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文德生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 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 mg ,加入5%葡萄注射液200 ml ,1次/d静点,疗程7~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0.01)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海拔地区小儿特大面积烧伤1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实施早期肠道营养,肉芽创面形成后积极手术封闭创面原则,结合临床综合措施治疗。结果69 d创面痊愈出院,局部遗留瘢痕,大关节活动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正常。结论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的创面处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大面积烧伤小儿烧伤的关键。

    作者:张贺男;李毅;晁生武;张毅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目的: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纳入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检查,确认无相关疾病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进行干预指导,一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情况。结果接受中医治未病干预的患者组,其发生心脑血管硬化症的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硬化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汤丽丽;杨玉凤;杨文海;王永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ER、PR、C-erbB-2,综合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 ER阳性表达率为66.7%,PR阳性表达率为73.3%,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63.3%,同时阴性表达率为23.3%;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6.7%,阴性表达率为63.3%。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ER、PR、C-erbB-2的表达不仅利于全面了解乳腺癌组织对激素的依赖特性及耐药基因,而且可以了解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各种抗癌药物的交叉药性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玥;刘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采血、给药、输液、输血的重要途径。能否做到及时,准确、熟练的进行穿刺,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娴熟地掌握不同血管的穿刺技巧,保持正常稳定,轻松愉快的心情,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更好的为临床患儿服务。

    作者:刘群;刘燕;龚德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性

    健康体检过程中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舒适度。体检者满意度既受其对产品或服务认知性评估的影响,也受其情感影响,优秀的护理服务贯穿在整个健康体检过程中,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体检者对产品或服务属性以及自己终获得的消费价值的心理体验产了认同。

    作者:吴希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571例产妇,研究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7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3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2.73%。单因素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切口选择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糖尿病合并妊娠、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贫血(P<0.05)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使用电刀、手术时间延长是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妊娠内科并发症,选择横切口、关闭切口前使用甲硝唑常规冲洗、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皮肤间断缝合、放置血浆管负压引流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罗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5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58例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58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行腹腔镜TAPP的临床资料,其中原位复发疝12例,再发疝46例。结果57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0.5±17.5)min,平均住院(4.56±1.6)d。5例术后腹股沟区轻微疼痛不适;6例血清肿,3例自行吸收,3例经多次穿刺抽液后治愈。无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再次复发。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具有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手术效果切实、可靠。

    作者:连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7例,了解患者接种前的过敏史、身体状况,分析疫苗的质量和运输环境等,统计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研究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疫苗自身因素、未排查禁忌症、接种技术不规范、冷链系统管理失误、偶合症因素、患者心理作用因素等,发生率分别为27.3%(21/77)、6.5%(5/77)、31.1%(24/77)、9.1%(7/77)、7.8%(6/77)、14.3%(11/77),其他3.9%(3/77);其中出现一般反应的占89.6%(69/77),异常反应占10.4%(8/77)。结论疫苗接种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加强操作技术规范和培训管理,宣传和普及预防接种等相关知识,增强家长的预防意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夏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与实践

    从整体护理在综合门诊的引入、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及实践、实施整体护理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综述了整体护理在我国综合门诊的开展状况。提出:健康教育是综合门诊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捷;王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将2013年1月~12月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在3个月后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P<0.01)。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崇群;徐锐;赵声波;付远兰;王廷仙;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鼻饲肠内营养液腹泻的原因及护理

    为了提高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鼻饲肠内营养液腹泻的发生,通过分析我科室2013年4月~2014年3月86例行鼻饲肠内营养液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持和改善患者营养供给,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翟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的各项血液检验指标,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明显大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心肌受损程度。因此血液指标检验能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和预后指导。

    作者:张婧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NT-proBNP的关系及急诊PCI术对前壁AMI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的急性AMI患者共263例,按梗死部位分为:非ST段抬高型、下壁和前壁三组。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AMI患者为PCI组;各组均测定血清NT-proBNP。结果各AMI组的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壁AMI组的NT-proBNP高(P<0.05)。前壁AMI,行PCI术组的NT-proBNP低于未行PCI术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可作为评价急性AMI梗死部位的指标。 PCI术可降低急性AMI患者的NT-proBNP。

    作者:姜锋;刘颖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呼气未正压的机械通气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1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使用高呼气未正压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疗效及对肺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所选取的51例患儿经行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治疗47例患儿均在应用机械通气后72~96h停机,在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儿在机械通气12h内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患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其中1例在支持对症治疗39d后,未见好转,家长放弃治疗回家,另1例患儿在机械通气5d后达到撤机标准;除3例死亡患儿、1例放弃治疗之外,余47例患儿均定期复查胸片,肺部未见明显气胸、肺大泡、皮下气肿等异常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高呼气未正压的机械通气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是安全的,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凯萍;曾雪飞;方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89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及预后

    目的:探究与分析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波立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27%,试验组总有效率96.5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降低、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心电图ST段降低、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降低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邵士川;孙慧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胸椎椎管内原发肿瘤的诊断及后路手术切除

    目的: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胸椎椎管内肿瘤8例,着重探讨总结分析椎管内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全部获得随访,8例进行6个月~5年(平均3.8年)的随访。其中7例疼痛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能从事原工作;1例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正常,为术前属肌张力增高、MRI局部脊髓髓内高信号者。局部脊柱稳定性无变化。8例患者术后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原发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有重要意义,一旦明确诊断,应在不加重脊髓神经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切除肿瘤。

    作者:张环照;黄班华;丘天雄;郑飞;颜国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食物中毒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食物中毒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食物中毒诱发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食物中毒诱发ARF患者中,78例为少尿型肾衰,2例为非少尿型肾衰。其中54例伴肝功能损害,26例低钾血症,9例高钾血症。经过治疗后,67例痊愈,11例好转,2例未愈自动出院。结论毒蕈与鱼胆为食物中毒诱发ARF的主要因素。 ARF临床表现主要为少尿型及肝毒性两种,恢复速度较快,且预后良好。在农村,预防ARF的关键在于做好食物中毒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

    作者:吴德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周围型肺癌X线片与CT检查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以及CT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找出临床诊断的理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肺部检查的X线片以及CT扫描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CT扫描的患者,其确诊率基本上达到了89.4%,比X线片检查所得病灶主要征象更加明显,诊断率更高,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确诊周围型肺癌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二者联合在周围型肺癌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迎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Hb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82.14%,91.86% VS 82.14%;两组患者嗳气及上腹痛症状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泮托拉唑三联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后12h的表达

    目的:探讨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后12h的表达,以探讨其在急性心血管病方面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梗死情况,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大鼠心肌缺血后12h出现梗死灶,Caspase-3明显表达。结论Ccaspase-3与大鼠心肌缺血情况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以为心肌缺血早期病情变化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张志扬;王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