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杰;方颖
目的 探讨后路提拉钉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后路提拉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其中4例仍有劳累时腰部及臀部轻度疼痛.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问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作者:张伟;常海宏;戚会宏;虎志伟;司瑞祥;汪玉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自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以来,AEFI(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社会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客观评价AEFI发生情况,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现将2013年黄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我市2013年全年个案数据,黄石市AEFI监测网络报告系统覆盖全市的四个城区及下辖的一市一县,监测对象为接种NIP(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疫苗和非NIP疫苗的所有人群.
作者:黄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选择传统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都治疗21d.结果 治疗后经过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1%和97.2%,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与L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不过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FSH与LH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改善血清性激素的表达情况,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作者:范淑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管理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1月~5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6月~10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50例为观察组,进行加强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加强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加强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输液实施加强管理,对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娄开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母婴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导乐陪伴分娩是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为孕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在产时发挥潜能,使产程缩短,降低了产妇产时的痛苦,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导乐分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顺应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荐应用.
作者:窦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B超与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按照检查诊断方法分为B超检测组与彩超检测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检查项目.结果 彩超检测组中确诊27例,占90.00%,误诊3例,占10.00%,诊断准确率为90.00%,B超检测组中确诊20例,占66.67%,误诊10例,占33.33%,诊断准确率为66.67%,彩超检测组与B超检测组的准确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彩超检测中的检测项目中内膜增厚8例,占26.67%,管腔狭窄4例,占13.33%,流速异常8例,占26.67%,B超检测中的检测项目中内膜增厚7例,占23.33%,管腔狭窄3例,占10.00%,未能检测到流速异常,彩超检测组与B超检测组的检测项目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彩超检查范围较B超检查范围广.结论 B超与多普勒起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多普勒彩超与B超检测相比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检测的项目较多,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润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妇幼保健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对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32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和收入水平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医院要提高护士收入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职业道德的培训,形成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梅;朱柳凤;李堃;金花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5例,好转8例,原有症状加重和/或出现新的症状12例,死亡5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动态头颅CT显示梗死灶内出血,分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22例好转出院,3例无变化(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者其中1例死亡,1例好转出院.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病变主要原因是梗死后血管损伤和血流再灌注.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梗塞部位、面积大小、出血量、类型等.
作者:邸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尼莫地平联合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活的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胶囊与降压胶囊模拟药治疗,试验组给予降压胶囊与尼莫地平模拟药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在治疗4w及治疗8w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8w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 05),其中对照组较试验组相比术舒张期血压下降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NOS活力提高,MDA水平降低,血浆Hcy,NPY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NOS活力提高,MDA水平降低,血浆Hcy,NPY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 降压胶囊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副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50例,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例,年龄26~58岁.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频谱形态、动脉阻力指数与周围组织关系.50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肌瘤(单发26例,多发24例).
作者:叶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开展的方法和体会.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调整排班模式,实行护士站前移,建温馨病房.患者满意度从90%提高到97.25%,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作者:翟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对照组)50例,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BP、DBP、PETCO2,HR的变化以及两组麻醉期间的临床表征.结果 气腹后,1h、2h、3h,对照组的SBP、DBP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麻醉复苏期躁动例数,并发症例数多于观察组.苏醒期拔管时间较长(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拔管早、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一新;张亚琴;丁娟;陆业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微信及其特征,重点分析微信优势及其在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及策略.
作者:夏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等级医院的创建工作可以规范和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更能体现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同时是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措施的重要手段.我院以创建“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为契机,围绕医院发展战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加强医院建设,使医院管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朱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期在X线平片、CT与MRI上的不同影像特征,评估三者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上的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按照股骨头和关节间隙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三期,追踪观察及回顾性分析了10例X线平片、CT、MRI与临床资料较完整的从早期发展到晚期的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0~59岁,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3例,10例晚期均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中2例双侧发病的在患者要求下为做对照,分别在早期手术治疗一侧而痊愈.
作者:石利国;李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气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COPD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COPD合并气胸的患者中,治愈53例(包括完全复张30例,基本复张16例,转胸外科手术治疗治愈7例),症状改善签字出院12例,死亡3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常危及生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治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
作者:范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逐渐增多,近几年杀医案、伤医案频发,医患之间不断被恶性事件纠缠,一线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重,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护安全,有效化解纠纷,本文通过笔者在保健病房工作20年的工作经验做以总结.
作者:孟霞;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探讨镜检对肿瘤复发及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Ta、T1期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14例,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5年,分析随访期内肿瘤复发及进展特点.结果 ①214例患者首次膀胱镜检阳性者37例(17.2%),其中单发肿瘤阳性者15例(10.2%),多发肿瘤阳性者22例(32.3%),Ta期肿瘤首次镜检阳性者27例(17.1%),T1期首次镜检阳性者10例(17.5%);②首次膀胱镜检阳性患者肿瘤复发21例(56.7%),首次膀胱镜检阴性患者肿瘤复发52例(29.4%),进展例数分别为12例(32.4%)、17例(9.6%);③术后首次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的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6.7个月、28.6个月.低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4.9个月、25.2个月.高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及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25.5个月、21.7个月.PUNLMP患者的肿瘤无进展,首次膀胱镜检阴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3.1个月、24.4个月,首次膀胱镜检阳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0.1个月、25.4个月.结论 膀胱镜检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及进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宋春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文素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1].确诊胃癌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自1897年Schulatter首次成功实施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以来,目前大约有60%的胃癌患者需要接受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后,由于胃的特殊生理功能是无法替代的,或多或少总会有消化不良、腹泻、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并发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正确的饮食管理可以大大减少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肠梗阻、吻合瘘、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