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研究近况

万佑平(综述);张道友(审校)

关键词:慢性肾衰, SHPT
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发展,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SHPT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慢性肾衰患者的SHPT逐渐受到重视。这篇综述主要就SHPT的发病机理、SHPT与肾衰患者预后、当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做一阐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方面的疾病,高雄激素血症与长期无排卵是其两大症状。近年来中医以辨证论治指导治疗,并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以提高受孕率。西医在治疗中一般经由排卵诱发、减少雄激素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来达到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改善身体受孕内环境和西医促排卵的互补优势。本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安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采用 HPLC法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um),以甲醇原水(82:18)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2.556~51.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其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0.6%(n=9)。结论本方法灵敏高、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艳萍;张倩;吴翠;朱文灯;凌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输血正常受试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盐水法检测血样,研究组采用凝聚胺技术检测血样,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测抗体灵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非特异性凝集消失时间6~10 s和11~20 s的例数的概率高于21 s~3 min和跃3 min的概率(<0.05)。结论凝聚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中优势明显,灵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叶;王培琴;黑慧霞;张洁;马芳芳;杨飞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就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和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分成观察组(糖尿病患组)和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HbA1c(8.16±1.73)%、FPG(9.21±1.46)mmol/L;对照组HbA1c(5.21±0.37)%、FPG(5.16±0.28)mmol/L;观察组HbA1c、FPG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HbA1c和FPG水平呈正相关关联(<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相互密切相关,可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长期和即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对糖尿病筛查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回顾性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护理与程序化护理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教育术后康复效果,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是否运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分为两组,根据康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患者及家属清楚自己的护理方案,自觉配合护理过程,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刘洁;周靓;刘艳;周杰;叶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综合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出现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科学、精心的心理护理。结果所有ICU综合征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均顺利转出ICU。结论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ICU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摆脱困难。

    作者:黎丽珊;杨丹;洗来欢;陆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影响,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1w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1w后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明显(﹤0.05);②2w后血糖水平比较:护理1w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及我们保健,值得在临床开展应用。

    作者:俞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进展

    小儿嗜酸细胞(EC)性胃肠炎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医学倾向于全身或局部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变态反应所致。其典型特点主要为以EC浸润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的黏膜层以及下层、肌层,甚至到浆膜层。由于EC浸润的深度和范围表示了EC临床表现的复杂化。在临床诊断中多以内镜活检、腹水找EC、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等作为检测标准。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激素及其他药物治疗等。近些年内镜技术不断深入而导致对EC的认识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该文就有关小儿EC性胃肠炎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亚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灌注检测肝血流临床应用进展

    肝血流是目前临床血流动力学中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肝病,而全身疾病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时肝血流的监测也是重要监测指标。临床采用的肝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较多,而CT灌注技术能提供更精细、客观指标,随着其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郑偕扣;徐强;王保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辅导员视角下联合培养医学生低年级培养模式探索

    联合培养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医学生的联合培养更注重高校之间或中外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多元的,知识面也是更宽广的,可以满足社会对医学类教、科、研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作为辅导员,从低年级开始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专业教育,这也是配合整个学校、整个专业发展的必要过程。辅导员在这里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者:崔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索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的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文化建设在中医医院发展中的探索

    医院文化体现了医院在长期建设和管理中所创造的具有医院特色的精神财富,在创造良好氛围,凝聚员工力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胃部疾病患者115例,其中胃癌患者62例,良性胃病患者53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分析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四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对恶性胃部疾病诊断,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率相对较低,CA72-4单独检测,有效率高,可达75.88%。而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83.72%)和特异性(95.63%)较高,有效率可达87.2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在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四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诊断有效率,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后者用药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和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用药量,缩短拔管时间,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侯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围手术期患者再接受手术治疗时,心理压力较大,本文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需求,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干预,以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康复率。

    作者:冯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纤支镜灌洗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感染性肺不张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灌洗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治疗感染性肺不张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60例住院患者,经胸片或胸部CT证实为肺不张且经纤支镜检查除外异物,畸形,肿瘤,结核等,确定为非特异性感染所致,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灌洗组,常规治疗组30例在纤支镜下使用生理盐水灌洗和抗感染对症治疗,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灌洗组30例将盐酸氨溴索30mg+布地奈德1mg+生理盐水稀释,在纤支镜下分次灌注到感染性肺不张处,其他治疗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每天复查胸片,未复张的患者在灌注药物第7d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0.05),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灌洗组的治愈率80.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0%(<0.05),两组的治愈好转率[(94.3%),(97.4%)]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经纤支镜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灌洗能够缩短灌洗操作时间和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适应于感染性肺不张的治疗。

    作者:肖卫兵;张小燕;何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PICC置管后2w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PICC(peripheral 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静脉输液安全可靠的通道,此项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以保护穿刺静脉防止液体外渗。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但在近几年临床使用中发现其导致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静脉药物治疗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其中静脉血栓将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甚至肺栓塞。我病区于2014年7月收治了1例右肺上叶肺癌伴两肺多发转移并发脑骨多发转移的患者,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留置PICC导管2w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血栓,经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现仍带管接受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佳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具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具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卧床3个月后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外固定支具护理,术后2~3w佩戴支架下床活动,包括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支具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常见4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早期佩戴外固定支具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建伟;王波兰;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46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对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460例患者中,276株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9.0%;188株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40.2%;4株为真菌感染,占0.8%;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阳性率为95.22%,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18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为全部革兰阴性菌的6.52%,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舒巴坦以及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敏感。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应早期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类型鉴别,高度重视耐药菌株,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平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治疗采取综合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