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李卫文;毕红;曹森杨

关键词:衣原体, 支原体, 宫颈炎, 干扰素栓, 阿奇霉素
摘要:目的 分析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清洁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有4例重发,复发率为1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天出国门,天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

    作者:高娅琴;蔡文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6分钟步行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疗效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继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68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组全血粘度低、高切,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7.25±0.13VS9.07±0.33)、(5.16±0.12VS6.03±0.17)、(1.51 ±0.02VS1.63±0.03);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VS76.47).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冠心病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宗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步按摩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商性疾病,以疼痛、肿胀和踝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证.病因、病理简单,但许多患者由于一次踝关节扭伤而遗留不轻不重的后遗症.笔者运用四步推拿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由于诊断明确、治疗手法针对性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2010年~2013年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60例报告如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足背伸外翻位包扎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四步推拿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是四步推拿法治疗踝关节扭伤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缓解疼痛症状,且不会遗留后遗症,不会出现说是治疗好了,但天路仍然疼痛加重、遇到天气变化酸痛加剧的状况.

    作者:陈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盐酸瑞伐拉赞片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瑞伐拉赞片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 选用C18柱(150mm×4.6mm;Φ5μm),柱温:35℃;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三乙胺(37:37:26:0.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1nm.结果 盐酸瑞伐拉赞与有关物质分离良好,低检测限0.8n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耐用性好.

    作者:王红卫;周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产科需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传统硬膜外麻醉,后综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0.0%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起效时间、局麻用药量上,观察组分别为(3.4±2.1)min,(7.3±2.4)ml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达到快速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邵慧凤;张东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珍珠粉治疗褥疮140例

    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干褥疮合并症.已成为卧床患者头号“杀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3年我们采用自制复方珍珠粉外治褥疮140纠,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对复方珍株粉治疗褥疮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疼痛科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50例疼痛科患者中将心理护理普遍运用在护患沟通中: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护理对象的支持体系:(1)协调并促进护理对象间的良性交往;(2)争取家属,亲友,领导的支持和配合;(3)加强护理宣教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4)合理使用心理治疗方法.结果 心理护理对护理工作产生显著效果.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 正确运用心理护理对于护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使患者的配合程度产生明显提高.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病例分析探讨检验危急值报告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了解检验危急值报告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例临床病类,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结果 1例患者转危为安;1例患者死亡;另1例患者因错过佳治疗时机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 3例患者在检验报告中均出现了临床危急值,但随后的情况却大不相同,进一步说明临床危急值的重要性,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本人对出现的检验危急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霞;张德良;高云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在酒精型消化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均接受兰索拉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给予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为30d,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腹痛、腹胀、反酸和恶心等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8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效果良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葛微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层流手术室管理探讨

    层流手术室是近几年才开始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也是现代基层医院发展的趋势.由于采用空气洁净技术使手术室环境更舒适,洁净度更高,手术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但由于手术室人员进出杂,物品器械进出多,设备维护复杂,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我院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保证了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大发挥了空气洁净技术的优越性.

    作者:尹跃良;温华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外伤后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资料,总结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整体恢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也较为满意,无再脱位及服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头臼间隙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无髋痛及破行,劳作能力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髋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 在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的治疗中,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82例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治疗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为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胸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82例患者均实施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完成手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减小,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大大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和椎管狭窄各程度和神经功能A级、B级、C级、D级、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将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内固定方式应用于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瘫痪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宏巨;刘保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研究进展

    痛经困扰着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患者,近来中西医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和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中西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坤;苗志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磷酸铝凝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磷酸铝凝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GER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磷酸铝凝胶治疗;B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磷酸铝凝胶治疗,分别于治疗第4w、8w进行临床症状评价,判断治疗效果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8w后A组在内镜分组和症状评分方面均较B、C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4w、8w后A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2.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磷酸铝凝胶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较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埃索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云霞;吴卫兰;郑金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市妇儿医院门诊就诊的3~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作为观察组.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gA、IgM、IgG、IL-4、IFN-γ水平,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IgA、IgM、IgG、IFN-γ水平(65.92±9.23nmol/L,0.59±0.27g/L,1.61 ±0.59g/L,10.56±.2.93g/L,15.23±2.33pg/m)较观察组(26.84±3.65nmol/L,131 ±0.70g/L,1.77±0.52g/L,11.12±2.01g/L,23.24±6.01pg/m)为低,且差异显著(P<0.05);血清IL-4(21.77±5.21pg/m,6.34±0.79pg/m)水平较对照组为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注意防范儿童维生素D的缺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麻风二联疫苗免疫接种与护理

    目的 总结儿童麻风二联疫苗接种护理经验,为降低接种后并发症、提高接种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以在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儿童1057例为对象,记录接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量表,从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整体效果3个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本组1057例儿童均接种成功,接种成功率100%.28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其中:10例(0.95%)接种后发热,18例(1.70%)接种后出现丘疹或皮疹.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所有接种儿童均未发生注射部位感染、化脓等并发症.接种儿童家长对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99.72%、99.53%、99.53%.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儿童麻风二联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在疫苗接种护理中,必须要根据接种儿童的个体特征,加以针对性护理.

    作者:欧阳杏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液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2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病愈例数及病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院时临床病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临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布地参德液可以促进百日咳综合征治愈,缩短疗程,可能通过抗炎、抗过敏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松林;靳秀红;成怡冰;沈照波;邹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α-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120例宫颈糜烂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确切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我院妇科就诊并进行宫颈糜烂治疗的患者1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α-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时间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7.132±2.63)d明显低于对照组(13.43±4.27)d,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6.4%(P<005).结论 α-干扰素栓联合微进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并且术后出血时间短.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28d)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显著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