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

冯建丽;马军平

关键词:护肝药, 抗结核药物性肝炎, 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中收治的结核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联合使用护肝药物,而对照组患者只运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肝损害的人数。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生转氨酶异常的患者显著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肝损害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对死亡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6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一般方式进行监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压监测进行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7.1%,对照组为3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可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有效监测继发性脑水肿,为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主动自锁托槽与被动自锁托槽疼痛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使用主动自锁托槽与被动自锁托槽正畸治疗后疼痛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年龄11~26岁)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主动自锁托槽矫治,另一组使用被动自锁托槽矫治,通过调查表采用VAS评分表评估初戴后1w的疼痛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动托槽组初始正畸疼痛发生率为60.8%,被动托槽组为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的类型对于患者疼痛感的影响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使用湿润烧伤膏治疗预防中药外贴副反应浅探

    目的:中药贴药局部起泡、奇痒、破溃,个别患者引起全身感染症状,美宝烧伤膏在治疗预防中药外贴副反应的应用。方法未使用用美宝烧伤膏20例,起泡后使用美宝烧伤膏10例,停药后立即使用美宝烧伤膏20例药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未使用美宝烧伤膏起泡率95%,干燥结痂平均时间9 d,严重病历发率10%;起泡后使用美宝烧伤膏起泡率90%,干燥结痂平均时间7.5 d,严重病历发率0;停药后立即使用美宝烧伤膏起泡率80%,干燥结痂平均时间6 d,严重病历发率0。结论及早使用,停止贴药后立即使用美宝烧伤膏,使用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王翠萍;苏凤梅;何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共计233例主诉腹痛及哭闹不安的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197例阳性。结果197例阴性结果中,肠系膜淋巴结炎164例,急性阑尾炎18例,肠套叠12例,胆结石3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腹痛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乔健;邱磊磊;吴心颖;杨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搜集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术后进行定期随访。通过逻辑回归分析,评估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包括96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连续病例,其中7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89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5椎间孔宽度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相关。结论术前椎间孔狭窄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梦原;张蜀华;李承罡;刘建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型餐馆餐饮用具卫生检验及安全性分析

    为了了解小型餐馆的卫生状况及对消费者的安全程度[1],2012年9月农一师九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阿拉尔市区的10家小型餐馆的餐饮用具进行了抽检,结果如下。

    作者:申光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标本久置对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久置对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筛选强阳性、弱阳性及阴性标本若干份,用ELISA法对同一标本进行当天和隔日检测。结果强阳性及阴性标本放置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相同,无明显差异,而弱阳性标本放置后,出现假阴性。结论标本久置会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活性减弱,从而遗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者。

    作者:沈洋;张晓兰;张国锋;米乐;李栗;郝立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产生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如皋市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首次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对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督导管理等情况。方法采用对患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首次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对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不了解有19例,占61.29%;自行停药的23例,占74.19%;首次治疗没有接受到正规督导管理的有23例,占74.19%。结论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强化肺结核患者尤其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督导管理的质量,防止耐药的产生。

    作者:郭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0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0例肾结石,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取石356例次,二期取石49例次;单通道经皮肾通道367例次,多通道33例次。手术时间40~270min,平均(90±15)min。并发症主要为大出血(2%)、感染(4%)、结石残留(10%),无周围器官损伤。一期结石清除率85%(340/400),二次肾镜取石49例(12.3%)。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安全性、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家旺;何江波;董国伟;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65例高龄妊娠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产检的465例≥35岁的高龄妊娠者,统计分析她们的合并疾病与并发症。并纳入同期产检并分娩的非高龄妊娠者与之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合并慢性病对比,超重、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子宫肌瘤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量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胎儿畸形等方面的并发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5),而高龄组在体重增加过度方面显著低于非高龄组,高龄组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的例数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5);高龄组在并发症发病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体重增加过度、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量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排序与非高龄组一致。其他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妊娠者的合并慢性病和并发症的发病率要比非高龄组要高,围产期应注意合并疾病和并发症的筛查与干预。

    作者:梁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临床常见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如何预防其发生骨不连,以及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对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原因的骨不连,均采取髂骨取植骨术、坚强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月,平均2.5月。术后12~16w患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没有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钢板断裂。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为12~18个月,取出后限制体力劳动6周,随访6~9个月,无再次骨折。结论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内固定术,避免使用钢丝捆扎,术后及时发现、治疗感染灶,术后患肢制动,避免过早活动。出现骨不连时,选择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

    作者:李进;王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5例窒息,;试验组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另外6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降低窒息和死亡率。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影响因素临床探究

    妊娠不足28 w,胎儿体重不足1000 g而终止妊娠者为流产。流产分为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所谓自然流产是指由有种原因导致胚胎或胎儿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体外的现象。我国自然流产占妊娠期总数的10%~15%。目前临床上已知的导致流产的病因有胚胎因素、母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等,但仍有50%患者不知其发病原因,称之为不明原因流产。连续2次及2次以上发生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则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大量研究表明,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分析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阐明自然流产的病因,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线索及思路。

    作者:黄秋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思密达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酶诱导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疸高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缩短黄疸持续时间,起效迅速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辉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彩色超声误诊漏诊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误诊、漏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97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超检查图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7例手术证实异位妊娠中超声诊断95例,占98%,误诊2例,占2%。结论具有典型超声图像的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表现不典型时,结合临床病史分析图像时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叶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分型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分型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评定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二者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溃疡的愈合,同时还可以消除患者周边炎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医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包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用药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值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具有显著效果,且血糖恢复时间短,胰岛素用量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小妹;黄海涛;刘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心肌梗塞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情况以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便秘作用。结果观察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便秘,发生率为22.22%,有3例发生心源性促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便秘,发生率为63.89%,有1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67%,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予以干预护理能有效减少便秘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探讨近年来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包括亚低温治疗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早期护理干预、音乐疗法、对家属的护理干预等。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60例牙患作为A组,种植修复的60例牙患为B组,进过一段时间进行走访,对比A、B两组牙患牙齿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效果和牙患满意程度。结果比较A、B两组牙患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差异有统计意义<0.05,比较成功率,P>0.05,证明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牙齿残根经过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治疗后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进过治疗有助于改善牙患咀嚼功能,提高牙齿修复后的质量,同时手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研究广泛使用。

    作者:于江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