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勇勇;邓智明;周仕宏;张铁柱;彭柏松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经手术治疗的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治愈52例,死亡8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合并伤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等均为提高创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综合护理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护理中,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证实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治疗15d后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28例,有效5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0.5%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术后并发症等安全性的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 05);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再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4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护引导与对症护理,研究组整体护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吕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科痰培养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982例肺炎患儿进行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在对至少其他一种抗生素耐药方面:青霉素敏感组菌株占8.33%(5/60)、青霉素中度耐药组的76.9%(10/13)、青霉素高度耐药组的100%(6/6).结论 肺炎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受,且随着对青霉素耐药性的升高肺炎链球菌对氯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克罗、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的耐药性也在升高.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严格规范,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治疗方案,确保抗生素的使用有效合理.
作者:王东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致敏原的阳性率,分析其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德国默克集团提供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试液对入选患者进行标准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主要变应原中除小虾外,伴支气管哮喘的变应性鼻炎组致敏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结论 机体对变应原的反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尽早积极干预,修正变应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减少新的变应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红利;张启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提高结肠造口清洁灌肠效果,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方法 将50例需要清洁灌肠的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先将结肠造口贴上带小洞的造口袋,用示指探查肠管方向后,将浸泡至柔软的肛管插入结肠造口内的方法,从灌肠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见察组灌肠效果、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的方法完全避免了粪便随灌肠液外溢带来的麻烦,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方便护士的护理操作.
作者:胡静荣;芮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氟类药物作为一类抗代谢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氟类药物是尿嘧啶的氟代衍生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卡莫氟、氟尿苷、脱氧氟尿苷以及卡培他滨(希罗达)等.大约有80%以上的氟类药物在肝脏中经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分解代谢为没有活性的产物二氢氟尿嘧啶(DHFU);另外约20%可被细胞迅速摄取且沿几种途径迅速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作者:南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检验标本质量管理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ICU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实行护士长负责制,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系统学习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依据监测级别不同,时间节点不同,治疗情况不同,制定可靠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标本采集质量保障流程,形成制度,持续改进,严格执行.结果 进过实行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控制,与未实施前比较,保障了ICU标本采集的分析前质量,提高了标本采集合格率,提升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对检验标本采集的防控意识.结论 在ICU采用适宜技术实行检验标本质量管理模式,与流程护理路径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是高效科学的有效管理模式.
作者:赵建伟;李亚争;刘灿;赵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在3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1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1例).对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给予体位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术后24h和48h的腹胀等级对比,观察组0级腹胀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48h 2级腹胀、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干预能显著地缩短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患者腹胀程度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短,应大力推广.
作者:李开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已手术的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超声像图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5例子宫腺肌症中,均经手术病例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0.8%(59/65),其中误诊6例:子宫肌瘤4例,占6.1%(4/65);子宫肥大症2例,占3.1%(2/6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雷;聂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母血中胎儿DNA、胎盘mRNA对于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胎盘前置的单胎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胎盘粘连的观察A组孕妇30例,胎盘未粘连的观察B组患者30例,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接受身体检查的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母血中胎儿DNA含量以及胎盘内mRNA含量.结果 观察A组患者的母血中胎儿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观察B组和对照组,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中胎盘的mRNA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含量直接影响患者胎盘是否发生粘连情况,胎盘内mRNA含量直接反应胎盘是否出现粘连情况.因此在产前检查中测定母血中胎儿DNA、胎盘mRNA含量情况能够有效的预测胎盘前置以及粘连情况.
作者:冯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吡美莫司乳膏(爱宁达)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将我院1年内收治的3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及时停用激素类药物,并口服依巴斯汀片和外用吡美莫司乳膏(爱宁达),观察治疗前后面部皮损分类积分变化临床和生活质量评分,临床同时观察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红斑、脱屑、色素沉着等面部皮损积分及DLQI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0例皮炎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7%(29/30),随访,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为6.7%(2/30).结论 外用吡美莫司乳膏能明显减轻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愈率,对于预防治疗停药后复发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冠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本院门急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优质、人文、高效的门急诊服务流程的构建.方法 根据门急诊流程现状及诊疗实践及面临问题,通过加强信息化辅助流程建设、简化就诊流程、加强导医服务、合理诊疗及辅助检查功能区布局等持续改进方式,对比流程优化前后效果.结果 门急诊流程优化后就诊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化医院门急诊流程为方便患者就诊提供了保障,也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雍;刘纪宁;吕汝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分析和应用.方法 对近年来药剂科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查询和分析,并提出患者药剂科规范使用要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药剂科分析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因素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药剂科因素、社会因素、医务人员因素,采取良好的对应措施,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等事故的出现,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药剂科通过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能够全面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数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杨春霞;郭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导可视下和常规下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人流,观察组行超导可视无病人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出宫次教、组织残余情况、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出宫次数、组织残余病例以及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超导可视无病人流,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关系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成年人肾小球疾病5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6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均使用B超引导下肾活检穿刺,分析其肾脏的病理类型以及其病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56例肾小球疾病患者肾活检的取材成功率达到98.2%,在B超引导下的肾活检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一共有49例,不相符有7例.结论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肾小球疾病在B超引导下进行肾活检穿刺能够进一步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而且还能够指导疾病的,终给肾小球疾病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
作者:曲立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NPA)对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Bd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后辅助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诊断为重度OSAHS于全身麻醉下行UPPP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内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干预治疗次数和二次气管插管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及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各时段SPO2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干预治疗次数、二次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 05),HR、MAP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患者UPPP术后放置NPA 能够改善通气状况,降低上呼吸道梗阻发生率,防止患者术后缺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刚;丁梅;翁亦齐;杜洪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08年6月~2014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对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两者之间比较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ICU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较为确切.
作者:向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老年性痴呆(Alzhelmer'sdisease,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和β-分泌酶(amyloidβsecretase1,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1-40右侧海马区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予治疗,采用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β-APP和BACE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mRNA和BACE1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姜黄素各剂量组β-APPmRNA和BACE1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对BACE1 mRNA调控作用,阻断β-APP裂解进程,抑制Aβ在脑内生成与沉积,从而减少Aβ对神经元毒性作用.
作者:韩玉生;侯志涛;宫鑫梅;史之茂;周忠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弹力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ADP、IGF-1和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3次/w,30~40min/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方案,B组给予3次/w,40~60min/次的弹力带抗阻训练方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1w时ADP和CR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4w和8w时AD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降升高(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1w、4w和8w时CRP水平较本组运动训练开始前基线水平无变化(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DP和CRP之间未提示有相关性.结论 弹力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训练改善了冠心病患者运动4w、8w后的ADP水平,但对CRP水平无明显影响;两种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ADP水平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娜;张戈;敖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