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李春文
目的: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家庭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预防结核复发。方法通过对193名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出院后1、3、6、12、24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加强健康宣教。结果193名患者术后依从性好,病情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家庭健康宣教,有效提高疗效,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谢敏勤;吴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诊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切开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并作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在术后4~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良好,无特异性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其中疗效优68例,占85.0%;疗效良10例,占12.5%;疗效差2例,占2.5%;优良率达到97.5%。结论可吸收螺钉对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具有显著地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无并发症,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扬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5例窒息,;试验组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另外6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降低窒息和死亡率。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误诊、漏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97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超检查图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7例手术证实异位妊娠中超声诊断95例,占98%,误诊2例,占2%。结论具有典型超声图像的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表现不典型时,结合临床病史分析图像时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叶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份收取的40例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的护理以及随访等进行记录,总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40例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后,90%患者恢复良好,基本能够正常运动,并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民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受病痛苦,还有利于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高四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眼科健康宣教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眼科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宣教,加深对自己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掌握预防,随着整体护理的实施,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1]。以医院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2],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持点的健康宣教,传播有关眼科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3]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满足患者的建康需求。
作者:吴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对30例肋骨骨折患者行肋骨切开复位和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胸廓牢固稳定,肋骨断端错位、胸廓塌陷等畸形得到矫正,患者疼痛缓解,肺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满意。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固定肋骨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观察组在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均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职业成就感、职业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0.01)。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层级管理,可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进而提高护士满意度。
作者:赵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在全身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用康复新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口腔局部治疗,对照A组单用康复新液漱口或擦拭口腔,对照B组单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雾口腔。观察3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疼痛减轻及进食改善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冷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院中,低年资护士逐渐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主力,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同时,也存在如心理素质薄弱、临床经验欠缺等弱点,容易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带教至关重要。
作者:余静秋;袁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全面健康体检对象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为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875例全面健康体检者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掌握体检者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状况。结果644例(73.60%)体检者存在健康管理服务需求,157例(17.94%)对健康管理服务无所谓,74例(8.46%)不需要健康管理服务。女性、>50岁群体、固定职业者、月收入>3000者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要显著高于其他群体(<0.001)。按照需求量排序,体检对象对常规体检、全面体检、健康宣教、专业评估、个性服务的需求逐步降低,不同服务内容需求存在显著差异(<0.001)。698例(79.11%)愿意单位付费,111例(12.69%)愿意自费,66例(7.54%)不愿意付费。809例愿意付费者,以愿意年付费1000~2000元居多,共724例,占全部愿意付费者的89.49%。结论全面健康体检者对健康管理服务存在较大需求,但是不同群体的需求有明显差异。体检需求大,个性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少。体检者的付费意愿较高,但是个人自费比例较低,而且费用不宜超过年均3000元。
作者:喻小红;陈志恒;刘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00例胃癌患者和100例正常者血清中PG2个亚群PG1和PG2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较适应于大医院PG的检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医院和中医院对PG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基层医院对PG的检测。
作者:胡利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与AO微型钢板在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上的优劣,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2例,实验组13例,对照组采用AO微型钢板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预后感染、愈合延迟和愈合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对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骨折部位均获得愈合。但其中采用微型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中,优秀率为84.62%;而采用AO微型钢板治疗的患者中,优秀率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仅如此,实验组患者在愈合延迟和愈合时间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用于治疗掌指骨骨折,能够使患者获得可靠的固定,且创伤小、愈合快,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掌指骨治疗方法。
作者:何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 mg ,加入5%葡萄注射液200 ml ,1次/d静点,疗程7~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0.01)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作者:文德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共有31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6.9%。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桂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应激性高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6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三餐前或联用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黎明现象发生次数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BG与PBG水平分别为(6.2±0.7)mmol/L、(7.9±1.4)mmol/L,对照组FBG与PBG水平分别为(7.5±1.0)mmol/L、(10.0±0.9)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5.0±1.9)d,低于对照组的(9.3±2.0)d,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低血糖、黎明现象发生率分别为6.7%、3.3%,对照组低血糖、黎明现象发生率分别为26.7%、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短时间内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以及黎明现象发生率。
作者:刘静;韩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术治疗,治疗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观察组患者同样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结果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均比原先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血脂(除HDL-C外)、C反应蛋白、心肌缺血情况上均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的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且治疗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龙胜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慢性胃溃疡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做法,总结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分析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都属于临床痊愈出院,没有出现胃穿孔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对患者给予积极的帮助,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ER、PR、C-erbB-2,综合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 ER阳性表达率为66.7%,PR阳性表达率为73.3%,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63.3%,同时阴性表达率为23.3%;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6.7%,阴性表达率为63.3%。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ER、PR、C-erbB-2的表达不仅利于全面了解乳腺癌组织对激素的依赖特性及耐药基因,而且可以了解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各种抗癌药物的交叉药性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玥;刘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46例髌骨骨折患者选择髌骨环作为内固定物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认为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易、利于术后功能训练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一个不错选择。
作者:袁翔;柯雯昙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