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来欢;黄珍;陆红燕;黎丽姗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其病情决定从药物、心理、生活、饮食和健康指导五个方面进行了护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护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浓度;通过对患者进行教育,使患者较为全面了解了糖尿病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舒适护理,包括心理、疼痛、并发症预防以及生活各方面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创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创口感染,1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1例发生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1%。结论舒适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阚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士离职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高离职率,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训练成本的损失,还影响在职护士的工资积极性,导致护理工作安全性存在隐患,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地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士离职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减少儿科护士大量流失,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儿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罗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是一种放置在眼球后房内虹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固定在睫状沟的屈光性晶状体,主要由Ⅵ型胶原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及光学性能好。ICL以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矫正范围广及保留眼睛原有调节力等优点,在眼屈光手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符合理想屈光手术的多种特点,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ICL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发症作一阐述。
作者:陶思思;王华;罗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技巧。方法对收治的21例应用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因护理不当产生并发症病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开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洁琼;杨芳;刘宁;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护理思路。方法选择38例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总结健康管理经验,为改善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实践,总结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的经验。结果通过认识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特征,明确健康管理建设核心内容,要以健康需求引导建设等措施,可以推动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结论医院健康管理科要根据现代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努力探索符合本院实际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路径,以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
作者:欧阳斌;刘迎新;朱小玲;陈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提高患者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检验妇女在妊娠中期血清中高β-HCG水平发展为PIH的高危风险。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8月随机选择200例13~20w的妊娠妇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β-HCG水平。中位数通过怀孕周期表计算。随访至分娩,妊娠结局和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和Z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受试者中,178例(89%)进行终评估。其中22例有PIH。如果>2MOM,β-HCG被认为是升高的。24例β-HCG>2MOM中有2例发展为PIH,而154例β-HCG≤2MOM中有2例(<0.001)。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0.01)。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13~20w)血清β-HCG水平可很好地预测PIH,且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
作者:翟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需加强目标化培养及顶层设计,明确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采用公开、公正、量化、严格的考核标准及相对独立的考核机构。
作者:许红峰;孙霞;贾芸;林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晚期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发生在妊娠晚期,而且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更为多见,使剖宫产率明显增高,且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加强孕妇的产前诊断和积极合理的治疗,对确保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羊水过少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以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对孕妇的危害。
作者:侯敬海;韩邦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发展,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SHPT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慢性肾衰患者的SHPT逐渐受到重视。这篇综述主要就SHPT的发病机理、SHPT与肾衰患者预后、当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做一阐述。
作者:万佑平(综述);张道友(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男女护士小组排班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ICU护士学历、职称、各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以及个人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男女搭档小组、女护士搭档小组,进行前后夜的轮班,对比两种排班小组在值夜班时发生不良事件与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男女搭档小组值班期间组内矛盾、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发生率比女护士搭档小组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进行男女搭配值班充分发挥了男女护士各自的优点,达到互补的目的,不仅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而且ICU护理质量也不断提高。
作者:蒋亚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式彩超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阴式彩超检查且资料完整,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癌9例,阴式彩超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增厚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3例、子宫内膜癌10例,阴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7.76%,其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中,阴式彩超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97.60%,准确率为96.64%,阳性预测值率为71.43%,阴性预测率为98.79%。结论阴式彩超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经济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方法,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那仁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就其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经治疗,患者AFP水平有所降低,症状得到了有效地缓解。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来予以治疗,不仅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减轻,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使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延长。
作者:卢致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长达1年的优质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SCL-90测评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以及睡眠得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功能正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华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京山县妇幼保健院及京山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4例股骨干骨折的小儿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出现并发症,探讨外固定架在小儿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随访1~2年,均获得随访,骨折均玉期愈合,患肢功能满意。无针道感染、外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也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或拆除外固定架后再骨折等情况,无肢体不等长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使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疗效可靠,且具有创伤小、护理方便、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云;谢炎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田云峰;谢长海;马培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2例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给予保持呼吸道湿化、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方案。结果在32例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中,有24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好转出院,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3例患者因其它原因死亡。结论通过给予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湿化、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方案,降低了术后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提高了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为昏迷后气管切开的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为推广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6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电视胸腔镜手术组36例(胸腔组)和传统标准手术组2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淋巴结数、胸管引流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25.3±88.9)ml、(264.5±83.8)ml、(8.1±2.5)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0.05)。两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05)。胸腔镜组淋巴结平均清除个数为(10.7±2.4)个,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8±1.5)个。传统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1.1±2.8)个,转移淋巴结个数为(4.0±1.6)个。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和转移淋巴结个数无统计学差异(=0.463、0.258,>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标准肺癌根治术,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传统标准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是目前临床上值得运用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刘少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