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58例临床体会

连晓华

关键词:复发疝, 腹股沟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58例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58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行腹腔镜TAPP的临床资料,其中原位复发疝12例,再发疝46例。结果57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0.5±17.5)min,平均住院(4.56±1.6)d。5例术后腹股沟区轻微疼痛不适;6例血清肿,3例自行吸收,3例经多次穿刺抽液后治愈。无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再次复发。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具有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手术效果切实、可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金属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穿孔的疗效

    目的:探讨金属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穿孔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14年2月~5月对20例胃固有肌层肿瘤穿孔的患者采用了ESD治疗方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现对这20例患者的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患者肿瘤穿孔的部位位于胃底部,肿瘤穿孔后内镜手术中采用金属夹来闭合创面成功率为100%,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金属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能够帮助提高内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我院2014年1月~6月共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治愈出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范静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TCT、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中、重度宫颈糜烂)的80例患者采用LEEP刀进行环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治疗后1、2、3月每月随访1次,并给予疗效判定。结果80例患者经LEEP刀治疗,术后病理76例宫颈炎,3例CINI,1例CINⅡ,其中CINⅡ进一步LEEP刀锥形切除。随访3个月,3例CINI,1例CINⅡ复查TCT均正常,80例患者一次性痊愈76例(95%),有效4例(5%)。结论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是目前治疗宫颈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银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疗程的探究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不同疗程的疗效差异。方法2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6w组、8w组、10w组、12w组,每组6例,均使用长春新碱1mg/w,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升高的情况及相关副作用对比。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使用8w后血小板上升明显(P<0.05),但12w组与10w组血小板升高程度相似(P>0.05),但副作用明显增多。结论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10w能使血小板明显升高且副作用较小,能使患者大获益。

    作者:李仙松;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穿心莲内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TrKA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区TrKA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鼠龄为4个月的健康Wistar大鼠,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随机选择部分模型大鼠运用穿心莲内酯进行治疗,以Mor 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及运用免疫组化反复检测大鼠额叶TrKA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认知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0.01),治疗组大鼠的认知能力较手术组有显著提高(<0.01)。大鼠额叶TrKA及Bcl-2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且治疗组大鼠的TrKA及Bcl-2阳性细胞数目较手术组高(<0.01)。结论缺血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行为认知能力明显下降,穿心莲内酯可以通过调节TrKA及Bcl-2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龚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提供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例DSA患者进行耐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心理疏导、手术配合及术后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0例DSA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全程细致的护理对保证DSA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蓓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后颅窝肿瘤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后颅窝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点、原因,为临床护理降低该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2013年1月~7月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156例后颅窝肿瘤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结果健康宣教不到位、保护性约束无效、气管插管时间长、导管固定不当及医护人员素质等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上述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

    作者:曹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推拿配合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推拿配合点按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9例,采用推拿配合点按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对照组19例,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8.9%。结论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0.0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作者:黄跃红;曾爱娣;李正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为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大限度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其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李振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抢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及应用解毒剂、复能剂与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共有31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6.9%。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桂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50例,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42例,肝部分切除术38例,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0例,观察并比较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残石率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高为42.0%,肝部分切除术低为7.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肝部分切除术高为92.1%,纤维胆道镜取石低为75.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高为19.0%,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低为1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除梗阻和去除原发病灶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重点内容,而手术方式应根据病情慎重选择,使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在低水平,提高手术优良率。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指标的研究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与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超声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手术诊断急性胆囊炎92例,化脓性胆囊炎2例,坏死性胆囊炎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7%。结论经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翠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OSAS合并COPD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BiPAP)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OSAS合并C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应用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2、AHI及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0.00%,不良反应率为17.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4%(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用于治疗OSAS合并COPD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vWF)是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糖蛋白,在初期止血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临床出血及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WF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旦增诺扬(综述);杨发满(校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老年和非老年患者死亡原因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老年患者于非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死亡成年患者120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分为老年组(902例)和非老年组(304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死亡原因。结果急诊死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74.79%,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的25.21%(P<0.05);非老年患者的男女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老年组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的脑源性、感染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其余原因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死亡季节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结论急诊死亡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常见,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性、脑源性、心源性,且呈现季节性分布,针对老年与非老年急诊患者的死亡原因与季节分布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及体会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脉斑块所致狭窄或冠脉痉挛造成冠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健康教育,既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发生,也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陈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日常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日常护理措施,分析其对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和康复期的日常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康复期日常护理之后,痊愈21例,好转16例,护理的有效率为92.5%;且患者在康复期护理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机体不良反应。患者出院之后,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期,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感染预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日常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徐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密盖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密盖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早期疗效。方法观察密盖息对3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密盖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2w。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测定。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w。两组末次随访时疼痛改善优良率分别是88.8%和19.2%,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P<0.01)。结论密密盖息能够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骨密度。

    作者:张文祥;谭相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香山地区婴幼儿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0~3岁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随机选取124例年龄为0~3岁肥胖儿童,与262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儿童配对,通过北京市儿童体检记录进行数据采集,对婴幼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本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童肥胖均有影响。婴幼儿童肥胖危险因素主要是食量大、出生巨大儿、父母遗传、运动量少以及偏爱甜食和零食等。结论婴幼儿童肥胖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必须从胎儿期抓起,加强对家长营养教育,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目的。

    作者:姜文娟;坚宾;孔莲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导尿和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体会

    导尿和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清洁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导尿管也由以往的单腔发展为双腔、三腔气囊管,但留置导尿属于有创操作,如何减少并发症,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伍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