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刘诗韵;张宏雁;陈虹;郭继卫;吴昊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7.5~15mg/次,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5μg/(kg·min)静脉滴注,1 h/次,2 次/d,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气喘恢复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60例,95.24%)高于对照组(52例,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酚妥拉明使用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有整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作者:姚爱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郁表现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来我科诊治的167例颈椎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都患者106例,将其中伴发焦虑或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1.2±8.9)分,低于对照组(44.5±8.6)分(P<005);实验组SDS评分为(38.5±8.7)分,低于对照组(45.8±9.4)分(P<0.05);实验组治疗前21例伴焦虑症状,19例伴抑郁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实验组5例伴焦虑症状,9例伴抑郁症状,低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患者复发住院人数、治疗满意度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部表现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本宏;何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以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其中DTC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TC).在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约90%以上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约占80%)和滤泡状癌(15%)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该类甲状腺癌因其恶性程度较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典型表现,各项化验及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误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以便提高该病在临床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宏;窦拉加;马德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4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选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统计手术效果.结果 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顺利分娩下104例新生儿童,所有新生儿身体均健康,其中21例心脏功能Ⅲ级患者及18例心脏功能Ⅳ级患者为急诊剖宫产.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在提高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舒适度,提高手术疗效,保证新生儿顺利分娩上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对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治疗B组采用加味四物汤治疗8w后,外用本院外洗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开瑞坦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A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0.0%,治疗B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5.0%.结论 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联用来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2例羊水过少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米非司酮50mg/次,早晚口服,次日行羊膜腔外注射利凡诺100mg,并于规律宫缩后缓慢静推安定10mg.对照组100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总时间,产后2h内出血量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总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较对照组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凡诺羊腹腔外注射联用米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的中期妊娠引产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少同时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侯亚梅;徐英慧;苗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并分析于2011年5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喘乐宁联合进行治疗,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MP感染的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病情复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P感染的患儿在喘息、温度上与MP感染的患儿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更有效的治疗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方法为阿奇霉素、红霉素与喘乐宁3种药物联合治疗,且MP感染的哮喘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相较于非MP感染的哮喘差异明显.
作者:毛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抗生素常规升级疗法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相关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灶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医疗浪费,合理使用抗生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金华;王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选择性清扫颈部淋巴结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行原发灶根治术及同侧Ⅱ~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24例仅行原发灶根治术,术后随访至少1年,观察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Ⅱ~Ⅵ区淋巴结转移率31.6%(9/27)显著低于对照组62.0%(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27),对照组为16.5%(4/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淋巴结选择性清扫有助于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且对颈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海岭;金照凯;王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现行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高LIS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使用,使现代仪器的自动化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提高标本的处理速度和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1].结果 同样处理400个标本的条件下,优化工作流程后TAT时间平均减少了30min,每次100个标本所需的编号时间从30min减少到10min,所需人员从2人减少到1人,同时,减少了人为差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随着标本量逐年的增加,运用更优化的检验流程能更高效地处理标本信息的录入和缩短报告结果的时间,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惠志强;朱立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等)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S组)(10mg/d)和强化组(H组)(40mg/d),S组给药1次/d,H组入院即给予40mg,然后给药1次/d,40mg/次,PCI术后20mg/d;观察两组患者近期(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30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CK.结果 H组较S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ALT、AST、CK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主要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杨长宝;郑海军;李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头孢唑啉钠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瓜蒌连翘汤联合消肿解毒膏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发热、乳房肿痛等临床症状,较少疾病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彦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提南支气管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再入院率.方法 将我科收活的4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 05),再入院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院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再入院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郭莉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平肝息风、安神定志类中药配伍配合捏眷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基础方(生地、白芍、生牡蛎、僵蚕、钩藤、茯苓、全蝎、石菖蒲、天竹黄、制南星)配合捏脊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氟哌啶醇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平肝息风、安神定志类中药基础方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较好.
作者:莫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全面的、针对性强的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文献检索法并结合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出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通过开展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5.5%与91.7%,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与0 867,协调系数的值分别为0 266与0174,对两轮数据实施x2检验,得到的P值<0.001;所构建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有3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以及97项三级指标.结论 通过构建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护理管理者开展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依据,对于其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艳玲;刘长江;李玉芬;王均悦;谢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多次对比分析我县居民户碘盐的检测结果,发现当实验室及分析检验人员不同时,一些同一居民户的样品检验分析结果具有较差的精密度,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远远超出了规定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展开相应研究,首先模拟居民户碘盐中可能带入的添加刺、其他食品等,并对模拟样品展开比对监测分析,就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原因展开研究,从而为确保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及准确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余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妇产科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活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选取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8.3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83%,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率为63.50%,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率93.6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此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率,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蔡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及管理,从而实现医院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对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持续质量改进的有关概念进行深刻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作者:何洪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52例因非甾体抗炎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与52例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呕血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60岁、存在心脑血管病史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明显高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表现为复合性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明显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非甾体抗炎药常见并发症,在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时,应当从显效的小剂量开始,同时需告知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胃肠道反应,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当给予溃疡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对脾脏疾病CT诊断的认识.方法 复习2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脾脏病变的CT表现.结果 脾梗塞2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2例,恶性淋巴瘤8例,转移瘤4例.结论 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