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室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阮华英

关键词:护生, 针刺伤, 职业安全防护
摘要:目的 分析护生在输液室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输液室发生针刺伤的30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输液针,66.7%是发生在拔针后及处理针头时.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降低护生的计刺伤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护生的身体健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手术配合

    目的 抗生素骨水泥(PMMA)联合(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3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慢性骨髓炎患者术前常规取细菌培养,手术彻底清除,术中标本病检+骨缺损部位填塞抗生素骨水泥,术后VSD持续封闭负压吸引.结果 感染均得到控制,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炎性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结论 清创后骨缺损部位填塞抗生素骨水泥+术后VSD封闭吸引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较好方法.

    作者:霍青;王陶;唐诗添;陈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小儿内科急性阑尾炎的误诊

    目的 针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有效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 根据急性阑尾炎患儿误诊情况及具体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5例患儿被误诊为急性腹泻或胃肠炎,3例患儿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本研究病例中,患儿都在就诊后24~48h内转入普外科由手术治疗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主要原因是由于患儿具有不典型病史,对查体不予以合作,不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明显腹部体征.儿科临床医生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特点加深认识,采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小儿腹部查体技巧熟练掌握,才能有效避免临床误诊.

    作者:郭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发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风险因素认知率达100%,风险事件发生率达5.88%,患者满意度达91.18%,对照组依次为64.71%、29.41%、58.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应用于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2例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60岁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手术47例,姑息性手术15例,并发症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2%,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特点是晚期,合并病多,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肿瘤,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与MRI对照鉴别分析

    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期在X线平片、CT与MRI上的不同影像特征,评估三者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上的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按照股骨头和关节间隙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三期,追踪观察及回顾性分析了10例X线平片、CT、MRI与临床资料较完整的从早期发展到晚期的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0~59岁,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3例,10例晚期均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中2例双侧发病的在患者要求下为做对照,分别在早期手术治疗一侧而痊愈.

    作者:石利国;李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科新进护士带教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有利于提高新进护士带教方法的改进,以适应新形势护理发展的步伐,并取得了明显的带教效果.方法 2010年~2012年中新进护士在常规的临床带教下,突出精神科带教方法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同时不加难度;包括怎样观察病情,以及培养新进护士人际沟通技巧、教学能力的培养、护理管理的了解、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相互结合.与之前常规带教新进护士调查比较下,有了明显可比性.结果 近年临床带教质量合格率不断的提升,达到了临床带教效果.结论 改进后的精神科护理的带教方法,有效的促进了新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资料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给予A组胰岛素泵联合罗格列酮钠治疗;给予B组单纯的胰岛案泵治疗(CSò),给予C组多次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I),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 A组使用的胰岛素量较少,且HOMA-IR有显著降低,而IAI有明显增多,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减弱了胰岛素的抵抗性,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杨鹤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治疗临床探究

    目的 对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概率.结果 对照组复发概率为6 67%;,观察组复发概率为3.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而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何凌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模块化培训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院的快速发展,医院一院两区模式的运行,急诊急救工作量不断加大,年轻护士大量进入急诊队伍,为尽快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护理服务,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我科对低年资护士采用模块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生英;姜香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开展的方法和体会.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调整排班模式,实行护士站前移,建温馨病房.患者满意度从90%提高到97.25%,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作者:翟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在患者手术前后加强其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的恐惧、害怕心理,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梅;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9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3例患者使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维持.Ⅰ组术前静脉注射100mg氟比洛芬酯;Ⅱ组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小剂量维持,直到手术结束;Ⅲ组患者不用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曲马多镇痛.结果 Ⅲ组患者术后1、4、8h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术后24h的差异却不显著(P>0.05);Ⅲ组术后24h用曲马多持续静脉自控按压次数和用芬太尼镇痛的例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均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的痛觉过敏,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作者:郑吉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牧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经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后60例患者均恢复,无死亡等严重后果.结论 多因素能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确诊低血糖,应立即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进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上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压疮、胃肠功能障碍、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实施效果良好,一方面,能够全面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活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苏效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石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自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以来,AEFI(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社会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客观评价AEFI发生情况,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现将2013年黄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我市2013年全年个案数据,黄石市AEFI监测网络报告系统覆盖全市的四个城区及下辖的一市一县,监测对象为接种NIP(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疫苗和非NIP疫苗的所有人群.

    作者:黄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调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酶法及ELISA检测261例血液病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炎病毒各型抗体,对符合接种乙肝疫苗条件的患者分组接种人重组乙肝疫苗,患者均按血液病进行输血、治疗.结果 血液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为27.52%,且不同的血液病种间具有差异;输血后血液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9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接种组与对照组、非输血组与输血组感染肝炎病毒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P=0.011);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液病患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67.1%,且接种后1个月产生抗体的患者占70.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与病种、接种方式、输血等因素有关.结论 血液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免疫应答,接神乙肝疫苗特别是加强接种为预防血液病患者出现输血后乙肝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在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康复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研究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在康复期使用针刺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对肌张力进行评价.方法 从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中风康复期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性康复运用治疗方式,而研究组中的患者在康复运动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风康复期患者,在基础的康复运动治疗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使肌张力等级下降,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医学治疗方法,值得在对中风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和推广.

    作者:万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当代社会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全面提高医疗卫生防疫工作质量,维护全民健康,推动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者:杨婷;张向阳;印佩瑶;张红英;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

    二甲双胍问世以来,就一直作为糖尿病的一线药物沿用至今.随着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该药的其它作用也相继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对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做一个回顾性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希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