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岚;黄娇妃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眩晕患者的佳护理方式,帮助老年眩晕患者尽快痊愈。方法本次效果分析主要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10月老年眩晕患者80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主要是采取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进行一般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适当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护理后,眩晕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患者(<0.05)。结论在对老年眩晕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康复性训练指导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眩晕患者的康复率,降低老年眩晕患者的眩晕情况的复发率。
作者:盛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予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相比较。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组)40例,治疗组(术后配合电脑三维牵引),分别采用VAS评分及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后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郭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后者用药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和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用药量,缩短拔管时间,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侯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和总结,讨论其临床护理方法。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其出血的有效办法,可以使患者消除恐惧感,维持其各项生命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一种少见但及其凶险的并发症,孕产妇死亡率高达26%~86%,是产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羊水栓塞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爆发型和缓慢型。前者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明显,继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呕吐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泡沫血痰、血压下降、休克、严重者猝死。因此,临床上容易识别。而缓慢型羊水栓塞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多以子宫出血、血不凝、阴道流血程度与休克不成比例为首发症状,不容易早期识别,以致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良结局现将我院建院以来发生的1例缓慢型羊水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区作为传染病的重灾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山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体系及健康教育展开论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总结提供依据。
作者:刘一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长期住院患者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科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共30例进行探讨,结合他们的病情以及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患者在治疗期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30例老年患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病房护理的质量,患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都提高了。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在优质的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改善,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情进行合适的护理,使到老年患者在身心愉快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坤芳;罗廷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胃部疾病患者115例,其中胃癌患者62例,良性胃病患者53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分析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四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对恶性胃部疾病诊断,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率相对较低,CA72-4单独检测,有效率高,可达75.88%。而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83.72%)和特异性(95.63%)较高,有效率可达87.2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在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四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诊断有效率,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血管性疾病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血管刺激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的不平衡是新生血管发生的主要原因。单独或联合使用血管形成抑制剂有望成为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5年血管形成抑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内容主要涉及Bevacizumab、色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葡萄种原菌幕浸膏(GSPE)、苯磺酸高级聚糖化终产物、生育三烯酸(T3)、蛋白激酶(CK2)、磷脂酶Cγ1(PLCγ)、辛伐他汀、噻唑啉二酮类(TZDs)、迁移抑制剂、Mül er胶质细胞、表儿茶素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伊曲康唑。
作者:胡辅华;颜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主要就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和治疗组均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患儿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和护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8%。结论临床上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护理上首先告知家长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主要通过呼吸道、肠道(粪-口)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可为散发或小流行。认识到这点,家长们就可以从源头防治此病。家长及患儿很好地配合,加上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本院联合热度宁静脉注射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田云峰;谢长海;马培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2014年首次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者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值,根据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分3组院30min组(T30)、60min组(T60)和120min组(T120),分析各组间血糖、血糖波动(AGF)、HbA1c、胰岛素、HOMA-IR、rI30/rG30、HOMA-β及AUC-i的差别。结果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T/IFG)和糖尿病(DM)组患者T30比例逐渐减少,T60和T120比例逐渐增多;随着血糖峰值时间后延,OGTT各点血糖和HbA1c水平逐渐升高,AGF逐渐增大;rI30/rG30、HOMA-β及AUC-i逐渐降低,HOMA-IR逐渐增加。结论随着OGTT后血糖峰值时间后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可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
作者:王寒敏;陈卫文;陈珺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总结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措施、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抽取60例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合皮下胰岛素注射;观察组采用安装上胰岛素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平衡下降,有效纠正代谢紊乱。治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作者:王艳梅;王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狄春燕;郭含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声速匹配技术、乳腺介入性超声等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为其预后进行评估。超声将在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上起到不可替代的更为广阔的作用。
作者:夏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43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mmHg~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mmHg~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mmHg~140mmHg),观察不同血压水平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在低血压水平组分别为46.8%(29/62)、45.2%(28/62)、8.1%(5/62),中血压水平组为27.3%(18/66)、54.5%(36/66)和18.2%(12/66),高血压水平组为12.5%(8/64)、50.0%(32/64)和37.5%(24/64)。结论CHF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水平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快,近期疗效越好。
作者:沈迎春;施红宇;罗建华;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滁州地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四项的检测,了解本地区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健康体检的4352人,按年龄和性别分组统计。结果本地区人群总胆固醇(TC)平均为4.96 mmol/L,三酰甘油(TG)平均为1.9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平均为1.4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为3.41 mmol/L,血脂总平均水平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滁州地区人群血脂异常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保健意识。
作者:汪祖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另选取同期2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3.57%、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减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痛苦,降低产切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白仁华;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平克亚欣茵R)联合格列美脲片(力贻萍茵R)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米沙坦/格列美脲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格列齐特片),试验组根据血压和血糖水平每日早餐前30min给予替米沙坦片/格列美脲片40mg/(2~4)mg,1次/d;对照组同样每日早餐前给予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片2.5mg/(40~80)mg,1次/d。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患者的HOMA-IR下降明显、HOMA-β功能升高显著(<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低血糖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均较少(跃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刚;梅勇;杨莉;罗磊;江燕;唐检珍;游媛;蔡茂;许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提高患者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