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儿科护士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

罗琼华

关键词:儿科护士, 离职原因, 对策
摘要:护士离职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高离职率,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训练成本的损失,还影响在职护士的工资积极性,导致护理工作安全性存在隐患,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地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士离职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减少儿科护士大量流失,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儿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谈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阐述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办公室工作在信息搜集、文件传输、存储、数据统计及固定资产管理、考勤管理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革和呈现出新特点,进而提出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以应对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挑战。

    作者:贾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鹅卵石加中药熨烫在骨科的运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鹅卵石加中药熨烫治疗在骨科的临床运用及护理。方法我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骨科患者,其中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胸腰椎骨折、20例关节扭伤患者,应用鹅卵石加中药熨烫治疗患处疼痛,显著疗效。结果疗效显著21例,占30%;有效47例,占67.1%;无效2例,占0.2%。总的有效率97.14%。结论传统中医药熨烫在骨科治疗患处肿胀、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重症鼻出血伴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对1例重症鼻出血伴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给予局部填塞止血,全身抗感染、止血药、免疫抑制剂、营养支持治疗,心里护理、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15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鼻出血治愈出院。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胜燕;陈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行常规治疗外,加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显效20(57.14%)例,好转11例(31.43%),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11例(31.43%),好转13例(37.14%),治疗总有效率68.5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NYHA、LVEE及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乳腺癌是妇科较长常见的肿瘤,指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早期的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常规放疗技术仍具有局限性,影响治疗效果。当前临床强调采用三维调强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本文则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做研究对比,旨在为调强放射治疗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雷海红;金伟端;陈善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窝沟封闭术预防六龄齿窝沟龋的2年临床观察

    目的:对窝沟封闭术预防六龄齿窝沟龋进行2年跟踪观察,讨论其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体检中心体检的儿童100例,所有儿童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家长签字同意。将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共有158颗健康六龄齿,不使用窝沟封闭剂,观察组中共有167颗健康六龄齿使用窝沟封闭剂。跟踪随访6个月、1年、2年,观察具体情况。结果在随访6个月、1年、2年后,观察两组儿童发现,观察组儿童使用窝沟封闭术后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分别为98.8%、89.2%、78.4%;在随访龋齿发生率发现,观察组儿童6个月、1年、2年的龋齿发生率仅为0.6%、1.8%、6.6%;对照组儿童6个月、1年、2年的龋齿发生率高达8.2%、18.4%、33.5%。两组差异明显,<0.05。结论窝沟封闭术对于预防六龄齿窝沟龋有显著效果,是预防六龄齿窝沟龋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宗明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面向互联网医疗的虚拟医院

    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步入成熟阶段,不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医院内部管理系统(如HIS、LIS等)的完善和应用层面,以解决内部信息孤岛、降低医院管理风险、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面向大众、面向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方向和趋势。面向互联网医疗的虚拟医院则是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作者:罗福强;曾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带套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带气切管患者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5例出院带管患者作为指导,除常规做好出院指教会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带管后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方法。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地掌握出院后所带导管的护理方法,能独立、有效地进行家庭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佳康复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

    作者:万小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老年性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低血糖、昏迷、感染、双下肢水肿等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探讨及护理观察,以达到早期诊断,并为正确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1例73岁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精心护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早期诊断之后行持续病情监测,以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开展全面系统护理,是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苏晓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片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平克亚欣茵R)联合格列美脲片(力贻萍茵R)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米沙坦/格列美脲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格列齐特片),试验组根据血压和血糖水平每日早餐前30min给予替米沙坦片/格列美脲片40mg/(2~4)mg,1次/d;对照组同样每日早餐前给予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片2.5mg/(40~80)mg,1次/d。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的HOMA-IR下降明显、HOMA-β功能升高显著(<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低血糖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均较少(跃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刚;梅勇;杨莉;罗磊;江燕;唐检珍;游媛;蔡茂;许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胶囊胃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究使用胶囊胃镜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胶囊胃镜检查的4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结果所选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胶囊胃镜检查,其中39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7.5%(39/40)。结论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是顺利完成胶囊胃镜检查的关键工作。

    作者:管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适护理干预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舒适护理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院施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院施行一般护理模式。结果有效舒适护理措施干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后,与一般护理模式相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华;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晚期妊娠患者化疗期的护理

    介绍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晚期妊娠患者在采用DA方案化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定时监测宫内胎儿发育情况,加强化疗期间的护理,成功为患者产前取得病情部分缓解,经产科行剖腹产,母婴平安出院。

    作者:梁素岚;黄娇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负载RPL8蛋白DC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制备RPL8蛋白冲击的树突状细胞。方法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PL8,IPTG诱导RPL8融合蛋白表达,RPL8蛋白纯化后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分离小鼠骨髓细胞,经rmGM-CSF、rmIL-4体外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RPL8蛋白致敏DC后,采用荧光标记抗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RPL8负载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可见大小<774bp的条带,纯化蛋白经Western blot分析见28kD大小的特异性条带;体外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高表达CD11C、CD80、MHC-玉类、MHC-Ⅱ类分子,RPL8蛋白致敏DC后,DC见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制备RPL8蛋白冲击的DC疫苗,为进一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李燕;叶腊梅;李成;兰洁;岳欢;尹令丝;黄俊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心率失常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8月100例高血压心率失常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测,并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讨论分析。结果73%的人出现左心室增厚现象,仅有27%的人无此种情况出现。左心室肥大的73例患者中房性早搏的患者有11例,占总比的15.06%,室性早搏的患者有27例,占总比的36.99%,而在非左心室肥大的患者汇总房性早搏患者有6例,占总比的22.22%,室性早搏患者有8例,占总比的29.63%。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多是由于左室肥厚造成,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对于高血压心率失常应该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周珏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生菌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胎龄28~36w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记录每次胃残余量、喂奶量、临床症状及消失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出院时间。每日记录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并观察其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营养及出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平均增加体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服小剂量红霉素联合益生菌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明显优于单纯给予小剂量红霉素组,益生菌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增加耐受奶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楠楠;王品品;刘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研究进展

    为了避免大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传统医学不主张剖宫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治疗方法。伴随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剖宫产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文章就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展开研究,同时对其临床护理及安全性加以探讨。

    作者:黄丽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中期(13~20w)产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风险预测

    目的:为了检验妇女在妊娠中期血清中高β-HCG水平发展为PIH的高危风险。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8月随机选择200例13~20w的妊娠妇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β-HCG水平。中位数通过怀孕周期表计算。随访至分娩,妊娠结局和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和Z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受试者中,178例(89%)进行终评估。其中22例有PIH。如果>2MOM,β-HCG被认为是升高的。24例β-HCG>2MOM中有2例发展为PIH,而154例β-HCG≤2MOM中有2例(<0.001)。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0.01)。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13~20w)血清β-HCG水平可很好地预测PIH,且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

    作者:翟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影响,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1w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1w后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明显(﹤0.05);②2w后血糖水平比较:护理1w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及我们保健,值得在临床开展应用。

    作者:俞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8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调强放疗综合化疗(观察组,42例)和常规放疗综合化疗(对照组,40例),治疗期间每周观察急性毒副反应,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骨髓抑制、功能锻炼方面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反应均比观察组重(<0.01);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鼻咽癌综合治疗时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红梅;徐燕飞;杨燕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