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研究

邓林娜

关键词:护理干预, 气管插管, 镇静, 镇痛, 剂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的气管插管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观察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镇静镇痛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护理组做对比。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为(2.08±0.12)mg/d,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09±0.08)mg/d;其镇静镇痛治疗水平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镇静镇痛治疗水平,其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诊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切开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并作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在术后4~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良好,无特异性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其中疗效优68例,占85.0%;疗效良10例,占12.5%;疗效差2例,占2.5%;优良率达到97.5%。结论可吸收螺钉对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具有显著地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无并发症,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扬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恶性黑色素瘤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因该肿瘤易转移及复发,临床上目前没有较好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该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生物、靶向治疗的兴起,使得该病患者的病情、生存期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然而,其整体治疗状况仍不理想。多方式联合治疗方案,目前已在MM的临床治疗中开展,虽然其副作用有增大,但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提升。

    作者:徐爱国;徐基祥;熊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肾病死于肾功能衰竭者占53%,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综合治疗措施[2]。我科于2013年2~11月收治62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经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大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63例,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由低到高分为3组。对比三组人群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并进行线性相关评估二者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1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2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1组。除了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与H型高血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微量蛋白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且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范红星;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进展

    因腹膜透析操作简单,方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存率,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较低的交叉感染率等优点,近几年,腹膜透析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终末期肾脏病本身就能够直接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已经开始出现睡眠障碍[1]。由于腹膜透析患者承受着多种疾病并存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患者睡眠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2]。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作用,能促进疾病康复和使人保持身心健康;而睡眠质量也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3],睡眠质量的下降则会引起患者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现就将目前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冀伟伟;钟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T征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树芽征、模糊结节等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以及转归观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影像学指标。

    作者:方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脑复康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6个月死亡率为6.12%,与对照组的10.20%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OHS及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功能,降低病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后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激光光凝手术在各类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激光光凝手术在各类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4月共收治各类眼底疾病患者18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激光光凝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70%)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5.5506,P<0.01)。同时两组均无显著严重并发症。结论激光光凝手术可有效提高各类眼底疾病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琳;汤如意;彭启隆;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d即开始肌肉训练并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照组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指导进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3个月能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能力的优良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4.2%、66.6%,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和促进肌力恢复。

    作者:杨远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实验组为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从患者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占82.9%;有酗酒史上消化道出血较高,占20%(14例);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占46%,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性别、规律影响等对上消化道出血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药时应该注意其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等并发症。

    作者:廖润生;顾成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分娩期产后出血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是分娩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可使产妇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引起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产后出血发生机制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常见的病因有胎盘因素、巨大儿、产科高危因素等,主要护理措施有开办孕妇学校、提高住院分娩率、心理护理、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产后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本文对分娩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机制、病因、护理措施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严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年期间120例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后采用SAS和SAQ评分标准。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患者心理干预后焦虑明显降低,与心理干预前具有显著差异(=1.9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Q总分为(56.4±6.3)明显低于观察组(64.8±8.5),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心理问题常见而且严重,对其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邓汉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及围生期感染等多种疾病。此外,近年来发现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一定关系[1]。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我院收集了2012年1月~2014年4月的1855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将其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者:陶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1年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中患者46例,对照组中患者44例。在入院和治疗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的厚度[1](IMT)。结果在6个月后干预组中颈动脉斑块IMT的厚度明显缩小,对照组中厚度明显增加,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并且有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志忠;徐春燕;胡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行头颈部放疗幽闭恐惧症发生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头颈部放疗患者发生幽闭恐惧症的因素,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施头颈部放射治疗患者进行(SCL-90)评分,选择恐怖因子评分在21分以上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幽闭恐惧症发病率、(SCL-90)评分和恐惧心理缓解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幽闭恐惧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SCL-90)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恐惧心理缓解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恐惧心理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头颈部放疗患者幽闭恐惧症的发病率,减轻和缓解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宾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进展及展望

    肝癌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一直为医学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开展及大量临床结果证实微波消融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有着较为确切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利;樊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的护理

    目前,诊治冠心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冠状动脉介入可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创伤小、止血方便,外围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1]。我科自2013年1月~6月对352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诊治以来,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新进展

    采集新生儿足跟学是筛查新生儿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采集血液的质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血标本质量,提升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国外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采血的进针角度、佳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方法等多个方面综述筛查新生儿疾病过程中采血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琴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关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探讨

    本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本院380例耳鼻喉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独立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53例。研究结果显示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2.489,=0.002)、住院时间(=5.197,=0.000)、合并高血压(=2.014,=0.014)、感染并发部位(=2.698,=0.000)、抗生素使用(=2.240,=0.0016)。研究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有利于医生有针对性地诊治与预防各项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奉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实验组静脉泵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完成后停止泵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效果满意,患者术后呼吸恢复快,苏醒较早,拔管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晓庆;赵佩君;谭军源;李金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