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芳;赵秀丽;杨春丽;拜承萍
目的:探究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到我院复诊60例女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问卷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复发时间、发病次数等,对患者的病情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精神病患者复发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是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同时女性精神分裂症复发与药物不良反应、自行停药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帮助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给予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减少各类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复发。
作者:陈龙涛;范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145例,分为I、Ⅱ、Ⅲ三组,I组50例行钢丝环扎固定术,Ⅱ组38例行髌骨爪固定术,Ⅲ组57例行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Ⅲ组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较显著于I、Ⅱ组钢丝环扎及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术式,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叶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0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知识掌握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沐浴抚触知识掌握、脐部知识掌握以及育儿信息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炎、胃肠道感染、脐部感染、皮肤感染、角膜炎以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医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术前评估、方案设计及种植手术起到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种植术前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颌骨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对术区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可利用的骨量,确定佳植入方向,从而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方法利用CBCT的影像诊断系统对口腔上下颌骨进行MPR多平面重建;同时进行Panoramic(曲面体层视图)、序列纵断面重建,并进行测量,结合Dicom3.0的格式(国际医学影像传输标准)进行交换,获得确切数据用于术前资料分析。结论牙科科专用锥形束(Cone Beam CT,CBCT)应用,为口腔种植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分析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
作者: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探讨近年来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包括亚低温治疗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早期护理干预、音乐疗法、对家属的护理干预等。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60例,产前组在第2产程末胎头已着冠,P约于1~2个宫缩娩出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产后组在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结果产前组第3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产后组和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产后组和对照组(P<0.05);产后组第3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120例产妇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共13例(10.83%),其中轻微恶心、头痛的8例(6.67%),腹泻的5例(4.17%),但所有产妇均未给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而卡前列甲酯在第2产程末胎头已着冠,P约于1~2个宫缩娩出时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唐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与分组治疗观察。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搭配中医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出色,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黄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共264例,并随机将其分成例数相等的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实施舒适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量表评分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咽痛反应、唾液带血等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电子胃镜检查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情绪、缩短检查时间和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6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一般方式进行监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压监测进行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7.1%,对照组为3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可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有效监测继发性脑水肿,为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从平均发热缓解时间、临床痊愈时间、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危重症发生率等多方面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短时间内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发热明显缓解,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危重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及早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的118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不同积水程度患者的疗效。结果本组术后共27例(22.88%)成功妊娠,其中,输卵管积水高评分组14例(46.67%),中评分组10例(16.67%),低评分组3例(10.71%),高评分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中、低评分组(P<0.05);高评分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中、低评分组(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尤其是输卵管积水高评分者疗效显著,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且妊娠率较低,建议对输卵管积水中低评分者实施患侧输卵管切除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作者:李美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在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来我科治疗的38例严重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对照组20例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18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减口服。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的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
作者:罗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院2014年1月~6月共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治愈出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范静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而致患者自我形象紊乱,而且病情易于复发,目前又无根治办法,从而使患者产生极度的消极悲观情绪,患者有自伤、自杀倾向,部分家庭破裂。对银屑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症状改善情况进行阐述。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8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配合经验和方法。方法总结我院自2013年5月~12月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全组均为单侧气胸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无增加操作孔或(和)观察孔或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35~100min;术中出血5~100ml;手术切口长度在2.0~3.0cm。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三孔法或两孔法胸腔镜手术相比,手术配合更简单,但对护士的配合要求更高;且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更符合美容学的要求。
作者:张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68例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4例,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胰岛素治疗,2组作为实验组进行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为(5.83±0.71)mmol/L,餐后2h血糖为(7.32±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5±0.72)%;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1.26±1.34)mmol/L,餐后2h血糖为(14.31±2.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93±1.51)%,P<0.05。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不大。结论: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降低患者发病率。
作者:申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拇外翻微创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90例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优点,而且围术期系统性的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60岁)患者92例,比较不同分级和病程高血压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Ⅱ、Ⅲ级高血压的UTP、NAG、mALB及β2-MG均较I级高血压显著升高(P<0.05),且3级显著高于2级(P<0.05);病程越长,患者的UTP、NAG、mALB及β2-MG越高,P<10年、10~20年、>20年三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检测尿UTP、NAG、mALB及β2-MG有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作者:乔生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