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娥
目的:探讨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1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使用高呼气未正压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疗效及对肺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所选取的51例患儿经行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治疗47例患儿均在应用机械通气后72~96h停机,在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儿在机械通气12h内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患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其中1例在支持对症治疗39d后,未见好转,家长放弃治疗回家,另1例患儿在机械通气5d后达到撤机标准;除3例死亡患儿、1例放弃治疗之外,余47例患儿均定期复查胸片,肺部未见明显气胸、肺大泡、皮下气肿等异常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高呼气未正压的机械通气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是安全的,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凯萍;曾雪飞;方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实施保护性约束及制定人性化护理模式。方法分析保护性约束的医疗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保护性约束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实施保护性约束及制定人性化护理模式,减少了自伤与他伤的发生,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实施保护性约束及制定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贺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结合超肩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超肩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23例临床诊治资料,复位后随访3~16个月,平均(10.12±0.41)个月。结果参考Neer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16例,良5例,差2例。结论应用手法复位结合超肩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复位后功能恢复佳、效果优良等优点;同时配合中药三期辩证口服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速筋骨愈合的作用,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节省了治疗总费用,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青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为积极响应公立医院改革的号召,针对传统的平台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护士岗位安排及分配缺乏梯度,护士能力与工作内容及责任不相匹配等问题,通过对护士岗位及能级管理进行思考,并予以方法设计,以期达到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做到能级对应与分层使用及培训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韩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机械辅助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布地奈德(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喘憋、肺部罗音、哮鸣音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刘定坤;田芬;王湘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近3年我科儿童脓毒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儿科血培养阳性病例39例进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②1岁内儿童脓毒症发生率较高;③临床上多以发热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④本组血培养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1.26%;⑤本组血培养阳性病例中检出革兰阳性菌29株(占79.6%)、革兰阴性菌10株(占20.4%)。结论儿童脓毒症以1岁内多见;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居首位。
作者:周义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超声微泡造影是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截然不同的新技术。它能够显示病变的血供丰富程度,通常的的研究方法简单,能够反映出病变的活性形态,为诊断带来很多新的帮助。本文分析了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探讨了提高妇科疾病病变检查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引起口腔粘膜反应的原因,综述近年来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在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展望鼻咽癌患者未来护理发展方向,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利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老年患者于非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死亡成年患者120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分为老年组(902例)和非老年组(304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死亡原因。结果急诊死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74.79%,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的25.21%(P<0.05);非老年患者的男女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老年组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的脑源性、感染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其余原因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死亡季节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结论急诊死亡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常见,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性、脑源性、心源性,且呈现季节性分布,针对老年与非老年急诊患者的死亡原因与季节分布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当中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造成巨大的危害,而在患者的血清当中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也就是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近代临床医学研究也已经发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时,可以检测到组织型谷氨酰胺酶抗体的存在,研究患者的这方面检测情况可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一定的预测,同时为早期预防治疗提供帮助,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分析,观察目前医学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整理,为临床医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以及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科接受的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0例,对其采取保守治疗和舒适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分析研究。结果120例通过保守治疗以及舒适护理以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没有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胰腺炎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以及舒适护理,可以使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到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孝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微型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1.48±0.21) VS(5.33±0.52),(12.38±2.45) VS(22.02±3.51),(13.02±1.79)VS(22.58±2.58),(1.48±0.22)VS (5.34±0.55),(3.0±1.0) VS (7.0±1.5);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5.56%VS 31.48%。结论微型腹腔镜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WHO将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卫生从业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暴力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职业暴力中的主题,危害到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护理工作[2]。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分诊护士成为暴力伤害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分诊护理人员首先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患者方对急诊分诊护理人员期望值很高,容易遭到暴力伤害。因此,急诊科分诊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将至低,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作者:卢杨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和总结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7月~2012年12月133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良好的护理可使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结论护理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手术的成功。
作者:耿宝玲;秦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HCG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0例复合妊高症诊断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27.68±5.41)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以0.5%布比卡因2.0ml作腰麻给药;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5min、关腹前30min三个时段监测HCG;新生儿取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麻醉前(18192.36±21857.71)mIU/ml,麻醉后(15663.21±18087.63)mIU/ml,关腹前(14562.32±19781.63)mIU/ml。 Apgar评分新生儿取出后1min为(9.93±0.25)分。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妊高症患者的HCG明显下降,因此腰硬联合麻醉是比较理想的适合于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沈燕荣;龚胜波;吴国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ADAS-cog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2=4.24,=0.04)。结论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同多奈哌齐相当,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麻醉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90例早孕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50例,均自愿选择使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40例,均自愿选择咪达挫仑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总有效率以及镇静时间。结果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的麻醉下,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表明丙泊酚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咪达挫仑(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孕患者进行无痛人流术时,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安全、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金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d即开始肌肉训练并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照组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指导进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3个月能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能力的优良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4.2%、66.6%,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和促进肌力恢复。
作者:杨远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的分析,研究使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哮喘患者的病例,对照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些因素,将有比较价值的患者病例收集,选取80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在分析治疗方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临床治疗。采用计算机数组的办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之综合临床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比对得出,实验组患者康复周期短,无病情反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办法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比一般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切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少,疗效佳,方案安全,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宝日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3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前做好患者的检查评估及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术后保护下肢,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DTV)表现。结果2036例患者顺利康复,有效率达99%,只有两例并发DTV,经治疗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防止脊柱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钟渝;吴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