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克力木·吐尔逊;古丽巴哈尔·阿木提;奴尔司曼古·热合曼;达吾提江·麦麦提;阿依努尔·阿部都热依木;巩平
目的 研究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可靠性,意在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降低临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调查实验研究的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后,治愈患者为19例,好转患者为22例,死亡患者为2例,有效率为95.34%.术后随访1年,治愈好转41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良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Q-T间期综合征又称复极延迟综合征,指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及反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晕厥甚至猝死.按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该类患者必须及早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否则将危及其生命.我科2014年8月成功救治一名长Q-T间期综合征,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患者,现汇报如下.
作者:寇芳芳;倪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生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与支气管哮喘未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哮喘程度及食管黏膜病变的差异,并讨论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患者均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对照组40例患者均未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粘膜病理表现、咳喘次数、FEV1和PEF值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现的食管黏膜病理变化明显比对照组严重,研究组患者的FEV1、PEF值均低于对照组,喘咳次数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哮喘中重度率为68.18%,对照组患者的哮喘中重度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有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胃食管反流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部功能,加重其病情的恶化.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盖伊力度”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以疼痛、瘙痒、皮疹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多发病,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是以老年人多见.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让人难以忍受.根据蒙医学理论对于本病后遗症——神经痛的不同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从外治内,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蒙医学通过针刺法刺激患者病痛部位,刺激传递到相应的对脏腑进行调理其精气,调整脏腑气血的运行,从而协调人体阴阳,激发神经末梢的调节作用,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功能的目的 .此疗法将人体的内外、表里之间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调理,使气血无阻畅通,彻底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
作者:嘎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特我院门诊2014年1月~9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2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因素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美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394例中,选取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予真氮平治疗的62例为研究组,予利培酮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TESS.结果 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为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研究组体重增加、嗜睡、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对照组失眠、兴奋或激惹、锥体外系反应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 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由酒精致精神障碍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董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拔罐疗法在治疗特定性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前来诊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度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提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有33例治愈,25例显效,12例进步,3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20例治愈,27例显效,13例进步,15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结论 针灸联合拔罐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活血通络、疏邪解表等功效,可让病损神经功能尽快恢复,让面瘫得以缓解,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胡雪艳;路学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预防和减少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可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分析,观察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患肺气胸量与破口闭合之间关系、不同气胸类型与破口闭合之间关系.结果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中,闭合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时间短于张力性气胸及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患者肺破口闭合时间短于交通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时间与气胸量无关.
作者:苑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集资料时间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吸痰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吸痰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气管切开早期粘膜出血、肺部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5例(14.70%)发生粘膜出血,7例(20.58%)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中28例(82.35%)发生粘膜出血,20例(58.82%)发生肺部感染,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优化吸痰方式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的黏膜出血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气道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肝胆外科患者经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后的预后影响.方法 跟踪观察研究我院收治的82例肝胆外科患者(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的并发症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发现循证护理组11例(26.82%)患者有腹泻、呕吐、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个体化护理组13例(31.71%)患者有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跟踪观察1年后发现循证护理组的整体身体功能得分情况要高于个体化护理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循证护理组的情感情况得分要高于个体化护理组,两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跟踪观察发现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并发症有相同影响,循证护理组对肝胆外科患者整体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而个体化护理对患者的情感障碍有明显治愈效果.
作者:杜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9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45例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案来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照组的45例患者则采取常规化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4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方面较之常规的治疗方法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上进行应用.
作者:马红英;赵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年龄为1~3岁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采取相应的夹板和固定方法.结果 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为患儿家属护理提供方便,患者满意度达94.5%.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降低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家长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
作者:陈德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头孢唑啉钠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发热、乳房肿痛等临床症状,较少疾病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彦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在顺利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的准备期间,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部署.编制符合JCI标准的制度/流程切实推进,并进行行之有效深入细致的培训,建立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机制,方能创建适应国情、院情并符合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并能顺利通过JCI评鉴.
作者:郑舒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治疗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为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82例患者均实施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完成手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减小,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大大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和椎管狭窄各程度和神经功能A级、B级、C级、D级、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将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方式应用于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瘫痪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宏巨;刘保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影像学检查正在进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阶段,在此环境中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服务,是所有医疗机构要面临的课题.MRI检查在放射科影像检查中的重要部分.该组检查方法技术复杂、耗时长、费用高;增强检查需注射造影剂,具有一定风险;疏导不利可引起患者意见和不满.有因此必要对该组患者流进行统计与建模研究,发现存在问题,合理安排影像科业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医疗事故;有助于影像科扩张与增容得过程中,做到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
作者:安东洪;杨海山;孙长江;吕中文;孟繁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单药治疗,实验组接受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治疗后结肠镜下粘膜组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有助于其结肠粘膜组织的恢复,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韩建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分别实施白内障术后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术后焦虑状态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41.5±4.43 vs 57.1±5.31,41.1±4.25 vs 51.6±5.38,8.3±1.45 vs 10.5±1.67,3.03% vs 15.1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97% vs 81.814%).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丹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COPD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美国男性成人COPD者占4%~6%,女性占1%~3%.1992年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成人调查显示,COPD的患病率占15岁以上人群的3%[1].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咳嗽”“肺胀”“喘证”等范畴,多因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导致,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肺脾肾之虚,实乃痰热淤之实.本病多由患者年老久病,肺脾肾三脏亏虚,正气不足,卫气不固,易感受外邪,邪从热化,痰热郁肺,肺失宣肃,而诱发加重.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多[2].痰热壅肺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我院于2011~2013年采用中药复合制剂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人配合抗生素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轶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