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海荣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院内服中药,以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中医骨伤手法的操作,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后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30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29例,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比传统的中药内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更快的缓解患者痛苦,故而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瑞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行介入治疗肝癌疼痛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等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按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采用SF36表格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程度及术后3d出现疼痛的次数。结果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的疼痛发生的强度及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周碧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43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mmHg~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mmHg~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mmHg~140mmHg),观察不同血压水平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在低血压水平组分别为46.8%(29/62)、45.2%(28/62)、8.1%(5/62),中血压水平组为27.3%(18/66)、54.5%(36/66)和18.2%(12/66),高血压水平组为12.5%(8/64)、50.0%(32/64)和37.5%(24/64)。结论CHF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水平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快,近期疗效越好。
作者:沈迎春;施红宇;罗建华;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临床护理在迁延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78例迁延性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在护理相同的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可得,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1.6±5.6d、患者满意率<为87.18%,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1.9±3.7d、患者满意率<为97.43%,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年龄>55岁的下腹部肿瘤手术患者86例,性别不限。 ASA玉~Ⅱ级,手术时间120~180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行硬膜外阻滞成功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采用静脉咪唑安定0.05mg·kg-1,芬太尼3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依托咪酯0.2mg·kg-1。麻醉维持采用硬膜外1.0%利多卡因6~10ml·h-1泵注,异丙酚TCI靶控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泵注,适时追加芬太尼。对照组亦采用上述全身麻醉方式。两组术中BIS值维持在40~60。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术前C反应蛋白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两组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IL-6差异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相同意识深度麻醉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较单纯全麻为轻。
作者:杨峻岭;陈明;郝在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妇科较长常见的肿瘤,指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早期的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常规放疗技术仍具有局限性,影响治疗效果。当前临床强调采用三维调强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本文则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做研究对比,旨在为调强放射治疗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雷海红;金伟端;陈善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即免煎中药充分溶解后装入输液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过滤网接18号导尿管保留灌肠,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豫,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23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艳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3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全组320例患者,观察组痊愈82例,显效66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56例,显效60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88.8%,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160例患者中出现3例血脂升高患者,发生率为1.9%;对照组160例患者中出现4例血脂升高、2例脱发患者以及2例肝脏受损患者,发生率为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幽门螺旋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随访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9.78%,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2.50%,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做好加强药物指导、消毒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等护理措施,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关键事项。
作者:陈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是一种放置在眼球后房内虹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固定在睫状沟的屈光性晶状体,主要由Ⅵ型胶原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及光学性能好。ICL以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矫正范围广及保留眼睛原有调节力等优点,在眼屈光手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符合理想屈光手术的多种特点,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ICL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发症作一阐述。
作者:陶思思;王华;罗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并以2010年~2011年单纯给予急救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7±6.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71±3.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荔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学习和掌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种适应症并规范护理。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和护理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两者利用互补优势不仅清除患者的小中大分子毒素,而且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减少了近期远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雨钰;宦小燕;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该技术治疗的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与传统治疗相比,对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本文阐述了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适应症及其并发症,为今后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周喜钧;李宝庆;余炳超;杨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进行观察,并给予针对性护理,为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36例患者,观察并详细记录低血压症状,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研究护理前后患者低血压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6例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低血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其中33例未再次复发,有效率为91.67%,3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再次复发。结论认真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症状出现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膳食指引》在单纯性肥胖儿童餐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小学五年级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家长及同学按照《指引》要求给予健康教育,并在饮食、运动、心理行为等方面实施规范管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同样的健康教育,但饮食运动象平常一样自己管理。结果干预组的减肥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BML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1)。结论利用《中小学生膳食指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餐饮管理和护理干预,营养平衡、体质量控制好,有利于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作者:彭杏容;王春莲;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舒适护理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院施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院施行一般护理模式。结果有效舒适护理措施干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后,与一般护理模式相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华;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低血糖、昏迷、感染、双下肢水肿等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探讨及护理观察,以达到早期诊断,并为正确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1例73岁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护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早期诊断之后行持续病情监测,以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开展全面系统护理,是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苏晓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的护理操作程序,观察组患儿实施用沟通技巧的护理操作,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明显护理满意程度、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3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08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三种量表比较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护理后患者的好转率较高,护理前后患者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采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2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两组患者的额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在ICU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起到良好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雅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形式。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25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其中医护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54例症状改善效果非常明显(59.69%),97例改善程度理想(37.60%),只有7例患者改善效果不明显(2.71%)。结论中医护理对提升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重要影响,能够为患者创造良好生活质量。
作者:符明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