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珍珠粉治疗褥疮140例

李海峰

关键词:复方珍珠粉, 褥疮, 案例
摘要: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干褥疮合并症.已成为卧床患者头号“杀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3年我们采用自制复方珍珠粉外治褥疮140纠,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对复方珍株粉治疗褥疮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28d)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显著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云克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云克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5例TA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予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d加入生理盐水静滴冲击治疗3~5次,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束后改口服波尼松片10mg tid持续1个月,并开始静推云克,1套/d,治疗共20d.对照组95例,除了不予云克治疗外,其他治疗同研究组.3个月复查,观察疗效、突眼度与疗效关系及副作用.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视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 01);突眼度与疗效关系为突眼度越低疗效越好.两组副作用总体不高,且相差不大(P>005).结论 云克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TAO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刘观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进展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易形成慢性窦道、骨缺损、化脓性关节炎、皮肤瘢痕,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等病变,因手术失败率与感染复发率较高,是临床医师较为棘手的难题,常需多种方法综合性治疗.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就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关吉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医院规范化轮转培训制度初探

    由于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医院普遍缺乏规范化的,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轮转培训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管理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增强,这对我国医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规范化培训的需求不断增强.本文通过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医院的轮转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制定出适宜我国国情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规范化轮特制度的方案及建议.

    作者:罗旭;刘诗韵;张宏雁;陈虹;郭继卫;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内分泌科护理缺陷分析研究

    本文对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措施,改造护理流程来控制护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陈琳;温春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负荷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

    血小板糖蛋白Ⅱh/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临床上主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我院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负荷重的冠状动脉内病变治疗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华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对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治疗B组采用加味四物汤治疗8w后,外用本院外洗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开瑞坦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A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0.0%,治疗B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5.0%.结论 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43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相应的康复指导.结果 43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发生股四头肌萎缩现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术后合理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宁占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瘤的病因可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也可为后天获得.可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内皮功能及解痉为主.

    作者:万雪花;马茂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儿均等予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咳嗽缓解时间(3.71±1.11)d、发绀缓解时间(4.05±2.11)d、啰音吸收时间(2.62±0.95)d、哮鸣音消失时间(2.75 ±0.76)d、气促减轻时间(2.19±0.61)d、喘憋消除时间(3.11±1 2)d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4± 1.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抗生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利于迅速缓解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乔宏伟;杜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学职业院校人文课程的第一、二课堂系统化设计

    为进一步提升医学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水平,勾勒出具有医学特色人文教育模式和实施举措,将第一、二课堂进行系统化设计,打通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界限,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课程、课时中,进行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医学生人文修养.

    作者: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进行r检验.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操燕红;樊卫;周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研究现状

    目的 对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不同类型内漏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研究现状 内漏是EVA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二次干预常见的指征,并且是EVAR术后瘤体破裂的常见原因.影像学是诊断内漏的重要方法.Ⅰ型和Ⅲ型内漏为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需要进行紧急干预.对于其他类型的内漏,如果随访期间瘤体持续增大也同样需要及时进行二次干预.大多数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修复进行治疗.如果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很高且无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选择或者腔内治疗已经失败可以考虑行开放手术治疗.总结 本综述对EVAR术后不同类型内漏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持续内漏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预防动脉瘤破裂,所以EVAR后需要长期随访进行内漏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技术治疗,但少数内漏需要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钟林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心梗合并心脏破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讨论急性心梗合并心脏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自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56例急性心梗合并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发现,疗效明显.结论 首先明确病因,采取基础综合治疗的方式,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预防、控制和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脏破裂的病情.

    作者:丁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成功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在20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整理如下.1 影响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1.1首先护士应该尊重患者,讲文明,懂礼貌,平等对待每一个患者.如给患者打针时,不能叫某某床打针,应该说某某床某某同志,给您打针.让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由于自己的失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应该说对不起,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对于农村贫困的患者,不因阶层,地位不同,待遇不等,不能怒目而视,大喊大叫,应该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1.2不安全感,对自己记忆不深或有过穿刺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出拒绝和躲闪,要求一针见血,不配合治疗,如要求护士遵从自己指定的血管和部位穿刺,由此引发护患矛盾.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1.3操作者本身情绪好坏对静脉穿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操作者要集中精力,沉着冷静,要有耐心,同时取得家属配合,如患者烦躁挣扎不安,家属唠叨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袁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测定血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探讨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9月~2014年5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5例,同期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结果 3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CRP、WBC计数的对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2.9%,82.9%,48.6%,特异性分别为70%,100%,100%;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63.2%,特异性为81.3%,37.5%,68.8%,且在细菌性感染中,PCT、CRP、WBC计数升高较非细菌性感染显著.结论 测定血清中PCT、CRP含量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前梅;韩长鸣;姚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在神经外科病区实施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分组护理患者,比较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神经外科应用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作者:汪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

    目的 在分析与研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探讨其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2例术中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般情况,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法,同时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趋于稳定,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切口异常、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针对这些因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出预防措施,从而大限度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与预后质量.

    作者:邴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68例中药冲洗加外涂辅治急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冲洗加外涂辅治急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5例急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冲洗加愈宫散外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药冲洗加外涂辅治急性宫颈炎可使药物直接接触创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更有利于创面愈合恢复,因此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在S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对危重患者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ABP)的重要性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50例外科重症患者采取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用MP40多参数心电监护仪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的泼形,用肝素稀释液防止血液凝固,加强管道的护理,防止脱落,堵塞,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外科重症患者在留置有创测压管期间,可对危重患者提供准确连续的血压数值,对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患者病情平稳后提出有创动脉血压置管,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桡动脉位置表浅、定位简单、穿刺安全、成功率高,提供不易受污染,并发症少,它的应用对指导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谭万宁;潘仲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