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萆渗湿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潘之;杨桂兰;王泾舟;肖辉;赵敏

关键词:萆薢渗湿汤, 皮肤病, 临床, 研究
摘要:萆薢渗湿汤在皮肤病治疗中运用广泛,本文通过总结近10余年此方加减及结合其它疗法治疗不同皮肤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的设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1],手术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方法[2],成功的胃肠道肿瘤手术由:完整的病灶切除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及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构成。关系到肿瘤根治的效果,及患者能否在术后平稳恢复和良好的生活质量[3],吻合口瘘则是威胁消化道重建安全乃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死亡率高达50%[4]。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于昆;秦伟;戴勇;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塞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塞患者,基于溶栓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4例,其中A组采取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B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5w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A组患者溶栓后2h血管再通率为94.1%,B组血管再通率为58.8%,溶栓后各时间段A组血管再通率明显比B组高,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0.05;5w病死率上,A组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相对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塞而言,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机梗塞,其血管再通率明显较高,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病死率也比较低,是一种有效、可行性强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谷祥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0例患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均予以一定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伤口感染病例,所有关节恢复良好。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术后予以一定的有效护理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兰;张亚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后科学避孕方法选择与生殖安全

    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容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继发性不孕等严重后果,采用优质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流产后女性计生服务,能够大限度的降低人工流产率和高危人工流产率。人工流产后科学避孕方法和生殖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落实科学的避孕措施,指的是在行人工流产前,根据受术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相应的避孕指导。

    作者:周立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肝素钠注射液实施静脉滴注,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实施腹部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心绞痛发作率为8.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2%,心绞痛发作率为22.8%,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基于常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显著且良好,安全、方便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起效迅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高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NT-proBNP的关系及急诊PCI术对前壁AMI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的急性AMI患者共263例,按梗死部位分为:非ST段抬高型、下壁和前壁三组。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AMI患者为PCI组;各组均测定血清NT-proBNP。结果各AMI组的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0.05)。前壁AMI组的NT-proBNP高(P<0.05)。前壁AMI,行PCI术组的NT-proBNP低于未行PCI术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可作为评价急性AMI梗死部位的指标。 PCI术可降低急性AMI患者的NT-proBNP。

    作者:姜锋;刘颖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氨喋呤组(Ⅱ组)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组(I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治愈率75.76%,I组治愈率88.5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明显低于Ⅱ组(35.7%),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何娟;刘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观察

    我科从2013年开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共有28例,报告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对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和随访。结果术后有泌尿系统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2个月~2年,无假体脱位及松动,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下床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泗华;宋群山;王永利;张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6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入组患者均接受呋塞米以及坎地沙坦酯药物治疗。分别在用药前后实施24h动态血压检测,对比本组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入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24h舒张压、收缩压、昼夜平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收缩压与舒张压总负荷值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联合方案疗效确切而稳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小儿特大面积烧伤1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实施早期肠道营养,肉芽创面形成后积极手术封闭创面原则,结合临床综合措施治疗。结果69 d创面痊愈出院,局部遗留瘢痕,大关节活动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正常。结论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的创面处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大面积烧伤小儿烧伤的关键。

    作者:张贺男;李毅;晁生武;张毅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及围生期感染等多种疾病。此外,近年来发现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一定关系[1]。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我院收集了2012年1月~2014年4月的1855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将其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者:陶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机雾化吸入器的50例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机雾化吸入器的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带呼吸机的婴幼儿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呼吸机雾化器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观察气道压力、血气分析、痰液分泌量等指标。结果50例患儿中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在呼吸机辅助期间,通过呼吸机雾化吸入器的使用便于呼吸道的管理及护理,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永娟;朱红;陶威;荣艳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特征,提高对该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总结其表现特点。结果11例肿瘤位于颅内脑外,1例跨颅内外生长,病灶边缘光滑或呈分叶状。MRI主要表现为病灶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6例见明显囊变、坏死区;6例可见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均明显均匀强化,内部及周边可见较多的血管。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文金;龚光文;李飞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进展

    因腹膜透析操作简单,方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存率,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较低的交叉感染率等优点,近几年,腹膜透析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终末期肾脏病本身就能够直接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已经开始出现睡眠障碍[1]。由于腹膜透析患者承受着多种疾病并存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患者睡眠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2]。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作用,能促进疾病康复和使人保持身心健康;而睡眠质量也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3],睡眠质量的下降则会引起患者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现就将目前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冀伟伟;钟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8例,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40mg/d,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连续治疗4w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与小剂量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薄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呼吸兴奋剂、支气管舒张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PaCO2、心率、呼吸明显高于观察组,而PaO2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肖晴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皮试与血试的诸多假象

    关于血试,我想这是一个新名词,这主要取决于皮试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就医的效果,也有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皮试的不足。所以我个人希望创新血试,以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

    作者:李美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腰穿测定颅内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测定值、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检测性能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检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以替代传统的颅内压监测,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金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