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亚兰;杜发茂;李玉红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用针灸椎拿合并心理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w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61.36%,有效率84.09%,对照组分别为57.14%,80.9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w朱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自主神经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卢迪冰;刘玉梅;陈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医院耗材采购额度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仅可降低院方的输出成本,同时也可降低患者的就医支出,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因此,对医院耗材采购额度进行内部控制具有必要性,好的内部控制将体现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及职业标准.近年来,我院发现在医院耗材采购中,不乏超额采购或不合理采购的事件发生.针对这一情况,院方应及时调整自我的管理政策,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作者:许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肌梗塞(AMI),又名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同时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有各种治疗药物有效的降低了AMI的病死率,但AMI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为充分认识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危害性,本文对心肌梗塞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式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指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它对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科护理人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先找到实证,再结合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佳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就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方法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诸多护理管理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待遇低、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结构不呈梯队;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不当;护理管理与实际工作脱节.结论针对诸多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之共勉.
作者:谢吉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在患者手术前后加强其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的恐惧、害怕心理,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梅;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用广泛,但是过量服用与盲目滥用抗生素能够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郭芬;杨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同期住院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即间歇组(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和持续组(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变化、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两组通气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PCO2、PO2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治疗后24 h、48 h后pH值、PCO2、PO2与间歇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持续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间歇组(P<0.05).结论 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情况,且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时间应>20 h/d,可较早改善血气情况,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吴多省;黄佩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药患双方的和谐关系.方法 对门诊药房的药患纠纷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药师服务质量、患者个人因素和医院管理不足是引起药患矛盾的主要原因.结论 药师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医院加强管理等,可减少和防范药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药患关系.
作者:强东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母婴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导乐陪伴分娩是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为孕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在产时发挥潜能,使产程缩短,降低了产妇产时的痛苦,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导乐分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顺应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荐应用.
作者:窦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应用陈皮治疗的患者,均分两组.观察组应用陈皮配伍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脾胃气滞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咳嗽痰多组: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痰多症状改善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0.05);③脾胃气虚组:患者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后腹胀等脾胃气虚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差异显著(P<0 05).结论 陈皮能够有效保护心脏,祛痰平喘,消胀止呕,适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咳嗽痰多、大便秘结、冠心病高血压等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洪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眼药对照组和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每组60例.眼药对照组用司徒伦滴眼液点眼,1~2滴/次,3次/d,持续用药4w;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在按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三氧治疗,2次/w,连续4w.然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眼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而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为治疗视疲劳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治疗方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100例CG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于治疗后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且治疗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P<0 05);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 0%明显小于对照组24.0%(P<0.05).结论 厄贝沙坦片治疗CGN患者疗效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劲松;宋文林;雷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以及对策.方法 采取多阶段调查抽样法,把2011年2月~2012年8月低于6岁的80例儿童作为E组;把2012年9月~2014年3月低于6岁的85例儿童作为F组,对比分析两组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效果,且构建调查报告,基于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 经调查分析发现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有乙型肝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百日咳等,E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为62.5%,F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为10.6%,F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明显比E组少,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儿童接种率均比较高,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县儿童在免疫接种上,其接种率相对比较高,但是依旧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生物制品的管理不够规范、对于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以及免疫宣传力度较低等.预防以及控制儿童传染病为有效、经济以及简便的方式为计划免疫的实行,加强儿童传染病免疫预防工作,可使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得到明显地下降.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45例唇裂手术患儿手术前心理沟通效果,为保证护患沟通的连续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心理咨询师及护士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沟通时注意融入患儿的生活中,与患儿一起玩耍,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使患儿能主动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
作者:石琼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分析2012年9月~2013年6月238例异位妊娠声像超声显像特征与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38例中218例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6%.结论 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COPD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COPD合并气胸的患者中,治愈53例(包括完全复张30例,基本复张16例,转胸外科手术治疗治愈7例),症状改善签字出院12例,死亡3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常危及生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治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
作者:范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流程化沟通方式(CICARE),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k)沟通方式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0~2012年入科的1 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CICARE培训,建立CICARE沟通的服务流程,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培训前后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CICARE沟通方式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生在输液室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输液室发生针刺伤的30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输液针,66.7%是发生在拔针后及处理针头时.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降低护生的计刺伤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护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阮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微创技术拔除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实行微创技术拔除,常规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拔牙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疼痛程度、畏惧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组,张口受限程度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微创技术拔除埋伏阻生牙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史勇勇;邓智明;周仕宏;张铁柱;彭柏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