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的比较

刘东玲

关键词:异位妊娠,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对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路径、效果,分析共性、异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相关指标,探讨护理内容异同点。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88±26)min、(66±18)ml、(20±7)h大于腹腔镜组(53±18)min、(38±20)ml、(1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转手术与并发例,腹腔镜组、开腹组治愈率与患者满意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点主要为:术前体位护理、检查护理、病史问询、临床表现观察、心理护理,术中体征监护、手术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出院指导;不同点院开腹组术前排尿、排便训练,术中术区清洁等,腹腔镜组术前肠道管理、术后气腹并发症预防等。结论在明确手术适应证、禁忌症,给予高质量护理前提下,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均较安全、可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护理相同点与异位妊娠病情、病理特点,手术风险特性有关,但两者因手术路径、手术影响不同,在并发症预防、技术操作护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为脑出血临床护理提供良好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37%(57/8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萆渗湿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萆薢渗湿汤在皮肤病治疗中运用广泛,本文通过总结近10余年此方加减及结合其它疗法治疗不同皮肤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的设想。

    作者:潘之;杨桂兰;王泾舟;肖辉;赵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2012年,本组37例61髋,男23例40髋,女14例21髋;年龄27~59岁,平均41.6岁(FicatⅡ-I I期)(塌陷前期)患者行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术前采用Har is评分系统进行患髋评分。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定期随访、Har is评分、拍片复查。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了随访,平均2.5年。优17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孙仕华;席永斌;王经韬;李文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时间日间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时间日间手术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优特点。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Ⅱ级,择期接受日间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A组)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各25例,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用药后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血氧饱合度SPO2小于95%、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 POV)以及燥动的发生例数等指标。结果 A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00.7±3.285)s,明显低于B组的(188.6±2.048)s(P<0.05);A组患儿清醒时间(404.3±12.66)s,明显低于B组的(1081±20.58)s(P<0.05),且术中SPO2短暂小于95%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七氟醚吸入麻醉组术后躁动的发生次数明显高于氯胺酮麻醉组(P<0.05),两组的术后呕吐POV的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日间手术,起效快,手术医生满意率高,术中更平稳,苏醒时间短,明显优于氯胺酮麻醉。但术后小儿烦躁情况稍多。

    作者:舒波;高田;廖和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内障术后患者临床护理100例

    目的:通过对100例白内障术后护理措施的研究,探讨白内障术后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以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对白内障手术后的护理进行探讨。结果科学的的术后护理,是提高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白内障患者手术以后,科学的护理能够加快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恢复。结论通过提升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的质量,对加快白内障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迎春;黄育红;康喜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临床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损,髓核自破损处脱出于椎管内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症的综合病症。用强扳法能够有效地解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60岁)患者92例,比较不同分级和病程高血压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Ⅱ、Ⅲ级高血压的UTP、NAG、mALB及β2-MG均较I级高血压显著升高(P<0.05),且3级显著高于2级(P<0.05);病程越长,患者的UTP、NAG、mALB及β2-MG越高,P<10年、10~20年、>20年三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检测尿UTP、NAG、mALB及β2-MG有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作者:乔生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脂肪肝的自我干预

    当今社会脂肪肝的发生率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脂肪肝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脂肪肝自我干预的方法。

    作者:孙菁;罗秀婷;石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95%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燕;王宋和;蒋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1年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中患者46例,对照组中患者44例。在入院和治疗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的厚度[1](IMT)。结果在6个月后干预组中颈动脉斑块IMT的厚度明显缩小,对照组中厚度明显增加,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并且有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志忠;徐春燕;胡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阴道彩超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中的价值。方法我院在2014年2月~7月接收了60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将这30例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彩超的诊断和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经阴道彩超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0%对照组患者采用的腹部超声检查的正确率为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对瘢痕子宫妊娠诊断率极高,能够直观的显示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诊断能够为病情的治疗提供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夏芸;刘春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鼻饲肠内营养液腹泻的原因及护理

    为了提高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鼻饲肠内营养液腹泻的发生,通过分析我科室2013年4月~2014年3月86例行鼻饲肠内营养液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持和改善患者营养供给,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翟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64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64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15d;卡铂200~400mg/m2,第2d,28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64例患者中10例达到CR,26例PR,另外20例SD,8例PD。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脱发,多为I~I 度,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在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朱怡瑄;郭娟;苏梅云;许红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有66例。该院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有30例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即单服二甲双胍薄膜片;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采用的是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即在自拟补肾调经育子汤口服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薄膜片。该院在两组进行相关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分别为36.7%与23.3%;对照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分别为75.0%与58.3%。两组数据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观察组的整体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可使混着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因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爱康肤银在PICC导管穿刺点渗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减低PICC应用于血液病患者粒缺期所致穿刺点渗血等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PICC置管患者4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用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贴无菌透明敷料;实验组:用爱康肤银压迫穿刺点,贴无菌透明敷料。结果观察两组渗血天数、渗血量、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论用爱康肤银效果优于明胶海绵效果,且可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施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哮喘51例的诊治

    目的:总结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1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整理,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指导患者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改善体质,预防反复发作,有望达到完全控制。

    作者:李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份收取的40例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的护理以及随访等进行记录,总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40例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后,90%患者恢复良好,基本能够正常运动,并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民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受病痛苦,还有利于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高四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与开放性输血对创伤手术用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对大、中型手术患者术中用血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我们对2012年1~12月及2013年1~12月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均输血(2.27±1.21)U,输血率4.2%,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使用床边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术中及时、快速、准确地动态监测匀遭、匀糟贼,为及时合理输血提供依据,不仅能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减少盲目性,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异体血液输注带来的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分析临床中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护理

    目的:探究临床中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表现。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心理分析干预后心理状态都有所好转,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萌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和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所选取患者的切口感染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所选取的300例肝胆外科患者,其中发生切口感染患者31例,感染率10.33%,另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患者年龄等均成为感染因素,其中患者年龄>60岁感染率高于小于60岁患者,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切口类型为I 和I I的感染概率明显高于I切口感染概率,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时,针对易感染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切断感染源,并对患者感染情况加强监护。

    作者:张华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