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仁华;陈霞
目前有的护士执业时法律意识淡漠,其原因主要是护士缺少有关护理与法律关系的知识。为使护士能尽快适应新的要求,集中精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要加强既懂法又懂护理的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较高层护理专业部门可经常以培训、讲课等形式组织基层管理者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通过他们利用晨会、交接班、业务学习的机会以法律的眼光去评判日常的护理工作。达到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的目的。
作者:陈益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痰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在肺结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5月~2013年2月于我院肺感染科治疗的330例肺结核患者,提取上述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萋尼氏染色的方式进行涂片镜检和分枝杆菌的培养,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阳性检出率的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痰涂片组与结核杆菌培养组的初诊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50%,痰培养组的初诊分支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性的高于痰涂片的结合分支杆菌的检出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涂片组的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率为71.0%,培养组的阳性检出率为71.7%,涂片组与培养组联合应用的分支杆菌的检出率为92.7%,两中检测方法联合应用的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率显著性的高于单一采用一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对肺结核病的控制过程中,对结核病的及早发现与防治是控制其扩散的关键环节。采用痰涂片与痰培养的联合检测方法是一种阳性检出率高的联合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在结合病的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訾昌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46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对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460例患者中,276株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9.0%;188株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40.2%;4株为真菌感染,占0.8%;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阳性率为95.22%,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18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为全部革兰阴性菌的6.52%,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舒巴坦以及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敏感。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应早期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耐药类型鉴别,高度重视耐药菌株,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平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2年来对1094例行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1094例体检者,将经过检测的患者分为第1组789例功能性胃肠疾病组(均根据罗马I I型诊断标准),第2组305例健康(无胃肠道症状),分别比较Hp感染率,观察其相关性。结果在第1组789例中胃Hp感染率为68.53豫,第2组Hp感染率为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p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病密切相关。
作者:杨斌;马代全;董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结肠透析(保留灌肠疗法)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肾病导致慢的C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原发病治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原发病及基础治疗上,给予尿毒清保留灌肠,疗程8w,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肾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经减少药物剂量或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毒清保留灌肠对早中期CRF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通过结肠透析结合尿毒清药物对中早期慢性肾衰竭症状的联合治疗,观察结肠透析的临床效果,对疗效进行总结。通过将我院8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类,其中对40例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作为结肠透析治疗的对照,而另外40例患者在使用同样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尿毒清结肠透析治疗,将两组对照总结出此种方法的疗效。
作者:刘畅;李晓颖;吴欣;于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病房和重症ICU病房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的变化和静脉血中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3d后,治疗组患者PaO2、RR、PaO2/Fi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的第3d、第6d、第10d及第14d,两组间TNF-α、IL-6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的检测值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损伤,有利于抑制炎性因子,减轻急性肺损伤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损伤。
作者:李作兴;聂容荣;赵树琦;刘汉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合并感染时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我科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时合并感染时降钙素原值共102例,同时选取化疗后未发生感染患儿50例作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2例感染患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52例),按照易感程度分为低危感染组(27例)与高危感染组(75例)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合并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非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危险程度对于降钙素原无影响。结论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合并感染时判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杜超;郝国平;邱运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士离职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高离职率,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训练成本的损失,还影响在职护士的工资积极性,导致护理工作安全性存在隐患,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地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士离职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减少儿科护士大量流失,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儿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罗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儿童口腔科疾病中,乳牙根尖周炎临床发病较为普遍,这一疾病的高效治疗方法是采用根管治疗,而根管治疗术材料的填充在治疗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牙根尖周炎这一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从而使得治疗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虞文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术前检查中,配戴隐形眼镜者角膜厚度增大的幅度和原因。