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付艳斌

关键词:改良灌肠方法, 溃疡性, 结肠炎, 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即免煎中药充分溶解后装入输液瓶中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过滤网接18号导尿管保留灌肠,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豫,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23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为推广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6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电视胸腔镜手术组36例(胸腔组)和传统标准手术组2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淋巴结数、胸管引流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25.3±88.9)ml、(264.5±83.8)ml、(8.1±2.5)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0.05)。两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05)。胸腔镜组淋巴结平均清除个数为(10.7±2.4)个,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8±1.5)个。传统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1.1±2.8)个,转移淋巴结个数为(4.0±1.6)个。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和转移淋巴结个数无统计学差异(=0.463、0.258,>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标准肺癌根治术,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传统标准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是目前临床上值得运用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刘少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解析模拟教学方式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训练的授课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成果。方法基础条件相同的120名学生分成两组,随机分为对照组(60名)和试验组(60名)。两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采用模拟教学训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本急救护理的各项操作学习后,学生对模拟教学训练方法反馈良好,经过考核证明模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可以将模拟训练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康岩;候琛琛;徐辉辉;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工气管材料的研究

    气管是呼吸系统重要的通道,但有时往往会因肿瘤、理化等原因需要行切除,而当切除长度超过6cm,则需借气管假体等代用品来重建气管。迄今为止,对气管假体的研究包括以下几类:1.1涤纶一硅胶制品涤纶、硅胶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排异反应小,在医学领域应用范围广。虽有报道用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Dodge等使用硅胶材料在兔体内的实验中观察到吻合口外层被纤维细胞包盖,内腔存留大量的坏死细胞,并缺乏可再生的气管内皮细胞,故认为此类产品仅能作为临时通道,而非长久使用[1]。

    作者:李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质量管理方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质量管理方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240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与常规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特殊心理干预措施,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4.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多不佳,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诒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

    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精神疾病也是一个特殊的疾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医疗纠纷的重点,患者通常在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发生自杀、自伤、逃跑等紧急事件。调查发生的原因、不良后果,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精神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水平,将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至低。同时,做好安全检查,进行风险评估,把护理风险由发生安全事故后的消极处理善后改为事故前的风险积极评估和应对,这在护理风险管理之中,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的疗效及药理研究

    目的:析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厚朴的药理作用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96例行手术(非胃肠吻合术)治疗后出现早期肠麻痹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中药材厚朴汤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指标、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2/48)与对照组8.33%(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分中药材厚朴治疗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临床不良发反应较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林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目的:探究长期住院患者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科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共30例进行探讨,结合他们的病情以及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患者在治疗期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30例老年患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病房护理的质量,患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都提高了。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在优质的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改善,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情进行合适的护理,使到老年患者在身心愉快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坤芳;罗廷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需加强目标化培养及顶层设计,明确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采用公开、公正、量化、严格的考核标准及相对独立的考核机构。

    作者:许红峰;孙霞;贾芸;林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并以2010年~2011年单纯给予急救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7±6.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71±3.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荔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某医院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离我院2013年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SAU菌株共549株,并对其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共分离SAU共549株,占所有分离细菌的比例为8.6%,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 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26株,在SAU中所占比例为59.4%。药敏结果显示,2013年我院SAU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6.1%,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的敏感性好,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均大于30%。326株MRSA菌株来自临床各个标本,如痰液、创面分泌物及脓液等,其中在痰液中检出菌株多,占52.4%,其次为创面分泌物,占25.5%。临床科室中分离出MRSA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占19.9%,其次是骨科、烧伤科和儿科,分别为14.1%、12.9%和12.6%。结论 MRSA的检出率高,临床上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

    作者:吴杨荷;孙庆丰;杜庆玮;周瑞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8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调强放疗综合化疗(观察组,42例)和常规放疗综合化疗(对照组,40例),治疗期间每周观察急性毒副反应,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骨髓抑制、功能锻炼方面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反应均比观察组重(<0.01);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鼻咽癌综合治疗时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红梅;徐燕飞;杨燕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回顾性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护理与程序化护理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教育术后康复效果,评价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是否运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成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分为两组,根据康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患者及家属清楚自己的护理方案,自觉配合护理过程,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刘洁;周靓;刘艳;周杰;叶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院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明精神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得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行心理行为干预后,BPRS、SANS、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强化,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许梅娟;陈风莲;龚有红;万碧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片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平克亚欣茵R)联合格列美脲片(力贻萍茵R)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米沙坦/格列美脲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格列齐特片),试验组根据血压和血糖水平每日早餐前30min给予替米沙坦片/格列美脲片40mg/(2~4)mg,1次/d;对照组同样每日早餐前给予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片2.5mg/(40~80)mg,1次/d。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的HOMA-IR下降明显、HOMA-β功能升高显著(<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低血糖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均较少(跃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刚;梅勇;杨莉;罗磊;江燕;唐检珍;游媛;蔡茂;许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1月~9月收治患者5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入院护理常规检查,落实责任制护理,定期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警护理。结果研究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警护理使护理人员强化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提高了护士的应激能力和急救技术水平,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作者:彭晓岚;万碧珍;陈风莲;许梅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川乌毒性研究

    通过对中药川乌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毒性、炮制研究、配伍研究、毒性预防及救治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川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刘振民;杨彩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在小儿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京山县妇幼保健院及京山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4例股骨干骨折的小儿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出现并发症,探讨外固定架在小儿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随访1~2年,均获得随访,骨折均玉期愈合,患肢功能满意。无针道感染、外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也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或拆除外固定架后再骨折等情况,无肢体不等长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使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疗效可靠,且具有创伤小、护理方便、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云;谢炎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变化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临床变化的探究,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领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心电图心律、SDNNH、HF和PNN5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结果通过两组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加快;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从心律失常和ST-T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数据结果分析,所有糖尿病患者相对于健康人群,心律失常有明显增高的趋势,HRV降低,心脏神经损伤非常明显等一些症状,所以,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各种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检查有很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黄颖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