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

毛丽娜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感染, 小儿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并分析于2011年5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喘乐宁联合进行治疗,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MP感染的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病情复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P感染的患儿在喘息、温度上与MP感染的患儿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更有效的治疗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方法为阿奇霉素、红霉素与喘乐宁3种药物联合治疗,且MP感染的哮喘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相较于非MP感染的哮喘差异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恶性血液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系统组织范畴内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院内感染是指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之后在院内出现的感染.恶性血液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加之反复化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更加容易发生院内感染,井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同时也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高.由于在不同地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都不同,了解监测此类患者院内感染的菌群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变迁,对于控制各类耐药菌及其耐药性的传播、指导临床用药,尤其是疾病早期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URP术后前列腺组织学炎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我院近1年2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术后的病理结果,探讨前列腺组织学炎症与前列腺增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TURP术后的病理结果将28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组织学炎症组185例(64%),非组织学炎症组95例(33%),其中6例为偶发前列腺癌;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血清PSA之间的关系.结果 组织学炎症组患者年龄、病史、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及血清PSA均较非组织学炎症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在前列腺增生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前列腺炎症是前列腺增生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官润云;崔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典型肺结核X线与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与CT诊断的临床特点和准确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4例患者经过X线和CT诊断之后,发现淋巴结、肺门增大型患者有15(23.44%)例,患者肺门的部位中有肿块样的影像存在,有的患者影像中还有钙化影存在,导致相邻的支气管管壁不断增厚,使管道变得十分狭窄;肺炎实变型17例(26.56%),发现患者的肺中有大小不一的斑状阴影存在,且其病灶的密度不均匀,边缘非常平直;栗性病变型16(25.00%)例,患者的单肺或两肺上有斑点状物存在1cm~10cm,平均为(4.29± 1.15)cm;肺部肿块、结节型的患者12(18.75%)例.结论 因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在通过CT进行扫描时,其影像在通常情况下都显得十分复杂,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从而出现误诊现象,有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活体检查的方法来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可以使诊断准确性得到保证,且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可以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师进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技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总结放射诊断在单纯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技巧,提高放射诊断的作用,增强放射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68例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对单纯性小肠梗阻不同的病因、性质、部位有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对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需要放射诊断与临床相结合,腹部立卧位片是主要的检查.结论 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的病因、性质和部位不同,临床和放射诊断所显示的图像也有所不同.通过放射诊断对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彻底的分析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纪清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价值

    目的 本文通过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和采用X线平片技术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帮助医生诊断患者骨折程度的价值意义.方法 该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X线平片来诊断骨折情况,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来诊断骨折情况.结果 观察组通过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了解到,可颖骨折患者为0,Ⅰ型骨折患者有3例.11型骨折患者有10例,Ⅲ型骨折患者有6例,Ⅳ型骨折患者有3例,Ⅴ型骨折患者有2例,Ⅵ型骨折患者有1例.其中,骨折情况判断准确率100%,而对比组采用X线平片技术对患者骨折情况判断为,可疑骨折患者为5例,Ⅰ型骨折患者有3例.Ⅱ型骨折患者有8例,Ⅲ型骨折患者有4例,Ⅳ型骨折患者有2例,Ⅴ型骨折患者有2例,Ⅵ型骨折患者有1例,对骨折情况判断准确率为80%.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诊断价值要远远高于调查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的骨折患者,应该给与三维CT重建影像来进行判断,因为它克服了X线平片漏诊的不足,有利于医生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周国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急性通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治疗.治疗8d后,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丹;张莉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52例因非甾体抗炎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与52例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呕血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60岁、存在心脑血管病史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明显高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表现为复合性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明显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非甾体抗炎药常见并发症,在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时,应当从显效的小剂量开始,同时需告知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胃肠道反应,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当给予溃疡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JCI评鉴的医院准备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在顺利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的准备期间,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部署.编制符合JCI标准的制度/流程切实推进,并进行行之有效深入细致的培训,建立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机制,方能创建适应国情、院情并符合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并能顺利通过JCI评鉴.

    作者:郑舒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加强早期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采用汉密尔顿评分标准(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活动能力,同时进行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HAMD、MESSS和AD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变更显著(P<005),6w时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实施综合心理疏导和康复护理对患者患病后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胡先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硝普钠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研究概况

    由于特有的药理作用,硝普钠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应用非常广泛,但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成因十分复杂,单一用药效果难以维持,所以联合用药成为必然,临床上,硝普钠的联合用药可以分为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及以上等联合用药,随着联合用药数量越多,药效的协同效果越好,但同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也越大,这需要医生在临床上综合考量.

    作者:王明农;覃志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落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液治疗7d,治疗组采用静脉输液外,结合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疗程为7d.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与预防落枕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评价其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6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边界、包膜、纵横比、内部回声与结构、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及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上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形态、声晕、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上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超声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夏东琴;杜婷婷;郭坤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探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死亡率3.25/10万,与20世纪70年代9.98/10万相比有大幅下降.在男女两性癌症中居第5位,占全部癌症的7.3%,其病死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人数的18.4%.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李小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在神经外科病区实施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分组护理患者,比较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神经外科应用群管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作者:汪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蓝氧疗法在妇科炎症中的保健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蓝氧治疗和药物治疗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生殖健康保健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自愿接受蓝氧疗法的育龄妇女400例,观察药物组与蓝氧组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后的有效率、显效时间、疗程长短及保健效果.结果 保健治疗效果很满意,避免了滥用抗生素.阴道炎的蓝氧组有效率分别为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96%,念珠球菌感染有效率98%,滴虫性阴道炎有效率98%;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82%,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有效率84%,滴虫性阴道炎有效率90%;蓝氧组明显高于药物组,而且蓝氧组疗程短,显效快.结论 蓝氧治疗仪治疗生殖道毒染治愈率高,疗程短,显效快,疗效显著,保健作用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司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3年4月~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135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72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只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对比以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进行4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死亡1例,存活率为98.61%;对照组死亡3例,存活率为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活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治愈占比36.62%(26/71)、显效占比43.66%(31/71以及总有效率95.77%(68/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20.00%(12/60)、26.67%(16/60)、80.00% (4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中恶心占比1.41%(1/71)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总例数占比2.82%(2/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10.00%(6/60)、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治疗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低,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和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妇护中的价值及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2例住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主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孕产知识得分情况、高危妊娠发生率、乳汁分泌情况、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孕产知识得分为(94.1±2.7)分,高于对照组的(79.6-±2.1)分;研究组发生高危妊娠5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22%,对照组发生高危妊娠17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4.14%,研究组高危妊娠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394例乳汁分泌理想,占比为93.44%,对照组产妇285例乳汁分泌理想,占比为69.34%,研究组乳汁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为(231.5±14.8)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42.5±15.9)ml,对照组出血量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有计划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产妇孕产知识程度,降低高危妊娠,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梅琼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成人中型破伤风患者3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成人破伤风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例中型破伤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均获治愈,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加强成人破伤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做好基础护理、营养供给、气道管理、抽搐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等可有效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郭俊青;王泽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管理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药剂学方法从天然中药材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可注入人体的灭菌制剂.随着现代化制剂方法的不断改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使中药注射剂疗效突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不良反应,笔者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式及临床管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出几点参考.

    作者:杨宾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选的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9例,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便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在2w后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情况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早日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