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与实践

刘捷;王钧

关键词:门诊,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从整体护理在综合门诊的引入、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及实践、实施整体护理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综述了整体护理在我国综合门诊的开展状况。提出:健康教育是综合门诊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的健康护理指导

    目的:介绍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的健康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随机选出100例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心理健康教育、运动护理等综合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进食情况等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产生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进食情况不及实验组患者。结论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护理能有效促进食管癌术后胃代食管患者的伤口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有助于患者顺利进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的比较

    目的:评价对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路径、效果,分析共性、异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相关指标,探讨护理内容异同点。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88±26)min、(66±18)ml、(20±7)h大于腹腔镜组(53±18)min、(38±20)ml、(1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转手术与并发例,腹腔镜组、开腹组治愈率与患者满意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点主要为:术前体位护理、检查护理、病史问询、临床表现观察、心理护理,术中体征监护、手术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出院指导;不同点院开腹组术前排尿、排便训练,术中术区清洁等,腹腔镜组术前肠道管理、术后气腹并发症预防等。结论在明确手术适应证、禁忌症,给予高质量护理前提下,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均较安全、可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护理相同点与异位妊娠病情、病理特点,手术风险特性有关,但两者因手术路径、手术影响不同,在并发症预防、技术操作护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刘东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中收治的结核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联合使用护肝药物,而对照组患者只运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肝损害的人数。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生转氨酶异常的患者显著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肝损害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丽;马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观察LEEP刀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应用中的临床效果及评定其意义。方法回顾性的将我科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0例。对照组接受微波法治疗,观察组接受LEEP刀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中,安全性好,副作用少,能极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仲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1例(78眼)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经治疗后,前房积血完全吸收53例(86.89%),积血未完全吸收8例(13.11%);治疗后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61例78眼中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6眼(7.69%);42眼出现并发症(53.85%)。结论眼外伤致前房出血应给予早期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尽可能保护和恢复患者视功能。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对麻醉安全管理易被忽视问题的分析

    麻醉学的历史比较悠久,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设备被应用于麻醉学中,再加上麻醉学基础理论知识研究的不断深入,麻醉师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其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质量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临床上由于麻醉管理不到位所产生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文重点论述了麻醉安全管理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并就提升麻醉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进行详细地分析,以期为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刘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道切开取石术后进行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86例进行腹腔镜胆道切开T管引流术的患者,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进行术前心理宣教和护理,有针对性的实施老年基础病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老年患者每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结论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老年患者的手术配合率,提升老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预后效果。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相关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CT室2013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54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的相关风险因进行分析,并在检查前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观察患者完成检查的例数与成像质量,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54例患者中48例安全顺利完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检查,融合图像均达到了冠心病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受检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结论对老年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对检查风险采取规避,能提高诊断质量,保证老年患者医疗安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燕;张红峰;苗云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牙科CBCT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术前评估、方案设计及种植手术起到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种植术前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颌骨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对术区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可利用的骨量,确定佳植入方向,从而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方法利用CBCT的影像诊断系统对口腔上下颌骨进行MPR多平面重建;同时进行Panoramic(曲面体层视图)、序列纵断面重建,并进行测量,结合Dicom3.0的格式(国际医学影像传输标准)进行交换,获得确切数据用于术前资料分析。结论牙科科专用锥形束(Cone Beam CT,CBCT)应用,为口腔种植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分析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

    作者: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眼科护理加强健康宣教

    眼科健康宣教是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眼科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宣教,加深对自己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掌握预防,随着整体护理的实施,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1]。以医院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2],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持点的健康宣教,传播有关眼科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3]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满足患者的建康需求。

    作者:吴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法治疗56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妇女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时的护理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妇科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法治疗的56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中的重要意义。结果通过入院指导、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能促进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阴式子宫切除法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赵继红;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脊柱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3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前做好患者的检查评估及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术后保护下肢,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DTV)表现。结果2036例患者顺利康复,有效率达99%,只有两例并发DTV,经治疗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防止脊柱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钟渝;吴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的气管插管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观察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镇静镇痛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护理组做对比。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为(2.08±0.12)mg/d,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09±0.08)mg/d;其镇静镇痛治疗水平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镇静镇痛治疗水平,其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林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85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浅析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护理及预防。方法取我院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40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案实施,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恢复且能稳定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CPP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三组人群,分别为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RA患者以及一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人员进行抗-CPP检测,检验CP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由此来判断CPP的可应用性。结果抗-CPP的灵敏度达到60%多,其特异性高达百分之八十。结论抗-CPP可以有效对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患者进行诊断,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石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GRP78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类应激蛋白,与肿瘤发生、发展、增殖、分化以及耐药密切相关,实体肿瘤细胞中存在HSP异常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是HSP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发现GRP78在乳腺癌的增殖、转移、抗凋亡、耐药以及新的治疗靶点中占据重要作用,现就GRP78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林芳;吴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所收治的60例支气管异物待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与全麻呼吸控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其中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应用氯胺酮和r-羟基丁酸钠来实施麻醉,全麻呼吸控制组应用氯胺酮、肌松药以及丙泊酚来实施麻醉,两组患儿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联合Hopkins内镜和支撑喉镜检查,将异物取出,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全麻呼吸控制组患儿于麻醉恢复期间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全麻控制呼吸组一次置镜成功率明显比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中,采取全麻控制呼吸维持手术麻醉深度,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可有效降低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确保SPO2的稳定,提高支气管镜一次插入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中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颈癌动脉化疗研究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存在发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52.2岁[1],但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的提高[2],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术治疗和放疗是传统的治疗手段,针对的是宫颈原发灶、宫旁三角区和区域淋巴结的治疗,不能控制肿瘤周边肉眼看不到的亚临床转移灶。近年来,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宫颈癌的化学治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动脉化疗作为综合治疗宫颈癌的手段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宫颈癌手术和放疗前的辅助化疗、宫颈癌急性出血期的止血及中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作为一项新的有效治疗宫颈癌的手段,宫颈癌的动脉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张蕾;徐丛剑;姜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145例,分为I、Ⅱ、Ⅲ三组,I组50例行钢丝环扎固定术,Ⅱ组38例行髌骨爪固定术,Ⅲ组57例行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Ⅲ组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较显著于I、Ⅱ组钢丝环扎及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术式,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叶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前兆观察与救护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

    作者:罗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