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传英
目的:研究探讨DWI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DWI成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DWI显著优于常规的MRI,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脑梗塞的DWI成像各有特点,其ADC值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结论在患者诊断脑梗塞的过程中,合理应用DWI成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崇州市妊娠合并贫血患者全血五元素(钙、铁、锌、镁、铜)含量的情况。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5500S)检测137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钙、镁、锌、铁、铜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铁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1),钙、镁、锌浓度低于对照组(<0.05),铜浓度略低于对照组(>0.05)。检测值降低率铁>钙>锌>镁>铜。结论在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中,铁元素检测值降低为明显,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依据,钙、锌、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以作为一个营养学指标,为适时适量补充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燕;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结膜吸吮线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结膜囊内,偶尔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治疗可用1%~2%丁卡因溶液滴眼,用镊子取出,眼部炎症对症治疗。本病治疗主要是清除虫体,结膜吸吮线虫细小,多隐藏于结膜穹窿或外眦部,如不细心难以发现一次较难取净,应观察随访。防蝇、灭蝇,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果蝇叮眼和与动物隔离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作者:邓琼华;吴艳萍;赵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据调查,全世界每年因溺死导致死亡的人数达3.5/10万,从水中打捞上来的尸体多数是属于意外溺水死亡,但有可能为自杀或者他杀,也不排除死后抛尸入水伪造意外溺水身亡,因此水中尸体可能与刑事案件有关。随着法医学对溺亡和死后入水鉴别的研究的日渐深入,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的进展。本文综合介绍了溺亡和死后入水在法医学中鉴别进展,并对其未来更深一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胜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究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急诊室留观老年患者50例,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终确定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到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分为患者和护理人员,30例(60%)护理风险因患者的自身原因造成,20例(40%)因护理人员的疏忽,患者因素中的不遵医嘱、病情分别占据20%和40%,护理人员因素中的技能水平、法律意识以及疲劳疏忽等分别为20%、12%和8%。结论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值班表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重视道德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树立风险意识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莫月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后,其中40例根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并实行护理方案,另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采取循证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0%,两组之间<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制定并实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治疗,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将是未来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江景珠;林华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联合培养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医学生的联合培养更注重高校之间或中外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多元的,知识面也是更宽广的,可以满足社会对医学类教、科、研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作为辅导员,从低年级开始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专业教育,这也是配合整个学校、整个专业发展的必要过程。辅导员在这里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者:崔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步入成熟阶段,不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医院内部管理系统(如HIS、LIS等)的完善和应用层面,以解决内部信息孤岛、降低医院管理风险、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面向大众、面向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方向和趋势。面向互联网医疗的虚拟医院则是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作者:罗福强;曾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MRI在预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8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发病5.0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T1WI及随后1 w内复查的MRI和CT资料,了解首次增强,WI脑实质强化和HMCA征与HT的关系。早期脑实质强化为脑梗死5.0 h内缺血的脑组织区Ⅱ在增强T1WI出现高信号;HMCA征为增强T1WI上大脑中动脉增粗、出现边缘模糊的高信号,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MRI和CT的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检测出的脑梗死后出血病例(64例/94.12%)明显高于CT检出(9例/13.23%),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MRI在预测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应用中作用明显,对临床上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华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促进头面部烧伤患者尽快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头面部烧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时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给予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结果在76例头面部烧伤的患者中,有71例患者一期愈合,5例患者植皮后二期愈合,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案,能够促进头面部烧伤的愈合,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易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eacheo broncitis)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作者: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院收治住院孕妇1856例,胎膜早破76例,现将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103年12月,住院孕妇1856例,发生胎膜早破76例,占总住院人数4.09%,其中妊娠37w以上57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75%;妊娠36w以下19例,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26%,其中2例孕32~34w胎膜早破者安胎至37w,年龄21~37岁,平均29岁。18例给予保胎、抗炎治疗,12例宫缩抑制无效自然分娩,7例经抗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绝对卧床休息等保胎治疗措施,在妊娠36w及37w以上结束分娩。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消化道类癌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患者就诊时有75%伴有肝转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类癌肝转移治疗方案逐渐趋于多元化和综合化,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本文就消化道类癌肝转移综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莉;刘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后临床护理是现在医院常见遇到的一种问题,通过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包春柳;秦爱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人使用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50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剖宫产27例,自然分娩2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妊高症患者中采用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从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66例进行研究。结果女性脑梗死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有脑梗死病程、病情程度、高龄、女性、低体重指数、高血压病、抽烟。结论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脑梗死病程、病情程度、高龄、女性、低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吸烟,临床要注意积极的予以针对性预防。
作者:陈炜;张之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双腔带涤纶环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需要更换导管进行二次插管时探索原位再插管手术方法。方法在我科20例需要拔除导管再次插入导管的患者应用新的手术方法即把导管从涤纶环处剪断,将钢丝沿体内段管腔导入,退出体内段的导管,然后把新导管经钢丝插入,退出钢丝,涤纶环缝合于皮下固定。结果20例患者应用此种手术方法均成功地在原位进行导管更换,成功率100%。术后伤口无感染和首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另外再找血管,并且不需要使用扩管器;保护了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孙智梅;邹正平;李名波;李冬;海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和评价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人附睾蛋白4项目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生物参考区间5大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测定均值为100.66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0.827,S总为1.679;测定均值为1296.60pmol/L的质控样本,验证后S批内为6.077,S总为5.596。S批内≤1/4TEa,S总≤1/3TEa(CLIA'88)。准确度在±1%以内,低于卫生部允许的偏差范围;分析灵敏度<5 pmol/L;线性范围为60.65pmol/L~1364.50 pmol/L;生物参考区间在0.00pmol/L~104.00 pmol/L,均与厂商提供的参数接近。结论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HE4的主要分析性能均与厂商声明一致。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CAP要求。
作者:匡颖;袁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均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也较少,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筛查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8例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经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筛查之后,结果显示院142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39豫,营养不足检出率为13.38豫(19例),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类型分别是消化道出血(52.94豫)、消化道恶性肿瘤(41.18豫)、肝硬化(36.33豫)。结论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医院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解决营养风险问题。
作者:邵静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