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的护理思路构建

陈中群

关键词:绒癌, 侵蚀性葡萄胎,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DWI在脑梗塞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DWI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DWI成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DWI显著优于常规的MRI,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脑梗塞的DWI成像各有特点,其ADC值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结论在患者诊断脑梗塞的过程中,合理应用DWI成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临床效益

    目的:探讨研究对脑出血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临床效益。方法选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92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治疗后的巴塞尔指数改善情况,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巴塞尔指数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脑出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红;赖志红;廖娟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PICC置管后2w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PICC(peripheral 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静脉输液安全可靠的通道,此项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以保护穿刺静脉防止液体外渗。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但在近几年临床使用中发现其导致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静脉药物治疗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其中静脉血栓将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甚至肺栓塞。我病区于2014年7月收治了1例右肺上叶肺癌伴两肺多发转移并发脑骨多发转移的患者,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留置PICC导管2w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血栓,经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现仍带管接受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佳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文化建设在中医医院发展中的探索

    医院文化体现了医院在长期建设和管理中所创造的具有医院特色的精神财富,在创造良好氛围,凝聚员工力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输血正常受试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盐水法检测血样,研究组采用凝聚胺技术检测血样,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测抗体灵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非特异性凝集消失时间6~10 s和11~20 s的例数的概率高于21 s~3 min和跃3 min的概率(<0.05)。结论凝聚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中优势明显,灵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叶;王培琴;黑慧霞;张洁;马芳芳;杨飞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在肥胖儿童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膳食指引》在单纯性肥胖儿童餐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小学五年级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家长及同学按照《指引》要求给予健康教育,并在饮食、运动、心理行为等方面实施规范管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同样的健康教育,但饮食运动象平常一样自己管理。结果干预组的减肥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BML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1)。结论利用《中小学生膳食指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餐饮管理和护理干预,营养平衡、体质量控制好,有利于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作者:彭杏容;王春莲;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整合学科优势,建立多维化病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我们整合病理生理学与生理科学的学科资源,以实验课为基础,辅以多方位的技能培养,对建立多维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多种尝试。

    作者:周艳芳;李明勇;李彬彬;孔霞;王槐高;郭向华;申志华;何志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收治住院孕妇1856例,胎膜早破76例,现将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103年12月,住院孕妇1856例,发生胎膜早破76例,占总住院人数4.09%,其中妊娠37w以上57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75%;妊娠36w以下19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26%,其中2例孕32~34w胎膜早破者安胎至37w,年龄21~37岁,平均29岁。18例给予保胎、抗炎治疗,12例宫缩抑制无效自然分娩,7例经抗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绝对卧床休息等保胎治疗措施,在妊娠36w及37w以上结束分娩。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置胎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5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了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制止出血等方法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的机率。结果还算比较理想,有13例因出血较多,自然流产,有39例在37~38w左右终止妊娠,婴儿都是存活的,产妇在产后出现大出血和感染的机率降低很多。结论我们要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护理,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PFNA内固定组(PFNA组)与锁定DHS固定组(DHS组),各7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术后负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DHS组显著缩短(<0.05);PFNA组的Har is功能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DHS组的84.00%(<0.05);PFNA组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与DHS组的12.00%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用于不孕症诊治

    在女性不孕原因中,由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占40%左右,其主要原因为输卵管的不通畅性和输卵管的炎症以及输卵管周围的粘性程度等,因此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正确诊断是治疗女性不孕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临床上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三种院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术,三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近年来,随着声学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输卵管的声学造影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临床输卵管的通畅性检测中,本文就临床上常用到的输卵管通畅性造影检测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陆雄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究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急诊室留观老年患者50例,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终确定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到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分为患者和护理人员,30例(60%)护理风险因患者的自身原因造成,20例(40%)因护理人员的疏忽,患者因素中的不遵医嘱、病情分别占据20%和40%,护理人员因素中的技能水平、法律意识以及疲劳疏忽等分别为20%、12%和8%。结论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值班表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重视道德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树立风险意识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莫月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非手术临床治疗进展及相关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子宫肌瘤这种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良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升高,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周期发生变化,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而且大多数患者都会伴随痛经、贫血、便秘、尿频和腰酸等症。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终导致患者的子宫被切除。在妇科的临床诊疗中,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属于良性肿瘤的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及腹部美观,这就对非手术的临床治疗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本文中对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的进展状况进行思考和分析。

    作者: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窒息后临床护理是现在医院常见遇到的一种问题,通过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包春柳;秦爱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采用 HPLC法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um),以甲醇原水(82:18)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2.556~51.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其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0.6%(n=9)。结论本方法灵敏高、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艳萍;张倩;吴翠;朱文灯;凌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人使用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50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剖宫产27例,自然分娩2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妊高症患者中采用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正常国人第三脑室及脑干周围池的宽度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正常国人第三脑室及脑干周围池的宽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年龄段脑室及脑沟宽度的变化。方法收集行头部CT检查患者的原始数据,利用CT机提供的测量工具,分别测量第三脑室前后径、第三脑室宽径,第三脑室窄径,四叠体池前后径、环池左径、环池右径。结果把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的脑室及脑池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三脑室宽径及窄径、四叠体池前后径在30岁之前是一个逐渐变窄的过程;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增宽。环池左径、右径年龄70岁以后较40岁之前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三脑室宽径及窄径、四叠体池前后径、环池左径、右径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一条直线的增长,而是在30岁左右出现一个低谷。

    作者:闫玉昌;潘振宇;曹保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留生育功能的早起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狄春燕;郭含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形式。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25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其中医护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54例症状改善效果非常明显(59.69%),97例改善程度理想(37.60%),只有7例患者改善效果不明显(2.71%)。结论中医护理对提升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重要影响,能够为患者创造良好生活质量。

    作者:符明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且在体育锻炼方面为突出,建立率为96.15%,改善率为84.21%;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生活治疗各项指标也得到显著提升,均<0.05,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