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雪梅

关键词:健康教育, 冠心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且在体育锻炼方面为突出,建立率为96.15%,改善率为84.21%;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生活治疗各项指标也得到显著提升,均<0.05,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A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4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B组中,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4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可以准确对脱位进行复位,修复韧带并保持其稳定性,保证锁骨远端骨折固定,加快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毛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旁腺术中保护研究和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02年1月~2014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采用资料回顾性观察甲状旁腺术中保护以及血供方法,观察其术后低血钙发生情况。结果本次试验显露了60枚上甲状旁腺,其中41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占68.33%,13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占21.67%,另外有6枚血供来自甲状腺表面血管分支,占10.00%。经本院的术后监测,测得血钙降到正常范围一共有21例,占35.00%,其中低血钙症状5例,则低血钙发生率为8.33%。所有低血钙患者给予术后补钙治疗之后,其血PTH水平均低于术后2w水平,且逐渐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结论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存在着密切关联,其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术中未精细解剖,需尽可能保护甲状旁腺以及其血供。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严重威胁到现代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科疗法与外科疗法。其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血肿,减压及彻底止血,进而阻止由血肿压迫诱发的恶性循环。本文主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损伤原理、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郭业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整合学科优势,建立多维化病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我们整合病理生理学与生理科学的学科资源,以实验课为基础,辅以多方位的技能培养,对建立多维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多种尝试。

    作者:周艳芳;李明勇;李彬彬;孔霞;王槐高;郭向华;申志华;何志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功能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院锻炼组41例,康复器组39例,康复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组43例。锻炼组按照凯格尔法进行盆底肌训练;康复器组应用盆底康复器进行阴道肌肉收缩锻炼;康复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组采用法国产PHENIXUSB4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同时进行盆底康复器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三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阴道动态压力、疲劳度调查。结果治疗3个月后,锻炼组盆底肌力比未治疗前明显好转(<0.05),动态压力、疲劳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跃0.05);康复器组盆底肌力、动态压力比未治疗前明显好转(<0.05),疲劳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跃0.05);康复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组盆底肌力、动态压力及疲劳度均比未治疗前明显好转(<0.05)。结论康复器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治疗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缓解疲劳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萍;李景会;李红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长达1年的优质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SCL-90测评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以及睡眠得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功能正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华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结合西药治疗对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西药治疗对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患者均以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后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72h后疼痛评分的比较,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72h后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结合西药对于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疼痛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莹;宋德香;陈亮;姚薇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子病历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从电子病历的发展现状,探讨电子病历在临床上应用的意义。方法从我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历程上,解析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结果电子病历作为电子信息化的一种手段,为医学信息化打开了大门。结论电子病历开启了临床医学电子信息化征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作者:吴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4例,根据病情不同进行分期,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统计患者的治愈率。结果64例患者经积极地抢救及护理后,死亡3例,死亡率4.69%;治愈出院61例,治愈率95.31%。结论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系统规范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洗来欢;黄珍;陆红燕;黎丽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3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全组320例患者,观察组痊愈82例,显效66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56例,显效60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88.8%,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160例患者中出现3例血脂升高患者,发生率为1.9%;对照组160例患者中出现4例血脂升高、2例脱发患者以及2例肝脏受损患者,发生率为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的性能验证

    目的:验证和评价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人附睾蛋白4项目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生物参考区间5大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测定均值为100.66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0.827,S总为1.679;测定均值为1296.60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6.077,S总为5.596。S批内≤1/4TEa,S总≤1/3TEa(CLIA'88)。准确度在±1%以内,低于卫生部允许的偏差范围;分析灵敏度<5 pmol/L;线性范围为60.65pmol/L~1364.50 pmol/L;生物参考区间在0.00pmol/L~104.00 pmol/L,均与厂商提供的参数接近。结论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HE4的主要分析性能均与厂商声明一致。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CAP要求。

    作者:匡颖;袁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男女护士小组排班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男女护士小组排班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ICU护士学历、职称、各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以及个人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男女搭档小组、女护士搭档小组,进行前后夜的轮班,对比两种排班小组在值夜班时发生不良事件与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男女搭档小组值班期间组内矛盾、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比女护士搭档小组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进行男女搭配值班充分发挥了男女护士各自的优点,达到互补的目的,不仅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而且ICU护理质量也不断提高。

    作者:蒋亚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压疮风险评估在术中压疮防范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室风险量表由巡回护士术前1d到病房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测评出相应分值,是否达到高危值,如果是高危患者,术中采取各种护理措施,防止术中压疮的发生。结果术前对高危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术中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危险因素,使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至低,挺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李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胃部疾病患者115例,其中胃癌患者62例,良性胃病患者53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分析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四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对恶性胃部疾病诊断,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率相对较低,CA72-4单独检测,有效率高,可达75.88%。而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83.72%)和特异性(95.63%)较高,有效率可达87.2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在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四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诊断有效率,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完带汤加阴道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完带汤联合阴道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宫颈炎糜烂型患者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阴道用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之上加服中药完带汤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显效12例,好转10例,改善7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9例,改善5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中药制剂完带汤合并阴道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糜烂型患者,不仅治疗简单,标本兼治,且治疗过程中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接受性强,具有极高的临床现实意义。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

    目的:探究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相关问题。方法本文选取了院内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计60例进行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的患者,针对性的采取术后护理。结果在60例患者当中,有5例为急诊胃镜下行套扎术以及组织胶治疗,并且终成功完成了止血。剩余的55例患者为择期治疗。在整个过程当中,60例患者没有出现心痛、心律异常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状态。在后期随访中,总的有效率水平高达97.31%。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治疗术后护理效果好,有效的保障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提升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作者:戚思华;江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就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和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分成观察组(糖尿病患组)和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对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HbA1c(8.16±1.73)%、FPG(9.21±1.46)mmol/L;对照组HbA1c(5.21±0.37)%、FPG(5.16±0.28)mmol/L;观察组HbA1c、FPG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HbA1c和FPG水平呈正相关关联(<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相互密切相关,可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长期和即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对糖尿病筛查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山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健康教育

    山区作为传染病的重灾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山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体系及健康教育展开论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总结提供依据。

    作者:刘一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人群发病危险因素干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和肾衰竭的发生引起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3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就占其中的87%左右。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350万人,其中50%以上发病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也是一种与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服药,膳食,运动等行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发病的主要可干预危险因素,并综述了相关的干预研究进展,为有效进行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索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的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