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珍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患者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76例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精索静脉结扎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实施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问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精于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以及精子畸形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改善程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精索内动脉在解剖学上作为睾丸的主要供血来源,应尽可能将其保留.但在分离困难或术中出血需立即处置时,可以考虑采用动静脉同时结扎,防止出现与精索内动脉随行的静脉漏扎现象,大限度减少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项汉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并总结经验.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6例休克患儿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快速扩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扩容治疗.结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可知,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3.5)d,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92.86%,无病死率;对照组:显效5例,显效率为27.8%,总有效率94.5%,死亡1例,病死率为5.5%;其中治疗组中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生理盐水+血浆进行快速扩容治疗治疗小儿休克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效果好等作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是健康生活的保障,而健康体检充分体现了这个积极作用.有些单位也把健康体检作为员工的一项福利,通过体检对一些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或病死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雷香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脊柱外科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生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差异性.结果 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方面对照组总满意率87.4%,观察组达到100%.各项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帮助脊柱外科患者降低并发症几率,减轻不适感;同时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易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基层医院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手术,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规定,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否则可能事与愿违,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甚至会有死亡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感染患者的病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易受到感染的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细菌学检验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3株,所占比例为18.3%;铜绿假单胞菌72株,所占比例为20 9%;肺炎克雷伯菌93株,所占比例为27.0%,共检出细菌345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于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3.5%,对于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为67.3%,对于头孢他定和氨曲南的敏感性都是33.6%,对于环丙沙星的敏感度为26.2%,对于阿米卡星的敏感度15.9%.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类型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
作者:袁睿;季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更年期妇女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按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32例冠脉管腔狭窄≥50%伴心肌缺血;对照组为32例将冠脉正常或冠脉狭窄<50%;两组患者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激素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雌三醇(E3)、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争酮(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小剂量激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影响着妇女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血糖.
作者:代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提高外科治疗肠梗阻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外科医师对肠梗阻的认识及认知.方法 选取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因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9例好转出院,其余的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鉴于目前医患矛盾及其紧张,而胃肠外科中尤以肠梗阻病情为风险及难以把握,所以严格把握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干预应该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令飞;葛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消化内镜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发展速度十分快,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已建立起内镜室,对内镜的相关操作、消毒等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消化内镜应用于儿科中的时间尚短,对此,国内的研究较少,技术与经验相对落后于国外.本文针对儿科消化内镜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出应用的范围及未来发展方向,望为日后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帮助.
作者:王一;张俐;孙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酶法及ELISA检测261例血液病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炎病毒各型抗体,对符合接种乙肝疫苗条件的患者分组接种人重组乙肝疫苗,患者均按血液病进行输血、治疗.结果 血液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为27.52%,且不同的血液病种间具有差异;输血后血液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9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接种组与对照组、非输血组与输血组感染肝炎病毒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P=0.011);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液病患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67.1%,且接种后1个月产生抗体的患者占70.4%,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与病种、接种方式、输血等因素有关.结论 血液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免疫应答,接神乙肝疫苗特别是加强接种为预防血液病患者出现输血后乙肝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在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Rood技术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Rood疗法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Rood组采用Rood疗法,联合组采用Rood技术联合甲钴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3w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Rood组治愈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8%;联合组治愈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联合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Roo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od技术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罗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影响.方法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61例,按梗死前48h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Ip)组78例和无缺血预适应(NIP)组83例,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面积,心肌坏死标志物,QTd,AMI主要并发症,院内病死率IP组明显低于NIP组,LVEF高于N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再梗死和h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减少梗死面积,减少心律失常,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提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
作者:夏世杰;方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阐述中药注射剂的历史由来、定义和发展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临床用药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几次大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发布了几个规定、制度,属于高危药品管理C级,不良反应监测也加大了力度.综合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临床用药方面的错误.后报告了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提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严格遵照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作者:易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监护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贇;黄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社区是中医药服务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中医药学形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城市卫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相关政策中已经对中医药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有明确批示.可见,将中医药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已经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医药进入社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选择.
作者:许晓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200例熟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面神经核球后麻醉和麻醉的白内障患者,经巩膜隧道切口,然后陷阱和人工灌注管核摘除晶体囊外摘除术的应用,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200例核性白内障,无1例术后15d视力不恢复,无术后严重感染性并发症.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设备不复杂,适合应用,适当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住院指标及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98.75%)高于对照组(90%),住院天数(13.4-±2.4)d低于对照组(19.9±2.2)d,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费用(2430.9±187.2)元低于对照组(3897.4±235.3)元,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之后效果显著,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居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基层医院临床资料可知,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口腔疾病有损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吸收率,所以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拥有共同危险因素,是21世纪要着重探讨的医学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深入调查口腔行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作者:刘志诚;焦丽;王瑞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强龙1组(n=21)、甲强龙2组(n=18)和地塞米松组(n=21),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甲强龙1组21例中显效16例(76.2%),有效3例(14.3%),无效2例(10.0%);甲强龙2组18例中显效12例(66.7%),有效3例(16.7%),无效3例(16.7%),地塞米松组21例中显效12例(57.1%),有效3例(14.3%),无效6例(2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入院时EDSS评分分别为(5.5±1.7)、(5.6±1.7)、(5.4±1.8),出院时分别为(2.4±1.4)、(2.6±1.4)、(3.1±1.6),ED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1组出院时EDSS评分显著低于甲强龙2组及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甲强龙1组为3.9%,甲强龙2组为4 2%,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递减式冲击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冲击治疗及地塞米松治疗.
作者:王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应用优质护理对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相关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在该前提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75 0%;而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83.4%,总有效率为96.7%,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使骨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有效的降低,使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具备着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