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

侯巍

关键词: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苏醒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后者用药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和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用药量,缩短拔管时间,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肾肿瘤腹腔镜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50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平均42岁。29例肿瘤位于左侧,20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双侧。1.2方法全身麻醉,内镜下暴露肿瘤的位置,腹腔镜需要腹部打4~5个孔,在腹腔镜下,打开侧腹膜和肾周筋膜,暴露肾蒂和肾肿瘤,放置无创伤钳,钳肾蒂,切除可疑病例组织活检,标本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肾蒂钳用于切口缝合,肾蒂钳无损伤组织,术后无出血,病理报告阴性,缝合肾周筋膜后,肾周皮管引流及手术结束。

    作者:黄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经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方面的效果。方法对50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进行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36.0%,对照组为20.0%,在死亡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为4.0%,对照组为16.0%,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也大大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为21.33%,对照组为42.76%。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明显提高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推广使用是势在必行的。

    作者:张玉宝;何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院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得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行心理行为干预后,BPRS、SANS、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强化,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许梅娟;陈风莲;龚有红;万碧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特殊心理干预措施,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4.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多不佳,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诒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中期(13~20w)产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风险预测

    目的:为了检验妇女在妊娠中期血清中高β-HCG水平发展为PIH的高危风险。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8月随机选择200例13~20w的妊娠妇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β-HCG水平。中位数通过怀孕周期表计算。随访至分娩,妊娠结局和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和Z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受试者中,178例(89%)进行终评估。其中22例有PIH。如果>2MOM,β-HCG被认为是升高的。24例β-HCG>2MOM中有2例发展为PIH,而154例β-HCG≤2MOM中有2例(<0.001)。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0.01)。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13~20w)血清β-HCG水平可很好地预测PIH,且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

    作者:翟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及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顺利转出ICU,4例因费用问题放弃继续治疗。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加之强有力的护理措施,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柳小霞;顾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总结健康管理经验,为改善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实践,总结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的经验。结果通过认识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特征,明确健康管理建设核心内容,要以健康需求引导建设等措施,可以推动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结论医院健康管理科要根据现代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努力探索符合本院实际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路径,以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

    作者:欧阳斌;刘迎新;朱小玲;陈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51例,对其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适当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2~24h可以下床活动,手术时间(125.24±41.13)min,术中失血量15~390mL,术后4~7d的住院时间,平均4.5d后痊愈出院。术后出现切口轻度疼痛的3例,体温升至38oC及以上的2例,进行及时处理后2~3d缓解其症状,肠管损伤、尿漏和大出血等并发症均未出现。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之前、之中、之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准备、病情观察、疼痛护理等,可以使治疗成功率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舒适护理,包括心理、疼痛、并发症预防以及生活各方面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创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创口感染,1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1例发生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1%。结论舒适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阚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行常规治疗外,加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显效20(57.14%)例,好转11例(31.43%),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11例(31.43%),好转13例(37.14%),治疗总有效率68.5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NYHA、LVEE及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豫,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豫。结论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情景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在对急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为了探讨此种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分组调研。研究结论表明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桥梁,从而提高了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经过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者:戈云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常规并发症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常规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妇产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实施腹腔镜护理干预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为常规腹腔镜护理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提高且总有效率为92豫;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两组护理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手术宫外孕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得到缓解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民族、TgAb、TPOAb这四个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gAb、TPOAb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雯雯;张丽;白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带套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带气切管患者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5例出院带管患者作为指导,除常规做好出院指教会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带管后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方法。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地掌握出院后所带导管的护理方法,能独立、有效地进行家庭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佳康复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

    作者:万小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臭氧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5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臭氧组和手法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年随访,臭氧组院优250例,良45例,好转46例,无效19例,无并发症出现。手法组院优21例,良28例,好转50例,无效51例,无并发症出现。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作者:任涛;曾小莉;周铣;任惠;刘倩倩;梁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调强放疗加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宫颈癌进行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85例(ⅡB郁A)首治宫颈癌,采取全盆腔IMRT 27~29次,对盆腔内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及盆骨进行必要的保护,宫颈肿瘤组织的总量院59.4~63.8Gy(2.2Gy/次);主要淋巴引流区总量院48.6~53.2Gy(1.8Gy/次)。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总量63.8~64.4Gy(2.2~2.3Gy/次)。盆腔IMRT后再行3~4次的腔内治疗,A点总量达78~82Gy(调强放疗+腔内治疗)。结果放疗后近期效果达CR为98.92%。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院99.26%、88.24%及83.33%;无病生存率为院91.85%、84.71%及81.25%;盆腔未控率为4.44%、5.88%及8.33%。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3.78%~4.65%;0%~2.33%。结论 IMRT+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盆腔控制率好,肠道及直肠膀胱放射的损伤及并发症低。

    作者:丁云霞;陈宏;曹学武;康保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肺栓塞早期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 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5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根据H-FABP测定值分为阳性组21例(H-FABP≥10μg/l)及阴性组30例(H-FABP<10μg/l),分析H-FABP升高对APE患者危险分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阳性组中高危9例,中危10例,低危2例,死亡6例。阴性组中高危4例,中危14例,低危12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低血压、右心室功能不全以及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高危、低危及1月内死亡人数方面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FABP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预后判定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黄奕奕;沈翔;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结膜吸吮线虫1例

    结膜吸吮线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结膜囊内,偶尔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治疗可用1%~2%丁卡因溶液滴眼,用镊子取出,眼部炎症对症治疗。本病治疗主要是清除虫体,结膜吸吮线虫细小,多隐藏于结膜穹窿或外眦部,如不细心难以发现一次较难取净,应观察随访。防蝇、灭蝇,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果蝇叮眼和与动物隔离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作者:邓琼华;吴艳萍;赵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提高患者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