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杨永;汤丽丽;杨玉凤;杨文海;王永权

关键词:心脑血管, 动脉硬化, 中医治未病
摘要:目的: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纳入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检查,确认无相关疾病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进行干预指导,一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情况。结果接受中医治未病干预的患者组,其发生心脑血管硬化症的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硬化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所收治的60例支气管异物待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与全麻呼吸控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其中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应用氯胺酮和r-羟基丁酸钠来实施麻醉,全麻呼吸控制组应用氯胺酮、肌松药以及丙泊酚来实施麻醉,两组患儿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联合Hopkins内镜和支撑喉镜检查,将异物取出,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全麻呼吸控制组患儿于麻醉恢复期间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全麻控制呼吸组一次置镜成功率明显比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中,采取全麻控制呼吸维持手术麻醉深度,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可有效降低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确保SPO2的稳定,提高支气管镜一次插入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中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HICH患者共72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的为4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7%和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和30.0%,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式治疗HICH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明显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冷冻保护剂HSPM与人精子的作用时间对其活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人精子在冷冻前与冷冻保护液HSPM的佳作用时间。方法16位健康者的精液装于16个冷冻瓶,按4个不同时间段(5、15、30、60min)共分四组进行。结果作用4个不同时间段后,平均精子活力指数分别为:(0.360±0.231),(0.298±0.201),(0.313±0.222)及(0.248±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30min是精子与HSPM的佳作用时间;对于少精者的精子应尽快冷冻。

    作者:朱俊;汪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产妇康复的效果

    目的:观察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产妇康复的效果。方法随机抽300例产妇,其中150例产妇为剖腹生产,另150例产妇为自然生产。随机将30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服用缩宫催乳汤并使用联合产后康复仪。在实验期间,观察患者在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和肠功能恢复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产后的观察结果中血清泌乳素、泌乳成功率和30d后的纯母乳喂养水平均低于实验组。结论服用缩宫催乳汤并使用联合产后康复仪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对产妇和患儿都未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袁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制水袋预防难以避免的压疮

    目的:观察难以避免压疮患者使用自制水袋[1]后压疮发生的情况。方法将46例难以避免发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6例(使用自制水袋组)无1例压疮发生;对照组患者7例受压部位皮肤红肿有水泡形成,3例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红肿。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01)。结论观察组36例难以避免压疮患者使用水袋后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10例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0%。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石性胆囊炎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期能够对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帮助。方法选取50例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合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胆囊病变程度比研究组患者低,未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伤口感染与愈合情况明显优于结石性胆囊炎合2型糖尿病患者,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对结石性胆囊炎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夏万英;刘朝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6月,选取我院急诊消化内科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两组,其中西药组38例患者,通过西药治疗,中西药组50例患者,通过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5.79%(25/38),中西药结合组有效率为94.00%(47/50),中西药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4.21%(13/38),中西药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3/50),中西药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时间为(52.5±9.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时间为(32.5±9.2),中西药结合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高,治疗所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绍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0例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30例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手段,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椎骨骨折的具体病情经患者的伤椎椎弓根置钉并且观察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未发生定位错误,愈合人数29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处的骨折,能够有效的恢复椎管容积和椎体高度,解除脊髓神经受压,改善脊神经的功能,有效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手术操作简便,是比较有效的临床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延续化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COPD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社区COPD患者卫生服务模式。方法随机对我院103例住COPD患者进行访谈及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对延续护理的接受程度及需求,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及利用情况。结果①调查显示对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接受情况院20.2%的患者不愿接受,39.4%的患者部分接受,40.4%的患者完全接受;②延续性护理服务项目需求情况院在生活照顾、专科护理服务、社区义工服务及特色医疗服务方面都有很高的需求;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调查情况院目前60.6%患者用于获取药物、58.9%用于药物输注、46.5%用语健康调查、36.7%用于卫生知识宣传,患者普遍认为,社区医疗环境差、服务态度不好、医疗设备落后。结论鉴于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不健全,延续护理服务能够弥补医疗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空白,患者接受程度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庞聪会;康馨匀;付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儿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关的有效对策。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60名儿科护士进行观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采取相关对策前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取相关对策后安全隐患发生率(3.1%)明显低于采取相关对策前安全隐患发生率(12.9%),前后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与患儿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因此,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患儿进行密切沟通、加强服务意识及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才能够提升儿科护理质量,进而使护患之间维持和谐关系。

