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朱轶梅

关键词:雾化吸入, 痰热清注射液,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痰热壅肺证, 气流受限, 疾病经济负担, 中部地区农村, 死亡率, 慢性肺系疾病, 患病率, 呼吸系统疾病, 现报告如下, 痰热壅肺型, 急性加重期, 显示, 雾化吸人, 卫气不固, 完全可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COPD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有研究显示,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美国男性成人COPD者占4%~6%,女性占1%~3%.1992年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成人调查显示,COPD的患病率占15岁以上人群的3%[1].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咳嗽”“肺胀”“喘证”等范畴,多因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导致,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肺脾肾之虚,实乃痰热淤之实.本病多由患者年老久病,肺脾肾三脏亏虚,正气不足,卫气不固,易感受外邪,邪从热化,痰热郁肺,肺失宣肃,而诱发加重.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多[2].痰热壅肺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我院于2011~2013年采用中药复合制剂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人配合抗生素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患儿111例,回顾分析治疗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辅舒良喷鼻治疗之后,治愈9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结论 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患者使用辅舒良喷鼻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崔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时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PI3K/Akt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缺血前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S组:挂线,但不结扎前降支,持续150min;R组:结扎缺血30 mm,再灌注120min;Rh组:缺血前5min经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μg/kg,后同R组;Rh+PI组:舒芬太尼处理前5min经尾静脉注射PI3K抑制剂20μg/kg,缺血前5min经尾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μg/kg,后同R组;监测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术前基础值(T0)、心肌缺血前(T1)、心肌缺血30min后(T2)、再灌注120min后(T3)时的值,再灌注120min后抽血查血清CK-MB、LDH及cTnI值,后取下大鼠心脏,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p-Akt、Akt表达量.结果 HR组间同一时间、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R组、Rh组、Rh+I组较S组在T1、T2、T3时的MAP下降显著(P<0.05);R组、Rh组、Rh+I组较S组在再灌注120min后的血清CK-MB、LDH、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Rh组的血清CK-MB、LDH、cTnI水平较R组均降低(P<0.05),而Rh+I组与R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的p-Akt以及p-Akt/Akt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而Akt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R组相比,Rh组的p-Akt表达量较高,p-Akt/Akt值也更高(P<0 05);与Rh+I组相比,Rh组的p-Akt及p-Akt/Akt值呈现同样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作者:阎妮;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全麻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0.5、1、3、7d的MMSE评分及PCO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 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 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术后7d 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 5、1、3d(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行仝身麻醉术患者来说,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方法 系统回顾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及早确诊、规范护理,效果明显.结论 对于确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应给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王锦云;邓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羊膜腔外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孕中期引产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联用来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2例羊水过少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米非司酮50mg/次,早晚口服,次日行羊膜腔外注射利凡诺100mg,并于规律宫缩后缓慢静推安定10mg.对照组100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总时间,产后2h内出血量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总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较对照组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凡诺羊腹腔外注射联用米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的中期妊娠引产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少同时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侯亚梅;徐英慧;苗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仿生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的应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仿生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受损盆底肌肉、神经进行功能锻炼和物理刺激,帮助盆底肌肉、神经协调收缩以及增加肌肉、神经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恢复.产后早期开始女性盆底功能仿生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等PFD症状.,使得产后FPFD的防治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仿生物理治疗FPFD的防治进展予以综述,了解仿生物理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春明;谢如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成人中型破伤风患者3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成人破伤风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例中型破伤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均获治愈,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加强成人破伤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做好基础护理、营养供给、气道管理、抽搐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等可有效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郭俊青;王泽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的9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培予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研究6h、24 h、27 h内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红;李小永;梁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管理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药剂学方法从天然中药材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可注入人体的灭菌制剂.随着现代化制剂方法的不断改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使中药注射剂疗效突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不良反应,笔者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式及临床管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出几点参考.

    作者:杨宾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2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都的程度及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张敏;祝刚;杨丽萍;沈倩;唐翠霞;郑雪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急性通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治疗.治疗8d后,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张莉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总结和探讨远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 对2例远处转移性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主要追问其原发病灶及病史,观察组织形态学及结合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确诊为远处转移的黑色素瘤.例1女性,年龄39岁,右大腿根部包块6个月,包块约核桃大,压痛,追问病史,4年前右小腿黑痣溃烂,流黑色血水,切除病检,病理诊断曾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此次结合病史诊断为右大腿根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例2女性,年龄50岁,患者腹痛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剖腹探查,见子宫底部浆膜面暗红色结节,大小约5cm×4cm×4cm,大网膜、腹膜、肠系膜可见散在暗红病灶,行手术切除送病检,HE染色诊断为恶性肿瘤.追问病史,患者于7年前,4年前曾 2次行右手拇指根部同一部位黑色肿物切除术,第1次未做病理检查,第2次病检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此次结合免疫组化及临床病史诊断: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病史不明或无原发病灶的病例诊断较困难,特别是无色素型.黑色素瘤抗体HMB45和S-100蛋白等标志物有助于诊断.

    作者:赵建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我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激素治疗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遵医患者和不完全遵医患者分别有36例和12例,患者依从性比例为96%.对照组划分别为24例和15例,患者依从性比例为78%.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干预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覃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清洁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有4例重发,复发率为1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文;毕红;曹森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82例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治疗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为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82例患者均实施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完成手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减小,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大大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和椎管狭窄各程度和神经功能A级、B级、C级、D级、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将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方式应用于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瘫痪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宏巨;刘保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全面的、针对性强的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文献检索法并结合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出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通过开展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5.5%与91.7%,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与0 867,协调系数的值分别为0 266与0174,对两轮数据实施x2检验,得到的P值<0.001;所构建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有3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以及97项三级指标.结论 通过构建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护理管理者开展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依据,对于其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艳玲;刘长江;李玉芬;王均悦;谢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与规范护理后,15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临床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治疗效果欠佳,持院治疗.结论 早期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与规范的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树花;于清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腹痛原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寻找小儿腹痛的临床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小儿腹痛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小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结论 临床对小儿腹痛应尽快找出病因,要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及合理的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进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团体认知治疗对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治疗对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03名三甲综合医院护士进行为期10w,1次/w,共10次的规范化团体认知治疗,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所有护士进行治疗前后评估.结果 压力量表总分治疗后(10.49±2.12)较治疗前(13.55±2.70)低,差异有显著意义(t=3.58,P<005);消极应对因子分由治疗前的(21.23±4.36).下降为治疗后的(17.27±5.1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由治疗前的(7.81 ±0.75)升高到治疗后的(9.72±0 55),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幸福感与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和自身采取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团体认知治疗能调整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方式,提升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

    作者:范凌云;高治国;何蕊芳;孙建华;姜晓梅;华大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短期疗效分析

    目的 临床观察应用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5例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例纳入本研究,给予FLAG方案化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5例ALL患者中,CR 15例,其中高危7例,中危2例,低危6例,总有效率为84.0%;12例NHL患者中,CR 7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5例,B淋巴细胞型2例,总有效率为75.0%;所有患者中早期复发完全缓解12例,晚期复发均完全缓解,晚期复发疗效优于早期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现血液学毒性及肝脏毒性,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儿童可耐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加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