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早我院治理的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通过温盐水洗胃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对5例患者术后实施胃排空护理,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为不常见临床疾病,术后通过有效的胃排空障碍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瞿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电子胃镜胃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治疗的28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胃息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成功切除31颗息肉,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过程中未出现遗漏现象,患者满意度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循环衰竭、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电子胃镜胃息肉电切术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要求较高,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重要前提。
作者:周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减轻肌肉注射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探讨减轻肌内注射疼痛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将2009年~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妇科先兆流产的住院患者220例,每人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和hCG注射液各1次,在首日注射时分别按传统注射法和改进注射法进行,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上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安全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因注射时带来的痛苦,让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密盖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方法观察密盖息对3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密盖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2w。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测定。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w。两组末次随访时疼痛改善优良率分别是88.8%和19.2%,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P<0.01)。结论密密盖息能够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骨密度。
作者:张文祥;谭相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3月开始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将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后1年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后,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比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与实力,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给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作者:谭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145例,分为I、Ⅱ、Ⅲ三组,I组50例行钢丝环扎固定术,Ⅱ组38例行髌骨爪固定术,Ⅲ组57例行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Ⅲ组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较显著于I、Ⅱ组钢丝环扎及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术式,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叶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复发和转移的主要途径,传统HE染色确定肿瘤的转移和分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进步,使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成为可能,其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国内外淋巴结微转移在胃癌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为胃癌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向瑶;向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妊娠不足28 w,胎儿体重不足1000 g而终止妊娠者为流产。流产分为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所谓自然流产是指由有种原因导致胚胎或胎儿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体外的现象。我国自然流产占妊娠期总数的10%~15%。目前临床上已知的导致流产的病因有胚胎因素、母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等,但仍有50%患者不知其发病原因,称之为不明原因流产。连续2次及2次以上发生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则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大量研究表明,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分析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阐明自然流产的病因,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线索及思路。
作者:黄秋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肾病死于肾功能衰竭者占53%,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综合治疗措施[2]。我科于2013年2~11月收治62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经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HBV-DNA转阴情况,观察组转阴28例,转阴率为80%,对照组转阴18例,占51.4%。对比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观察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当前全球自杀率急剧上升的严峻环境下,自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自杀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影响人类的心身健康。本文在总结自杀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索自杀预防模式研究的新进展,为自杀预防提供有效的综合措施。
作者:周雪莹;况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腕关节损伤患者112例,分别应用MSCT、MRI和联合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骨折组中MRI对软骨损伤、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SCT,而移位碎骨折片、关节脱位以及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显著低于MSCT(P<0.05);无骨折组中MRI检出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以及骨挫伤均显著高于MSCT,而关节脱位检出率显著低于MSCT(P<0.05)。结论 MSCT联合MRI诊断腕关节损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全宏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良护理干预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将2010年5~10月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10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良护理干预,实施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降低2.75%、术后尿潴留降低2.71%、术后肠胀气降低2.99%、术后压疮降低3.31%,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降低2.70%(<0.01),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良护理干预,能预防和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佩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所收治的58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使用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评价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GOS评分。结果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后,3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预后差,47例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白永连;王吉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对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和随访。结果术后有泌尿系统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2个月~2年,无假体脱位及松动,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下床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泗华;宋群山;王永利;张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儿童脑膜炎鉴别中PCT(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儿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应用PCT后的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情况,结果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经PCT鉴别诊断脑膜炎治疗后统计发现,结果存在差异。 PCT对鉴别脑膜炎有显著效果,两组结果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儿童脑膜炎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突出价值,为患儿诊断提供依据并且节省因病情不确定而浪费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大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63例,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由低到高分为3组。对比三组人群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并进行线性相关评估二者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1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2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1组。除了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与H型高血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微量蛋白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且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范红星;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雾化吸入器的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带呼吸机的婴幼儿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呼吸机雾化器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观察气道压力、血气分析、痰液分泌量等指标。结果50例患儿中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在呼吸机辅助期间,通过呼吸机雾化吸入器的使用便于呼吸道的管理及护理,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永娟;朱红;陶威;荣艳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肝纤维化是由于慢性肝病所致的持续或反复的肝实质炎症坏死而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其降解失衡导致肝内过多胶原沉积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为肝硬化早期阶段。因此,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肝纤维化的防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该模型的研究较多,为此笔者对几种常用的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方法、机制及该模型的优缺点加以综述。
作者:马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00例胃癌患者和100例正常者血清中PG2个亚群PG1和PG2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较适应于大医院PG的检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医院和中医院对PG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基层医院对PG的检测。
作者:胡利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