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

郭业强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严重威胁到现代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科疗法与外科疗法。其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血肿,减压及彻底止血,进而阻止由血肿压迫诱发的恶性循环。本文主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损伤原理、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方式进行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安全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干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佳干预策略,减少因颅脑损伤引起的病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的52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47例,女性5例,有责任护士负责填写每位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记录》,护士如实记录对患者进行干预措施。结果52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交通事故22例,脑出血14例,颅内肿物9例,脑挫裂伤5例,高空坠落2例,通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采用针对性安全干预,主要包括对眼睛和口腔、皮肤、高热处理、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道、神经功能干预措施后,恢复良好者15例,所占比例为28.8%,中残者29例,占55.8%,重残4例,5.8%,植物状态1例,占1.9%,死亡5例,占7.7%。结论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针对性的整体干预,尽可能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在治疗原发伤、保护和恢复功能的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第1d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试验组产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动吸奶器进行乳房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泌乳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不同时期泌乳人数及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乳房干预可促进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增加泌乳量,减轻产后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上肢静脉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有效降低上肢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科从上肢静脉持续泵入胺碘酮跃24h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合理稀释药物浓度及定时更换静脉泵入通路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护理,不予特殊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的比例为6.67%,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比例为63.3%,<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合理稀释药物浓度和定时更换静脉泵入通路能有效降低上肢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尤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6.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理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重症鼻出血伴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对1例重症鼻出血伴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给予局部填塞止血,全身抗感染、止血药、免疫抑制剂、营养支持治疗,心里护理、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15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鼻出血治愈出院。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胜燕;陈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例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粘连性中耳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对23耳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记录结果对患者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3耳在手术后的气骨导差要明显好于手术前,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有效率高达87%。结论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从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出发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避免粘连性中耳炎的复发率,尽快使患者病情得到恢复。

    作者:庞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临床效益

    目的:探讨研究对脑出血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临床效益。方法选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92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治疗后的巴塞尔指数改善情况,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巴塞尔指数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脑出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红;赖志红;廖娟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宫颈椎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不同宫颈椎切方法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 I级上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芋级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宫颈高频环形电切术(LEEP),150例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为(7±4)min,明显少于CKC组的(25±3)min,且术中出血量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是CKC组的病变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术后两组的病灶残留率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芋级的问题上,LEEP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创伤及痛苦,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CKC治疗复发率小且能预防高危HPV的持续感染。

    作者:赵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费休氏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水分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利用费休氏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水分含量,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费休氏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水分含量,分析检验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标准不确定度为0.08417%,扩展不确定度为0.1683%。结论采用费休氏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水分含量,实验过程快速,结果准确,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费休氏液滴定强度和消耗费休氏液体积产生。

    作者:房远珍;刘毅;邓红艳;刘烈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田云峰;谢长海;马培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旁腺术中保护研究和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02年1月~2014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采用资料回顾性观察甲状旁腺术中保护以及血供方法,观察其术后低血钙发生情况。结果本次试验显露了60枚上甲状旁腺,其中41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占68.33%,13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占21.67%,另外有6枚血供来自甲状腺表面血管分支,占10.00%。经本院的术后监测,测得血钙降到正常范围一共有21例,占35.00%,其中低血钙症状5例,则低血钙发生率为8.33%。所有低血钙患者给予术后补钙治疗之后,其血PTH水平均低于术后2w水平,且逐渐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结论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存在着密切关联,其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术中未精细解剖,需尽可能保护甲状旁腺以及其血供。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随访复发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仅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25.58%;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黄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川乌毒性研究

    通过对中药川乌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毒性、炮制研究、配伍研究、毒性预防及救治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川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刘振民;杨彩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人使用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50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剖宫产27例,自然分娩2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妊高症患者中采用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2年~2014我院收治的进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2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包括院知识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等。结果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X线复查,其中治愈效果优的37例,良好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完善的护理方案,有利于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康复速度和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素芳;董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本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中的体现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希望医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就产科护理而言,产科护理承担的不仅仅是新生儿的护理,还要对产妇的以及家属的心灵进行服务,产科护士的工作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因此,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引进人性化的人本管理理念,对于提高产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患者对其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医院的形象,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世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为改善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9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4±9.6)min,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246,>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4±8.5)ml、(2.4±1.5)h、(4.8±1.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95、8.931、8.865,<0.05)。观察组尿潴留、阴囊水肿、术后疼痛和复发率分别为3.70%、0.00%、1.85%、1.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分别为4.103、4.406、7.712、9.317,<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适护理干预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舒适护理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院施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院施行一般护理模式。结果有效舒适护理措施干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后,与一般护理模式相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华;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麻醉复苏室的精神及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精神及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221例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我院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对患者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精神及心理的护理,为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在病情观察、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董传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道类癌肝转移综合治疗进展

    消化道类癌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患者就诊时有75%伴有肝转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类癌肝转移治疗方案逐渐趋于多元化和综合化,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本文就消化道类癌肝转移综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莉;刘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