时还要调整好体位,这可以有效降低采血晕针率.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后硬膜外镇痛五组药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五组患者均利用一次性100ml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实施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均由左布比卡因配伍舒芬太尼,其中左布比卡因(0.125%)剂量不变,各组舒芬太尼剂量逐渐增加.结果 五组外科手术患者镇痛前VAS评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镇痛后五组患者VAS评分均较镇痛前显著减少,但C组、D组、E组患者减少幅度更为理想,且C组对镇痛满意度高;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D组、E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0.6μg/ml舒芬太尼实施术后硬度外镇痛可显著提高外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有效降低麻醉镇痛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伶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相关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01~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患者行为、认知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临床症状,讨论总结患者发病时出现的相关临床特点,结合治疗方案,对康复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 在行为方面,35例患者诊断为缺乏克服困难以及自主进取的能力,举止行为较被动,45例患者诊断为行为丧失或行为缺少.在认知方面,20例患者诊断出现言语幻听,60例患者诊断出现认知妄想,其中被害妄想共31例,嫉妒妄想共18例,关系妄想共5例,其他类型妄想共6例.在情感意志方面,11例患者诊断为情感倒错,69例患者诊断为情感冷漠,无端间歇性发笑患者共55例.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总结为行为、认知以及情感意志出现障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正确诊断,采取合理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查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做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并分析其检测结果,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率,井进行记录.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5.41%远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49.1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7.05%远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7.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为准确,其检出率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可及时的进行诊断治疗,降低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琴;向阳;唐川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对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措施,改造护理流程来控制护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陈琳;温春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淋巴结结核居肺外结核发病率的首位,其中以颈部淋巴结结核为多见[1],因其位置表浅,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痛性诊断技术已成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多普勒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及弹性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升.现就各种超声检查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做作一综述.
作者:成瑞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角膜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眼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结腹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能够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罗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0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6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生理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生理指标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4(6.67%)例与对照姐的5(8.33%)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快速促进患儿生理指标复常,无严重用药不良反应案例发生.
作者:贺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作者:胡春红;秦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照组42例予白介素-11(rhIL-1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24d后研究组BPC(102.67±0.15)×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41±0.09)×109/L,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病案在医疗系统中越来超重要,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是它的价值得到体现的佳形式.要做到病案管理服务现代化,病案存放方式很重要,简化流程,快捷提取,提高效率,不断寻求科学管理方式,有利于现代医院管理.
作者:邢代珍;林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