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ADP和CRP的影响观察

周娜;张戈;敖丽娟

关键词:抗阻训练, 有氧运动, 炎症因子, 冠心病
摘要:目的 观察弹力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ADP、IGF-1和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3次/w,30~40min/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方案,B组给予3次/w,40~60min/次的弹力带抗阻训练方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1w时ADP和CR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4w和8w时AD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降升高(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1w、4w和8w时CR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无变化(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DP和CRP之间未提示有相关性.结论 弹力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训练改善了冠心病患者运动4w、8w后的ADP水平,但对CRP水平无明显影响;两种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ADP水平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对Aβ诱导的AD大鼠β-APP和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老年性痴呆(Alzhelmer'sdisease,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和β-分泌酶(amyloidβsecretase1,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1-40右侧海马区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予治疗,采用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β-APP和BACE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mRNA和BACE1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姜黄素各剂量组β-APPmRNA和BACE1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对BACE1 mRNA调控作用,阻断β-APP裂解进程,抑制Aβ在脑内生成与沉积,从而减少Aβ对神经元毒性作用.

    作者:韩玉生;侯志涛;宫鑫梅;史之茂;周忠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来本院行剖宫产术的160例育龄妇女,其中80例采用0.75%罗哌卡因1.5m1+10%葡萄糖1.0ml(实验组);80例采用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0ml(对照组).采用改良Bromage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运动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大阻滞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CSEA用于剖宫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2 013年收治的65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30例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营养支持,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之后,血清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实验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为17.14%,实验组患者死亡2例,为6.6%.结论 中医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士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级甲等医院复审中人力资源的做法与体会

    医院分级管理与等级医院评审是医改的需要,是为了规范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增加医院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介绍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人民医院成功复审二级甲等医院中人力资源的具体实践,指出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与否是衡量一所医院发展快慢的标准之一.通过新一轮的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可促进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作者:范晟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导乐分娩对产妇结局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母婴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导乐陪伴分娩是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为孕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在产时发挥潜能,使产程缩短,降低了产妇产时的痛苦,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导乐分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顺应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荐应用.

    作者:窦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钼靶术前穿刺定位的配合

    目的 总结经乳腺钼靶检查,但又不能触及的病变,进行术前穿刺定位的配合.方法 对72例患者给予术前指导、心理护理、物品及药品准备,术中积极预防及处理迷走神经反应、气胸的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固定定位针;术后切除标本再摄片,预防感染等配合设施.结果 72例均一次性定位成功,离体标本摄片后证实切除全部病灶.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早期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作者:任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之现状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方法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诸多护理管理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待遇低、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结构不呈梯队;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不当;护理管理与实际工作脱节.结论针对诸多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之共勉.

    作者:谢吉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叠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提高重叠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3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由责任护士进行专科护理评估,指导患者正确戴面罩、讲解无创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护理干预组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出院前采用调查表,时患者进行健康知识问卷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按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疗效对比,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治疗效果较常规护理组均有所提高.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重叠综合征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效果.

    作者:文亚兰;杜发茂;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目的 探讨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 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切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宇宙统一场论与中医

    作者提出和论证了宇宙中的所有作用力都是同一种相互作用力——有序自稳态趋向运动作用力;发现、论证和揭示了宇宙统一场论是一条基本的固有法则--“有序自稳态运动趋向普存规律”;中医学的实质是宇宙统一场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作者:王儒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支具保护等康复适应性康复锻炼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确保手术成功,从而解除膝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锦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部位胆系结石诊断行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检查的必要性

    目的 评价B超与MRCP联合检查对胆系结石诊断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经手术确诊的胆系结石患者200例,比较B超、MRCP对不同部位胆系结石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CP对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中上段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与B超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诊断准确率与B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超可作为胆系结石基本的检查手段,对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较MRCP低,应该与MRCP联合应用提高胆系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葛宜兵;吴洁;唐莉;陈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的问题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指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它对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科护理人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先找到实证,再结合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佳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就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寒地区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针对高寒地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的高危妊娠发病率进行对比,提出有关措施以降低发病率.方法 收集2007~2012年期间高寒地区产妇的有关资格,分析研究高危妊娠的发病情况.结果 6年中共发生高危妊娠病例5429例,平均发病率31.56%,不同人口呈现出不同发病率(P<0.05),其中常住人口发病率在29.24%,流动人口发病率在45.05%;其病因主要是根据人口类别存在一定区别,涉及异常胎位、子宫疤痕、妊高征、早产等.结论 可通过在产前对孕妇提高检查率,使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所处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对孕产妇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实现高危妊娠发病率的明显降低.

    作者:韩娟;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取石术患者分为B1(观察组40例)与B2组(对照组40例).B2组:常规护理;B1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在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分别完成对应护理后,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B1组短于B2组患者明显(P<0.05);在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优于B2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明显(P<0.05);在患者完成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B1组凸显优势(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价值.

    作者:罗治娟;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2年的随访,疗效结果为优57.1% (16)、良21.4%(6)、可14.3%(4),差7.1%(2).所有28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正常有26例,骨折愈合率92.9%,愈合时间5~16个月,平均(5.8±1.2)个月;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为6~15个月,平均(7.9±1.6)个月.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法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便于创面的处理合并症少,且能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薛鹏翔;董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更换颈内静脉置管敷贴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更换敷体的方法.方法 将226例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3例,对照组113例,对照的采用传统的方法更换颈内静脉置管敷贴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了伤口护理膜,比较两组1次更换敷贴护理用时,更换敷贴皮肤有无撕脱,皮肤损伤症状,更换敷贴时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1次更换敷贴花费时间,更换敷贴皮肤有无撕脱,皮肤损伤症状,更换敷贴时患者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了伤口护理膜后,增进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徐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探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对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高龄患者80例.将他们根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干预,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0%)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2 5%)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5 0%,72 5%),组间对比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高龄患者的术后护理当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的疗效显著,干预对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后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用12只骨质巯松性脊柱标本制作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与聚甲基雨烯酸甲酯骨水泥推体成形术后,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腰椎标本椎体注射成形后,其刚度、大载荷、大位移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刚度、大载荷、大位移均明显高于PM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相比,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可以更有效地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力学性质.

    作者:苗峰;戴翼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