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芳;刘晓莉;孙小莉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患者者94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为准确评估疼痛,及时有效止痛,将数字式疼痛评估法,文字描述法,面部表情测量图,人体标志图,疼痛缓解程度图,疼痛对睡眠和活动的影响图,疼痛伴随的症状,疼痛的性质,根据疼痛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配以改善疼痛的操作图,综合为一体,形成即可有患者根据疼痛的程度指出所对应的疼痛刻度,又可根据面部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评定疼痛程度综合疼痛评估图.方法 应用该图对疼痛科385例疼痛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使疼痛得到了既时有效地评估和处置.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5%.结论 疼痛评估记录能直观的反应患者的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时疼痛变化过程,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延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疼痛是正畸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成为了影响患者矫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正畸治疗中疼痛的机制、控制作一综述.
作者:朗么磋;袁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两种洗胃方法对食物中毒患者洗胃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洗胃方法进行操作,实验组应用丙泊酚麻醉+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进行操作,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实验组洗胃不良反应发生率(21.42%)明显低于对照组(71.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联合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能降低食物中毒患者洗胃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贾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胸痛彻骨、短气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严重者出现胸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关节,脉细微或结代,甚至疼痛牵涉至左肩带、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等危重证侯,现在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包炎等多属本症范畴[1].其发症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病症以虚实夹杂,或以虚证为主,或以实证为主.病机多为心阳不足,心血虚少或阴寒凝滞或痰浊瘀血等痹阻胸阳脉络,使心阳不展心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减少或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发生,是胸痹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饮酒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 对临床60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内容包括饮酒种类数量、头孢菌素种类、发病时间、表现、抢救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以白酒为多,啤酒、葡萄酒其次,药酒少见;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为多.多为用药后饮酒(54例),少数为饮酒后用药(6例).反应多发生在饮酒(或用药)后3min~2h,表现为脸红、心悸、头晕、恶心、头痛、呕吐、胸闷、烦躁、呼吸急促困难、大汗、休克、昏迷等;积极处理治疗,多数患者于10min~2h明显缓解.结论 饮酒与头孢菌素之间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病情较危重,积极处理治疗,转归预后多较良好.
作者:张继强;耿元晖;张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在小儿急性肺炎疾病诊断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活的48例患有急性肺炎疾病的患儿和同期同年龄段的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资料48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应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三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患有急性肺炎疾病的患儿的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三项指标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表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将三项指标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范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已手术的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超声像图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5例子宫腺肌症中,均经手术病例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0.8%(59/65),其中误诊6例:子宫肌瘤4例,占6.1%(4/65);子宫肥大症2例,占3.1%(2/6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雷;聂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研究下颌磨牙前后向移动量,通过对比颅骨标本直接测量和CB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下颌磨牙近远中位置和近远中倾斜角度的方法,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使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支平面的垂直距离,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CBCT以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支平面的垂直距离,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的角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下颌磨牙位置的方法,在进行全牙弓前后移时可以通过该方法对下颌磨牙前后移量进行测量.
作者:孙天瞳;李加志;庞磊;苏建彬;何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能够在急重症患者静脉血管充盈不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快捷,可靠的建立有效地输液通道.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目前骨髓腔输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骨髓腔输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并从骨髓腔输液机理与优势、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
作者:吴静;韩蓬蓬;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性公共卫生等事件频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安全形势变化的新走向,而越来越复杂、严峻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对传统的救援保障机制提出了新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提高适应新形势下的灾害救援保障机制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卫勤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现实任务.
作者:贠萍;岳亚萍;严建宇;孔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腋下静脉留置钟穿刺失败原因.方法 通过对发生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大多和新生儿腋窝处皮肤皱褶多,穿刺时不易绷紧,腋下静脉相对隐蔽,新生儿肌张力高、哭闹等都是导致留置失败的主要因素.结论 要求护士正确并熟练掌握腋下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掌握封管方法并做好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即可延长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使用不同材料充填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选择个体条件相同、楔状缺损程度相近的96例、368颗患牙,分别采用3M玻璃离子(A组)、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卡瑞斯玛树脂)(B组)、AP-X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AP-X树脂)(C组),随访6~24个月.在楔状缺损修复中AP-X树脂比卡瑞斯玛树脂及3M玻璃离子的疗效好.
作者:王晓光;白吉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致敏原的阳性率,分析其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德国默克集团提供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试液对入选患者进行标准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主要变应原中除小虾外,伴支气管哮喘的变应性鼻炎组致敏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结论 机体对变应原的反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尽早积极干预,修正变应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减少新的变应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红利;张启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腰腿痛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牧治的143例腰腿痛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82例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服用腰痛宁胶囊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腿痛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谢计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有70%的妇女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随着避孕及时率的提高,宫内节育器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哺乳期妇女使用IUD人数增多,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并发症如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残留及子宫穿孔等有所增加.本文旨在探讨哺乳期使用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王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将调查对象选择为我院检验科的48名人员,向其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其选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研究控制方法.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检验科的人员选择的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饮食与药物占97.9%,生理因素占93.8%,检验仪器占89.6%,标本处理过程占87.5%,检验者自身素质占87.5%.结论 在分析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同时,检验科的人员需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检验,定期保养设备,维持良好状态,使不同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程度尽可能降低获得的预防,使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丁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并分析国内有关姑息照护文献的相关情况.方法 在CBM中分别以“姑息护理/姑息照顾/姑息照护”为关键词,对2005~2014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使用万方、维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字库(CNKI)补充查找.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CBM中检索到相关记录152条,在万方、维普、和CNKI中分别检索到8条、153条和140条相关记录,共检索到文献453篇.将所有文献查阅统计后,除去重复的或一稿多投的251篇,无法查到原文的文献23篇,终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共有179篇.结论 姑息照护正成为护理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研究方法的不完善,适用对象的范围狭窄,研究人群局限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
作者:赵江;孙志岭;钱鑫;谷利斌;高海霞;焦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年来,由初的指定一个示范病区扩大到现在的五个示范病区,通过采取增加示范病房的护士,政变排班模式,护士分组分管患者,加强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病房干净整洁、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等良好的效果.为能使此项工程活动在我院顺利深入的开展,努力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现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和熙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征及应对办法.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是否伴有心肌缺血症状及结论:诱发因素.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受损程度伴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加重,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作者:丁君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