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群

关键词:肺癌化疗, 下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患者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病菌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6例感染患者中有16例患者起病缓慢,无发热患者19例,咳嗽患者21例,脓痰性咳嗽患者13例,气促患者11例,胸痛患者9例,肺部湿罗音患者1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0.05;中央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的发病率<0.05。住院天数、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感染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患者性别、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影响因素不大。结论本病在临床中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强,医师在临床中要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附150例报告)

    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也很多。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我院于2009年5月~2014年5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乃潮;陈卫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蒙医蒙药配合针灸、按摩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和肩关节囊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的活动。针灸、按摩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速循环加速代谢,使病变组织和神经组织从新修复,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按摩对局部直接作用,可缓解血管、肌肉等软组织痉挛,其疼痛也随之减轻。肩周炎的针灸疗效一般都很好,对疼痛剧烈,进行以上治疗仍不见好转者,可考虑封闭治疗,则更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白璋玉;银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慢性附件炎患者6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慢性附件炎患者6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第四天开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观察组在月经第1d开始就滴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经本院的分组对比,观察组治愈例数为52例,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的治愈例数为41例,治愈率为68.33%;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可见,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结果得出,患者在经期用药具有减少不良反应率以及提升治疗效果等优势,尤其对慢性附件炎治疗上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治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洗胃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洗胃的研究进展,从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胃方法,以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国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目的:探析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手术后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疼痛、康复教育在内的人性化护理,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甲级愈合率、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1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更能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正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微型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1.48±0.21) VS(5.33±0.52),(12.38±2.45) VS(22.02±3.51),(13.02±1.79)VS(22.58±2.58),(1.48±0.22)VS (5.34±0.55),(3.0±1.0) VS (7.0±1.5);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5.56%VS 31.48%。结论微型腹腔镜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盐酸利托君药物的观察组治疗疗效要明显高于采用硫酸镁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9例(72.5%),有效9例(22.5%),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27.5%),有效13例(32.5%),总有效率为60%。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药物要比硫酸镁药物治疗先兆早产生效快,能够有效延长孕期,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各大医疗机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CPP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三组人群,分别为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RA患者以及一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人员进行抗-CPP检测,检验CP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由此来判断CPP的可应用性。结果抗-CPP的灵敏度达到60%多,其特异性高达百分之八十。结论抗-CPP可以有效对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患者进行诊断,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石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住院药房提高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提高药学服务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未进行药学服务改革时的病例200例,设为对照组,并选择进行药学服务改革后的病例200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不合理的处方用药和药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2%、4.5%,观察组患者分别为5%、0,远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准确性分别为80%、76%,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5%、94%,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环境领域、社会关系、心理领域和生理领域四个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显著。结论住院药房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可以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准确性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雅昌;柳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胸椎椎管内原发肿瘤的诊断及后路手术切除

    目的: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胸椎椎管内肿瘤8例,着重探讨总结分析椎管内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全部获得随访,8例进行6个月~5年(平均3.8年)的随访。其中7例疼痛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能从事原工作;1例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正常,为术前属肌张力增高、MRI局部脊髓髓内高信号者。局部脊柱稳定性无变化。8例患者术后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原发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有重要意义,一旦明确诊断,应在不加重脊髓神经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切除肿瘤。

    作者:张环照;黄班华;丘天雄;郑飞;颜国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临床常见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如何预防其发生骨不连,以及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对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原因的骨不连,均采取髂骨取植骨术、坚强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月,平均2.5月。术后12~16w患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没有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钢板断裂。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为12~18个月,取出后限制体力劳动6周,随访6~9个月,无再次骨折。结论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内固定术,避免使用钢丝捆扎,术后及时发现、治疗感染灶,术后患肢制动,避免过早活动。出现骨不连时,选择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

    作者:李进;王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2013年3月~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行为护理组,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在组期间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行为护理组54例患者,进组后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并辅助进行行为护理。在组期间,根据症状自评量表来分析比较患者的心理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比较患者的生活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行为护理后,患者的自评量表各项因子分、总均分以及总分都比对照组的要低;而且患者的问卷调查得分也大幅高于对照组,这两项数据的比较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后,可以让患者变得不再焦虑和抑郁,而且使患者变得更加自信,终会使患者能够很好康复和生活得更快乐。

    作者:覃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钾离子通道相关疾病

    钾离子通道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功能复杂,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离子通道病的提出,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钾离子通道相关疾病做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新药的研究提供精确的分子靶点。

    作者:马艳芳;赵秀丽;杨春丽;拜承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式灌肠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探讨与使用

    目的:探讨实际应用中妇科手术前灌肠的佳体位和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需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方法,即头低臀部抬高20~30cm,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18~20cm,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即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7~10cm,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一次性耐受灌肠入液量(以下简称灌肠液量)、腹部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灌肠入液量及腹部疼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灌肠能减少灌肠次数、增加肠道清洁度、易于患者一次性接受较多灌肠液、减轻甚至消除患者腹部疼痛,且操作方便、简易、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陈海红;谈素梅;王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86例HP相关性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观察组应用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P<0.05);对照组HP根除率72.09%,明显低于观察组90.70%(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PU具有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的优点。

    作者:唐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80例心梗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62例治愈,15例好转,3例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有效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高长春;赵学梅;林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6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入组患者均接受呋塞米以及坎地沙坦酯药物治疗。分别在用药前后实施24h动态血压检测,对比本组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入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24h舒张压、收缩压、昼夜平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收缩压与舒张压总负荷值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坎地沙坦酯与呋塞米联合方案疗效确切而稳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调查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384例(73.85%)为单一用药,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43.75%),阿立哌唑次之(27.08%),氯氮平位列第三(13.54%);136例(26.15%)为联合用药,其中,以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联合其他药物为主。结论新型抗精神药物是目前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流用药,但在联合用药合理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国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共计233例主诉腹痛及哭闹不安的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197例阳性。结果197例阴性结果中,肠系膜淋巴结炎164例,急性阑尾炎18例,肠套叠12例,胆结石3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腹痛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乔健;邱磊磊;吴心颖;杨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脊柱结核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难点及对策。方法通过148例脊柱结核患者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用药问题、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功能训练等进行健康教育。结论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可提高他们对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身体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耀琴;吴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