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峻岭;王志发;郝在军
目的:评价超声、CT及MRCP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疑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18例,从中选取同时作超声、CT及MRCP检查的82例患者,以手术结果作为标准分析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CT及MRCP对于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62.31%、73.91%、86.96%,特异度分别为53.85%、76.92%、84.6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98%、74.39%、86.59%。2检验显示诊断符合率由高到低分别是MRCP、CT及超声。结论超声和CT诊断胆总管结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筛查的首选方法。 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超声和CT,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朱广军;单征珊;朱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管理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药房现代化管理模式运用而生,成为了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管理思维以其科学性为导向,强化管理水平上的效率,为医院药房的日常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经济、安全的保障。本文对医院药房现代化管理主要从药剂人员管理、药品管理以及药品信息化管理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其具体的相关问题。具体而言,在对药剂人员管理上,细化分为了药师职能转变、药师行为、绩效三个管理方面,药品的管理也从药品质量、数量及金额、效期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今后医学药房现代化管理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延误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患者150例,院前延误时间30 min~3 h,平均院前延误时间(1.8±0.9)h,入院后48 h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年龄>60岁共61例,<60岁共89例;男性80例,女性70例;学历初中及以下45例,高中78例,大专及以上27例。98例患者选择发病时间段选项,占65.33%;147例患者选择发病地点选项,占98.00%;76例患者选择发病时状况选项,占50.67%;22例患者选择转运方式选项,占14.67%;133例患者选择急救系统安排选项,占88.67%。发病时间段在0~8:00和20:00~24:00的患者院前延误时间较长;发病地点远离医院且患者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患者的院前延误时间较长;配有完善急救系统安排的患者院前延误时间较短。结论发病时间段、发病地点、发病时状况和急救系统安排等是院前延误可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鸿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于判断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计200例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的患者,定义为肝癌组,通过术后病理类型分为高分化癌组(100例)和低分化癌组(10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计100例。使用64排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记录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参数。结果对照组和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比较对照组和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分别为(18.3±7.9、181.9±56.4、7.5±2.1、42.8±12.6、15.4±3.6、27.5±6.7;45.6±18.5、364.5±94.5、8.7±3.8、49.6±16.7、52.3±12.7、274.6±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5.3、6.5、10.3、20.9,<0.05);低分化小肝癌组和高分化小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分别为(43.3±6.8、325.1±88.5、8.6±2.9、47.9±14.2、48.7±11.2、208.9±52.6;49.6±12.3、401.5±104.5、10.5±5.4、52.2±18.5、59.8±15.8、318.8±1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1、6.9、7.4、11.2、12.4,<0.05)。结论我们认为灌注扫描检查对小肝癌的分化程度做出有效预测。
作者:马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声速匹配技术、乳腺介入性超声等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为其预后进行评估。超声将在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上起到不可替代的更为广阔的作用。
作者:夏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联合培养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医学生的联合培养更注重高校之间或中外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多元的,知识面也是更宽广的,可以满足社会对医学类教、科、研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作为辅导员,从低年级开始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专业教育,这也是配合整个学校、整个专业发展的必要过程。辅导员在这里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者:崔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4年3月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98例,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取得较好效果。结论现将我院经狭部入路显微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郭奇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与同期同症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 83.33%);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 16.67%);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 79.17%)。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及时解决剖宫产术后尿潴留问题,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盛巧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7月,80例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且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张,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抢救时间、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救治,使抢救效率提高。与此同时,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改善,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蒋淑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临床肾上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肾上腺病变患者的临床鉴别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肾上腺病变患者的128层螺旋CT的表现资料,并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病理结果或是临床证实,获得了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形状与大小等表现特征。结果经过验证,有5例为肾上腺增生,5例为肾上腺囊肿,4例为嗜铬细胞癌,27例为肾上腺腺瘤,4例为皮质腺瘤,2例为髓样脂肪瘤,3例为肾上腺转移瘤。结论128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有效应用与推广,在临床上肾上腺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雪珍;王浩;黄治荣;杨少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由中耳黏膜、骨膜或者骨质发生慢性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等症状,病情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致面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中耳炎时应尽量保留或者恢复中耳乳突生理功能,常采用的基本手术方法为改良式乳突根治术,此手术方法不仅可将中耳内的所有病灶彻底清除,还可将外耳道的后上骨壁切除,使得乳突腔以及鼓窦开放至外耳道;同时还能够保留患侧中耳传声的功能,而后行鼓室成形术。本文探讨改良式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析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厚朴的药理作用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96例行手术(非胃肠吻合术)治疗后出现早期肠麻痹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中药材厚朴汤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指标、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2/48)与对照组8.33%(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分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临床不良发反应较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林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特殊心理干预措施,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4.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多不佳,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诒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喉痹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74例慢喉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对其护理干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院75.67%,48.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两组显效时间分别为5d,7d,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14,<0.05)[1]。结论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慢喉痹效果显著,合理有效的治疗期护理配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宝林;朱建粉;谢书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完带汤联合阴道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宫颈炎糜烂型患者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阴道用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之上加服中药完带汤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显效12例,好转10例,改善7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9例,改善5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中药制剂完带汤合并阴道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型患者,不仅治疗简单,标本兼治,且治疗过程中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接受性强,具有极高的临床现实意义。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所体现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14年2月~6月所收治的重症ICU病房中建立的50例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等因素,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型护理方法,检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以上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人工通气和良好细致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加强对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婷;尚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胆管癌,因为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且早期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治疗效果欠佳,随着患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者:黄喆(综述);彭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院内服中药,以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中医骨伤手法的操作,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后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30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29例,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比传统的中药内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更快的缓解患者痛苦,故而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瑞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3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08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三种量表比较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护理后患者的好转率较高,护理前后患者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采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2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两组患者的额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在ICU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起到良好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雅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黛力新10.5mg,1次/d,同时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次/d,连用4w。对照组33例局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次/d,连用4w。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d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PHN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评价PHN患者抑郁状态的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1)。治疗组疼痛评分(VAS)和抑郁评分(HA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躯体疼痛症状和抑郁状态。
作者:吕宁;陈敬;顾礼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