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李宇尘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 内固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比较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内固定组和髋关节置换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内固定组相比,髋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增多、负重时间减少(P<0.05);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9.26%(5/54)明显低于内固定组31.25%(10/32)(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中的首选治疗方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呼吸兴奋剂、支气管舒张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PaCO2、心率、呼吸明显高于观察组,而PaO2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肖晴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与开放性输血对创伤手术用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对大、中型手术患者术中用血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我们对2012年1~12月及2013年1~12月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均输血(2.27±1.21)U,输血率4.2%,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使用床边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术中及时、快速、准确地动态监测匀遭、匀糟贼,为及时合理输血提供依据,不仅能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减少盲目性,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异体血液输注带来的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新进展

    目的:对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此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与长足进步。方法对各种临床药学服务文献进行查阅,对药物使用评估、药学监护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等临床药学服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存在很多种不同的服务方法,临床药师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服务方法为其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对于合理用药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方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推拿和针灸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针灸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的针灸和推拿进行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51例患者中,14例治疗显效,30者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7%(44/51);观察组51例患者中,16例治疗显效,32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8%(49/51),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临床上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能取得更为确实的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良群;史珊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HCG的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HCG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0例复合妊高症诊断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27.68±5.41)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以0.5%布比卡因2.0ml作腰麻给药;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关腹前30min三个时段监测HCG;新生儿取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麻醉前(18192.36±21857.71)mIU/ml,麻醉后(15663.21±18087.63)mIU/ml,关腹前(14562.32±19781.63)mIU/ml。 Apgar评分新生儿取出后1min为(9.93±0.25)分。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妊高症患者的HCG明显下降,因此腰硬联合麻醉是比较理想的适合于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沈燕荣;龚胜波;吴国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疗效影响

    目的:讨论时间护理干预应用在治疗高血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用药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依照血压昼夜波动情况来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用药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40.0%;而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86.7%,显效率为13.3%。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明显的比对照组高。结论依照血压昼夜波动情况来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使服药依从性得到提升,并使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得到提升,减少患者死亡率,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储备功能检测中两种注射针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两种注射针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试验的门诊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套管针组55例、头皮针组5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门诊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试验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管针组在价格上高于头皮针组100.58元。结论综合比较后,门诊患者在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时更倾向于使用头皮针。

    作者:伊展;贺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立即抽血行D-二聚体、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检测,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不同病因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AAD组)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肌钙蛋白I阳性率与对照组(AMI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腔医院医护人员诊疗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从五个方面针对口腔医院存在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职业防护的具体措施。结果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严格洗手,推广四手操作,使用橡皮障进行隔离,限制每天患者就诊的号数,提高防护意识,管理部门思想上给予重视并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可有效地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口腔操作行为及要求,有效控制了职业暴露,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者:刘奕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进展及展望

    肝癌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一直为医学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开展及大量临床结果证实微波消融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有着较为确切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利;樊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某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评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对某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10年及2014年某县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年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2014年学生的身高上等率较2010年相比显著下降,而身高下等率显著升高;对于体重而言,2014年学生的体重上等率较2010年相比显著下降,而体重下等率显著升高。对于营养状况分析,2014年学生的营养状况正常率为65.72%,与2010年(52.75%)相比显著升高;营养不良、肥胖的发生率较2010年显著降低;两组超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贺小玲;林丹;杨森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方案。方法对27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7例患者中,6例康复,11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8例死于术后脑功能障碍以及并发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例于术中死亡。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防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谭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治疗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炎胆结石老年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胆囊杨胆结石患者采取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胆囊炎胆结石老年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胆囊杨胆结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胆囊杨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手术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给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梁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析修复严重眼球穿孔伤运用现代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眼科手术修复严重眼球穿孔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接诊的26例眼球严重穿孔损伤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研究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现代眼科手术治疗后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运用现代眼科手术的治疗,6例患者术后视力,没有受到影响不变,其中有18例患者术后视力好于术前视力,有2例患者的实例有所下降。所有和患者均没有发生交感性眼炎症状。结论对于严重眼球穿孔疾病,采用现代眼科手术,可以有效的治疗修复眼球的功能,降低患者的心里压力。

    作者:董天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6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1%。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袁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探讨。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普通解剖钢板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短的骨折愈合时间(14.67±2.02),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肘关节与肩关节统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肱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方法对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东;蒙向铖;覃小武;韦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香山地区婴幼儿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0~3岁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随机选取124例年龄为0~3岁肥胖儿童,与262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儿童配对,通过北京市儿童体检记录进行数据采集,对婴幼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本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童肥胖均有影响。婴幼儿童肥胖危险因素主要是食量大、出生巨大儿、父母遗传、运动量少以及偏爱甜食和零食等。结论婴幼儿童肥胖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必须从胎儿期抓起,加强对家长营养教育,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目的。

    作者:姜文娟;坚宾;孔莲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掌多汗,轻度仅表现为手掌湿润,重度手掌汗珠呈滴状,多伴有手掌冰凉,并与患者情绪有关,紧张、悲愤、焦虑时出汗加剧。近年来研究证明本病发病机制是胸交感神经节兴奋性亢进所致,手汗症患者胸2~4交感神经节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多,其来源于交感神经的脊髓中枢,因而造成交感神经中枢对交感神经节控制增强引起手掌多汗。本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物、放射疗法及针灸等,仅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大难以长期应用[1]。近年来采用腋中线第4~5肋间切口、全身麻醉条件下胸腔镜行双侧胸2~4交感神经链切除术疗效确切[2]是唯一达到永久性治疗的手术[2]。但由于此病不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加之患者对胸腔镜手术不够了解、顾虑大,所以选择手术的人不多,因此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至关重要[3]。

    作者:武宝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目的:对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68例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4例,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胰岛素治疗,2组作为实验组进行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为(5.83±0.71)mmol/L,餐后2h血糖为(7.32±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5±0.72)%;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1.26±1.34)mmol/L,餐后2h血糖为(14.31±2.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93±1.51)%,P<0.05。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不大。结论: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降低患者发病率。

    作者:申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治愈22例,显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有12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为52.0%,试验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肾病综合征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升高患者体内的血清白蛋白以及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逸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