方法对自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眼科做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中,有23例45只眼摘下隐形眼镜不到24h,检查完毕后,给予泰利必妥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4次/d,1滴/次点眼,1w后复查角膜测厚。结果有22只眼角膜厚度降低20~30um占48.89%,18只眼角膜厚度降低10~20um,占40%,5只眼角膜厚度降低5~10um,占11.11%。结论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者做LASIK手术,必须先摘隐形眼镜1~2w后检查的数据更准确,手术更安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质量管理方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240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及格的为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管理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药房现代化管理模式运用而生,成为了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管理思维以其科学性为导向,强化管理水平上的效率,为医院药房的日常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经济、安全的保障。本文对医院药房现代化管理主要从药剂人员管理、药品管理以及药品信息化管理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其具体的相关问题。具体而言,在对药剂人员管理上,细化分为了药师职能转变、药师行为、绩效三个管理方面,药品的管理也从药品质量、数量及金额、效期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今后医学药房现代化管理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行常规治疗外,加以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显效20(57.14%)例,好转11例(31.43%),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11例(31.43%),好转13例(37.14%),治疗总有效率68.5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实验组治疗后NYHA、LVEE及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窝沟封闭术预防六龄齿窝沟龋进行2年跟踪观察,讨论其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体检中心体检的儿童100例,所有儿童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家长签字同意。将所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共有158颗健康六龄齿,不使用窝沟封闭剂,观察组中共有167颗健康六龄齿使用窝沟封闭剂。跟踪随访6个月、1年、2年,观察具体情况。结果在随访6个月、1年、2年后,观察两组儿童发现,观察组儿童使用窝沟封闭术后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分别为98.8%、89.2%、78.4%;在随访龋齿发生率发现,观察组儿童6个月、1年、2年的龋齿发生率仅为0.6%、1.8%、6.6%;对照组儿童6个月、1年、2年的龋齿发生率高达8.2%、18.4%、33.5%。两组差异明显,<0.05。结论窝沟封闭术对于预防六龄齿窝沟龋有显著效果,是预防六龄齿窝沟龋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宗明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超声在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接收的120例可疑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与患者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诊断,120例患者中,对侧斜疝有22例,占18.33%,左侧斜疝41例,占34.17%,右侧斜疝40例,占33.33%;漏诊的有2例,占8.33%,误诊的有3,占7.82%。结论通过超声可以及时诊断出小儿隐匿性斜疝,使患者早日得到治疗,并且超声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侵入性、对患者无害等优点,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盛克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对从2011年4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积极的预防,严密的检测和有效的治疗。结果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有效抢救和积极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100%。结论对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通过严密的监测机制和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姜启栋;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砖的水平变化与患者多发伤的关联,并分析其对诊断多发伤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胸部创伤分为两组,即:合并胸部创伤组95例,无合并胸部创伤组55例。两组都定期收集患者的血液,作为血液标本,通过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液中肌钙蛋白砖的水平。结果合并胸部创伤组的95例患者中,有42例出现肌钙蛋白I升高现象,其比例为44.21%,占总升高人数的82.35%;非合并胸部创伤组的55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肌钙蛋白I升高现象,其比例为16.36%,占总升高人数的18.6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共用51例伴有肌钙蛋白I升高现象的患者中有24例伴有MODS,27例不伴有MODS,伴有MODS组的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肌钙蛋白I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出现心肌损伤以合并胸部创伤者为主。肌钙蛋白I的水平可以诊断患者多发伤病情严重程度,并与MODS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时检测肌钙蛋白I水平,有助于多发伤的临床诊疗。
作者:范建斌;黄艳;胡塞;刘军;王加栋;谭明万;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血流是目前临床血流动力学中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肝病,而全身疾病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时肝血流的监测也是重要监测指标。临床采用的肝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较多,而CT灌注技术能提供更精细、客观指标,随着其技术的发展,会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郑偕扣;徐强;王保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就一次性根充法应用于牙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析。方法选择我单位口腔中心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4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充法治疗,对照组行分次根充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舒适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舒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法应用于牙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云;刘晓燕;刘建桥;毛锡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