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贇;黄志英
目的 比较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的合适方法.方法 将60例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导管,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 不同固定方法导致的导管脱落,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成角,患者的不适感及计划外导管维护次数,用思乐扣组明显优于缝合固定导管组.结论 思乐扣用于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这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了住院的费用.
作者:罗艳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 5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 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作者:王峰;梁贵友;刘达兴;张建;任彦;熊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痔疮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施行PPH手术的132例Ⅲ、Ⅳ期内痔、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结果 PPH术后通过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13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做好PPH手术的一般护理,加强病情观察以及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映;潘莉;隗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住院指标及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98.75%)高于对照组(90%),住院天数(13.4-±2.4)d低于对照组(19.9±2.2)d,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费用(2430.9±187.2)元低于对照组(3897.4±235.3)元,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之后效果显著,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居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57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救活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操作简便、痛苦小,恢复快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鹏;罗建平;钟家勇;向自力;彭学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在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中,对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护理实际效果与护理标准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调查,从中找出差距和问题,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后由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改进.结论 在手术宣护理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延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损伤,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试卷方式对化疗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的护士能够明确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性,70%的护士能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40%的护士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结论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无完善的化疗防护措施.要求肿瘤科护士应正确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增强职业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性,达到职业防护目的.
作者:王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2 013年收治的65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30例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营养支持,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之后,血清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实验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为17.14%,实验组患者死亡2例,为6.6%.结论 中医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士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已有不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法,如利用治疗性疫苗或蛋白酶抑制剂或聚合酶等,联合聚乙二醇-IFN、RBV组成“三联”治疗,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目的.此外,在治疗策略方面也得到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其中利巴韦林联合乙二醇干扰素是当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策略,应答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的提出标志着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入了新水平.目前利用聚乙二醇-1FN、RBV以及治疗性疫苗组成“三联”治疗的手段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作者:金靖;陈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测定浙江、安徽、河北不同产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 用乙醇除去干扰物质后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含量高的为浙江白术,其次为安徽白术,再次为河北白术.结论 浙江、安徽、河北三产地白术原药材中多糖含量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职业分布及心理状态,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缓解血源紧张状况.方法通过发放无偿献血问卷调查表,采用直接百分构成比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4514人次献血者,发放问卷调查表4625份,收回有效问卷3663份.无偿献血职业分布以学生、军人为主,分别占28.9%、18.1%.一定比例人员有不同程度心理负担,尤以认为影响健康,不满意无固定献血地点较为变出.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逐步消除献血者心理顾虑,提高全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意识,改善献血条件,血源紧张状况将会缓解.
作者:王星程;谢贤才;刘绍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文素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目前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对24 h之内的现患率调查对象,按个案调查表内容连一查看运行病历及床旁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结果 在调查的408例患者中,医院感染现患病例数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 73%;使用抗菌药物173例,使用率42.40%.结论 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我院目前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岳香粉;伊锡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42例脑膜瘤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病理科诊断为脑膜瘤患者,依据WHO脑肿瘤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级)和高级别组(Ⅱ-Ⅲ级),选取同期10例门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分别采集患者术前24h、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120h脑脊液.采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MMP-2、MMP-9、H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脑膜瘤患者术前CSF中MMP-2、MMP-9、HGF水平显著增高(P<0 05),其中高级别组CSF中MMP-2、MMP-9、HGF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5);CSF中MMP-2、MMP-9、HGF的水平在手术后24h内明显降低.结论 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MMP-2、MMP-9、HGF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脑膜瘤免疫和侵袭中起主导或决定性作用;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MMP-2、MMP-9、HGF的表达在高级别与低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脑膜瘤级别的参考指标,其水平在术后24h内明显降低,可能与载瘤状态解除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生化指标.
作者:胡俊峰;王建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颅内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颅内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护理人员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5.71%,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地区的70例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实践,把他们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方式,从而分析这两组患者家属和护理工作的情况.结果 前瞻性优质护理的实施可以更好的得到患者家属的信任,对患者的病情也是有利的.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很好,应该得到更多的实践,更好的为了神经内科患者的发展.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4年7月收活胫骨Pilon骨折35例胫骨Pilon骨折根据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为实验组26例及对照组9例,实验组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外支架跨踝关节外固定术.结果 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胫骨Pilon骨折功能良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源;刘军;文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品管圈的概念、发展历程、手法等,通过对关于品管圈在输液管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综述,分析了解其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也促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余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药患双方的和谐关系.方法 对门诊药房的药患纠纷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药师服务质量、患者个人因素和医院管理不足是引起药患矛盾的主要原因.结论 药师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医院加强管理等,可减少和防范药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药患关系.
作者:强东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指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它对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科护理人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先找到实证,再结合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佳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就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