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I患者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

杨长宝;郑海军;李爱琴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ALT, AST, CK
摘要:目的 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等)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S组)(10mg/d)和强化组(H组)(40mg/d),S组给药1次/d,H组入院即给予40mg,然后给药1次/d,40mg/次,PCI术后20mg/d;观察两组患者近期(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30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CK.结果 H组较S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ALT、AST、CK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主要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是安全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液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2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病愈例数及病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院时临床病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临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布地参德液可以促进百日咳综合征治愈,缩短疗程,可能通过抗炎、抗过敏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松林;靳秀红;成怡冰;沈照波;邹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与规范护理后,15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临床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治疗效果欠佳,持院治疗.结论 早期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与规范的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树花;于清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2例小儿急性中毒洗胃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小儿急诊中毒洗胃护理进行阐述,认为给予小儿及家长充分的心理抚慰,选择适当的洗胃管、洗胃液、置管方法,加强护士对洗胃过程中小儿的观察等技能训练,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洗胃的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项良;冯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成人中型破伤风患者3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成人破伤风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例中型破伤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均获治愈,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加强成人破伤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做好基础护理、营养供给、气道管理、抽搐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等可有效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郭俊青;王泽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Levosimendan)联合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老年患者39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40%),其中实验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及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常规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射血分数及BNP(N-端脑利钠肽)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两组比较,其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治疗组在射血分数及N-端脑利钠肽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室性早搏及头晕恶心等.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CHF患者有明显效果.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尚艾;周新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瘢痕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切口妊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4年10例瘢痕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结局.结果 保守治疗4例,开腹手术4例.结论 瘢痕子宫切口妊娠是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尽早的识别、诊断和正确处理是保证女性健康的美建.

    作者:宋巧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中药治疗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中药治疗方法探讨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的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相关治疗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Ⅰ、Ⅱ级口腔溃疡平均出现时间为(18.2±0.8)d,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时间(10.3±1.5)d(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平均愈合天数为(8.2±2.0)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10 8±3.5)d](t检验结果为5.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所有患者治疗10d后进行疗效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者15例,有效者4例,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方面,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结论 在常规漱口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花百合片,可以有效减轻溃疡疼痛感,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口干症状,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刘明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为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效果和降低新生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将48例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井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记录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 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研究: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优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6.78± 1.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7.44±2.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不安全因素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减小新生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外伤后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资料,总结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整体恢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也较为满意,无再脱位及服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头臼间隙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无髋痛及破行,劳作能力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髋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 在外伤后髋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的治疗中,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方法 系统回顾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及早确诊、规范护理,效果明显.结论 对于确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患者应给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王锦云;邓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报道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膝关节急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X线平片检查以及MRI检查,了解骨折情况与骨质信号.结果 隐匿性骨折部位为11例(34.38%)股骨外侧髁隐匿性骨折,10例(31.25%)股骨内侧髁骨折,5例(15.63%)胫骨近端骨折,6例(18.75%)同侧股骨、胫骨的关节面相邻两端骨折;18例(56.25%)为单纯Ⅰ型,6例(18.75%)为Ⅱ型,8例(25.00%)Ⅲ型,Ⅱ、Ⅲ型患者均同时存在Ⅰ型表现.32例经X线检查均为阴性,经MRI检查均为阳性.结论 MRI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误漏诊.

    作者:张清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6分钟步行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疗效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继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市妇儿医院门诊就诊的3~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作为观察组.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gA、IgM、IgG、IL-4、IFN-γ水平,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IgA、IgM、IgG、IFN-γ水平(65.92±9.23nmol/L,0.59±0.27g/L,1.61 ±0.59g/L,10.56±.2.93g/L,15.23±2.33pg/m)较观察组(26.84±3.65nmol/L,131 ±0.70g/L,1.77±0.52g/L,11.12±2.01g/L,23.24±6.01pg/m)为低,且差异显著(P<0.05);血清IL-4(21.77±5.21pg/m,6.34±0.79pg/m)水平较对照组为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注意防范儿童维生素D的缺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晚期胃癌的内科治疗

    胃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分期较晚,因而积极有效的内科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段金龙;赵爱光;陈静;徐燕;曹妮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并随机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更高.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手术过程中操作难度不大,对患者伤害不大,并且血肿清除速度很快,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救治研究进展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好发于儿童时期,其主要是由于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自主循环恢复经历长时间的以及全身性缺血的一个非自然的病理生理状态,其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儿童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治疗的生存率依然很低.因此,积极进行探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下面本研究就针对儿童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救治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单药治疗,实验组接受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治疗后结肠镜下粘膜组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康复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有助于其结肠粘膜组织的恢复,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韩建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w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4%,两组患者1w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采用小梁切除术并结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其长期治疗效果也极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雪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并分析于2011年5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喘乐宁联合进行治疗,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MP感染的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病情复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P感染的患儿在喘息、温度上与MP感染的患儿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更有效的治疗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方法为阿奇霉素、红霉素与喘乐宁3种药物联合治疗,且MP感染的哮喘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相较于非MP感染的哮喘差异明显.

    作者:毛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医用吸引原理与维修

    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中普遍应用到医用吸引器,该种器械在手术、急救抢救、护理等各种工作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医用吸引器的远作原理、主要分类、维修保养等进行分析,旨在让医学工作者更加了解医用吸引器,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该种器械在临床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姜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