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促采供血服务能力新跨跃——宜兴市红十字会血站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法与体会

杨莹

关键词:群众路线, 实践活动
摘要: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单位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在上级督导组和联系点领导的督导指导下,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努力健全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有效促进了采供血服务能力新跨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铸瓷贴面在过小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铸瓷贴面对前牙过小牙美容修复.方法 选择前牙过小牙患牙45颗,所有患牙常规牙体预备,然后铸瓷贴面制作和粘结.在术后6、12个月用改良Ryge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修复体在术后6、12个月时各项检查指标都未发现异常,修复效果良好.结论 铸瓷贴面具有良好的美学及生物学特性,是一种理想的过小牙美容修复方法.

    作者:陈济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水中高浓度亚硝酸盐氮的稀释及其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了解高浓度水样,样品稀释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以水中高浓度亚硝酸盐氮能力验证考核样为例,水样经不同倍数稀释后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样品经50倍与100倍稀释后测得结果相对偏差仅为0 5%,经75倍稀释后测得结果与50倍稀释相比,相对偏差达到6%.采用环境标样和加标回收两种质控手段进行质控,回收率在98%~102%.结论 对于浓度高的样品,稀释倍数对检测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检测时,进行合适倍数稀释测定,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陈爽;庞雨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温针灸足三里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温针灸足三里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60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3%,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邰新华;李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的影响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腹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80例腹泻病患儿,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直接涂片,然后进行格兰染色的镜检,对患儿的粪便按照微生物学的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胶体金法对粪进行使轮状病毒的抗原检测,综合以上检测的结果,分析小儿腹泻的原因.结果 在0~3岁的患儿中,非感染性因素在导致小儿腹泻的影响因素中占大多数,有119例,占66.1%,感染性有61例,占33.9%,在3~6岁的患儿中,感染性因素在导致腹泻的影响因素中大多数,有109例,占60.6%,非感染性有71例,占39.4%.结论 非感染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正确分析腹泻的原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极其重要.

    作者:梅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评估其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急性肺栓塞的有效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接受诊断治疗的100例疑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D-二聚体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D-二聚体检测的表达水平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具体情况.考察敏感性的两个主要方面是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表达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表达水平.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诊断的敏感性为92.00%(46/50),特异性为82.00%(41/50).结论 D-二聚体检测技术在诊断急性肺栓塞方面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比率,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急性肺栓塞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宪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康复方案的开展对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创伤骨科开展无痛术后康复方案后对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患者的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明确无痛康复方案开展对该手术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术后传统镇痛方案的20例患者作对照组,22例实施无痛方案的患者作研究组,并随访到术后6个月~1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固定随访时间段后屈膝角度、肌力恢复状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后的满意度4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比较无痛康复的临床应用实际疗效和突出的优势.结果 无痛康复方案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疼痛评分(t=4.58,P<0.05)、术后屈膝角度(t=9.22,P<0.05)、肌力恢复(t=7.20,P<0.05)及患者对手术后的满意度(传统组60%,无痛康复组77.3%)明显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案.结论 无痛康复方案的开展使前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的疗效.无痛康复方案具有临床可行性和优势性.

    作者:张琨;胡建华;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2年的随访,疗效结果为优57.1% (16)、良21.4%(6)、可14.3%(4),差7.1%(2).所有28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正常有26例,骨折愈合率92.9%,愈合时间5~16个月,平均(5.8±1.2)个月;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为6~15个月,平均(7.9±1.6)个月.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法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便于创面的处理合并症少,且能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薛鹏翔;董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计算机网络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行业都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财务体系.尤其对于医院财务管理方面,计算机网络化能够大幅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全面促进医院财务现代化发展.

    作者:赵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杨鹤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不良反应促进安全用药

    阐述中药注射剂的历史由来、定义和发展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临床用药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几次大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发布了几个规定、制度,属于高危药品管理C级,不良反应监测也加大了力度.综合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临床用药方面的错误.后报告了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提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严格遵照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作者:易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简析

    目的 我科室对怀疑为菌血症的患者做了血培养,以便为临床大夫提供可靠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 3D Select半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西门子公司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结果 806份标本中检出11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3.15%,革兰氏阴性杆菌57株,占51.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0株,分别占23.04%和9.1%;革兰氏阳性菌53株,占48.18%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5株和屎肠球菌7株,分别占13.64%和 6.36%.值得关注的是分离的致病菌中有3株布鲁杆菌.结论 血培养分离出的细菌表现为多样化,有许多是由于污染了皮肤表面定植菌造成的假阳性,因此我院各科室要进一步加强血培养采集的规范操作培训.

    作者:郑媛媛;金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对于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比两种检测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应糖尿患者近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圆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ARDS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对重症胸部创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BiPAP(Drager Savina)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通气治疗;观察记录通气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共发生死亡8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治疗24h后PaO2比较t=6.4386;PaCO2比较t=8.0692;PaO2/FiO2比较r=5.2443;时间比较t=5.1803;总有效率比较x2=12.4375;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护性通气对重症肺部创伤合并ARDS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降低肺部机械性损伤、有效提高患者氧合功能以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贺群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8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分析CDFI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分别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均P>0.05).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起声用于颈动脉狭窄评估,具有成本低廉、无创伤、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比超导可视下和常规下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超导可视下和常规下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人流,观察组行超导可视无病人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出宫次教、组织残余情况、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出宫次数、组织残余病例以及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超导可视无病人流,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饮酒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饮酒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 对临床60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内容包括饮酒种类数量、头孢菌素种类、发病时间、表现、抢救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以白酒为多,啤酒、葡萄酒其次,药酒少见;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为多.多为用药后饮酒(54例),少数为饮酒后用药(6例).反应多发生在饮酒(或用药)后3min~2h,表现为脸红、心悸、头晕、恶心、头痛、呕吐、胸闷、烦躁、呼吸急促困难、大汗、休克、昏迷等;积极处理治疗,多数患者于10min~2h明显缓解.结论 饮酒与头孢菌素之间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病情较危重,积极处理治疗,转归预后多较良好.

    作者:张继强;耿元晖;张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心得与体会

    自从我省《关于家里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全省各地都纷纷开展家庭医生制度的工作,开展签约、健康建档服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免费健康体检,编写家庭医生手记,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交流工作经验.我中心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痹的中医康复护理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胸痛彻骨、短气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严重者出现胸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关节,脉细微或结代,甚至疼痛牵涉至左肩带、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等危重证侯,现在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包炎等多属本症范畴[1].其发症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病症以虚实夹杂,或以虚证为主,或以实证为主.病机多为心阳不足,心血虚少或阴寒凝滞或痰浊瘀血等痹阻胸阳脉络,使心阳不展心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减少或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发生,是胸痹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3例贫血儿童的血常规检测研究

    目的 观察并分析贫血儿童的血常规检测报告,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贫血儿童53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根据53例贫血儿童血常规检测结果可知,血红蛋白低的患者30例,红细胞压积低的患者48例,红细胞体积低的患者33例,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低的患者29例,血红蛋白平均浓度低的患者5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低的患者6例.结论 当前造成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较低,临床中其通常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消渴)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研究发现,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成逐年增高的态势,而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因其病程长,累及器官多,并发症严重,预后差而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固脏腑虚弱、饮食不洁及情志失调致肺、胃、肾等脏腑失调,强调“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而护理上应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良好的情绪在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作者:张帅;李军;谢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