    作者:田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应用中胃肠道反应的防治

    目的:探阿司匹林应用于老年血管疾病治疗中胃肠道反应防治措施及其临床疗效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因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导致胃肠道刺激症状患者38例,在不中止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或兰索拉唑片30mg,1次/d,睡前空腹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反酸、胃灼热、食欲缺乏、上腹部胀痛等症状的消失情况。结果38例中症状消失36例,症状消失时间为2~16d,有效率为94.7%。结论对于口服PPI者要采用按需疗法,即临床症状消失可停用PPI,胃肠道症状再次出现或患者心血管方面疾患有加重趋势则加服PPI。为减少服用阿司匹林产生的胃肠道反应,应使用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的肠溶阿司匹林。对于老年患者,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刺激胃肠道(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及加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药物。

    作者:付文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3年2月~8月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开腹手术患者,观察组为应用腹腔镜手术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药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后结果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恶性卵巢肿瘤中可做诊断分期,对患者后期治疗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宋双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唤醒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唤醒麻醉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4例实施斜视矫正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82例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HR、SBP、DBP指标、术中并发症及唤醒时间。结果研究组HR、SBP、DB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唤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唤醒麻醉,可有效缩短唤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2013年3月~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行为护理组,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在组期间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行为护理组54例患者,进组后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并辅助进行行为护理。在组期间,根据症状自评量表来分析比较患者的心理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比较患者的生活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行为护理后,患者的自评量表各项因子分、总均分以及总分都比对照组的要低;而且患者的问卷调查得分也大幅高于对照组,这两项数据的比较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后,可以让患者变得不再焦虑和抑郁,而且使患者变得更加自信,终会使患者能够很好康复和生活得更快乐。

    作者:覃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低温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手术室环境温度对调控患者核心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患者常发生轻度低温,而低温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又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就手术期间低温的发生机制以及低温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柳丽君;刘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用药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值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具有显著效果,且血糖恢复时间短,胰岛素用量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小妹;黄海涛;刘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工职业认知现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所持有职业认知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8月在上海市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区工作所用护工62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从职业认知的3个组成方面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进行设计,共14项内容。结果在认知方面,有32.5%的人未接触过患者,93%的人为了生活而工作的。在情感方面,有30.2%%的护工在工作时心情不好;3人认为做护工被人看不起,低人一等,占4.7%;3人认为与医护人员很难相处,占4.7%在行为方面,有3.2%的护工表示不愿为歧视护工的患者服务。结论针对护工职业认知现况的调查,开展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合理、人性化地使用护工,使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钟敏;孙伟;康蓓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使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哮喘患者的病例,对照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些因素,将有比较价值的患者病例收集,选取80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在分析治疗方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临床治疗。采用计算机数组的办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之综合临床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比对得出,实验组患者康复周期短,无病情反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办法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比一般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切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少,疗效佳,方案安全,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宝日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OPD患者实施分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段健康教育对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建立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按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给与健康指导,干预组按临床路径分段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分段式健康教育实施后干预组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1),出院后2个月遵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分段教育对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效果,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翁赛云;付建梅;康馨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65例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分析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分析。方法选取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患者6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并诊断,其中脑梗死39例,脑溢血14例,脑萎缩12例。具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为41例。研究人群主要采用基本治疗、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对研究人群治疗效果分析研究显示,其中显效例数为46例,占70.77%,有效例数为15例,占23.08%,无效例数为4例,占6.15%,总有效率为93.85%。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任庆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