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马代全;董伟
目的:对粘连性中耳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对23耳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记录结果对患者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3耳在手术后的气骨导差要明显好于手术前,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有效率高达87%。结论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从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出发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避免粘连性中耳炎的复发率,尽快使患者病情得到恢复。
作者:庞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采用 HPLC法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um),以甲醇原水(82:18)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2.556~51.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其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0.6%(n=9)。结论本方法灵敏高、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益心舒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艳萍;张倩;吴翠;朱文灯;凌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及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顺利转出ICU,4例因费用问题放弃继续治疗。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加之强有力的护理措施,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柳小霞;顾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究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急诊室留观老年患者50例,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终确定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到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分为患者和护理人员,30例(60%)护理风险因患者的自身原因造成,20例(40%)因护理人员的疏忽,患者因素中的不遵医嘱、病情分别占据20%和40%,护理人员因素中的技能水平、法律意识以及疲劳疏忽等分别为20%、12%和8%。结论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值班表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重视道德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树立风险意识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莫月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民族、TgAb、TPOAb这四个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gAb、TPOAb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雯雯;张丽;白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住在我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再加入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仅采用除血管扩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55.00%,显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0.00%,显效率为36.67%,有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强、副作用较少等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奕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发生中老年身上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使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现阶段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不足之处,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主要对拜新同治疗不同程度高血压展开临床效果研究。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以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血管的病发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临床护理在迁延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78例迁延性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在护理相同的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可得,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1.6±5.6d、患者满意率<为87.18%,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1.9±3.7d、患者满意率<为97.43%,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宫颈椎切方法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 I级上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芋级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宫颈高频环形电切术(LEEP),150例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为(7±4)min,明显少于CKC组的(25±3)min,且术中出血量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是CKC组的病变复发率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术后两组的病灶残留率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芋级的问题上,LEEP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创伤及痛苦,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CKC治疗复发率小且能预防高危HPV的持续感染。
作者:赵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7月,80例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且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张,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抢救时间、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救治,使抢救效率提高。与此同时,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明显改善,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蒋淑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压力,由于护理工作比较琐碎,加之面临的种种压力,护士技术操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风险大,护士接触患者密切,精神负担比较重,为了实施护理,要明确护理的功能,确立护理组织,还要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杜绝护患纠纷。
作者:刘仁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制备RPL8蛋白冲击的树突状细胞。方法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PL8,IPTG诱导RPL8融合蛋白表达,RPL8蛋白纯化后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分离小鼠骨髓细胞,经rmGM-CSF、rmIL-4体外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RPL8蛋白致敏DC后,采用荧光标记抗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RPL8负载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可见大小<774bp的条带,纯化蛋白经Western blot分析见28kD大小的特异性条带;体外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高表达CD11C、CD80、MHC-玉类、MHC-Ⅱ类分子,RPL8蛋白致敏DC后,DC见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制备RPL8蛋白冲击的DC疫苗,为进一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李燕;叶腊梅;李成;兰洁;岳欢;尹令丝;黄俊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1190例超市已婚女性员工妇科体检中宫颈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诊断,通过筛查宫颈病变,了解超市女性员工宫颈疾病的发病情况,掌握发病率,为今后的预防保健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早期发现宫颈炎症和癌前病变提供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体检的1190例超市已婚女性妇科体检宫颈刮片的细胞学资料。结果1190例中,838例未见异常,细胞学诊断宫颈细胞炎性改变者344例(29%),不能明确意义的异常细胞(ASC-US)7例(5.9%),低度上皮内瘤变者1例LSIL1例(0.08%)。发现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原位癌1例(0.08%),已及时去专科进一步确诊并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达到了妇科体检筛查的目的。结论本次妇科体检数据分析中,宫颈炎的患病率为29%,由于宫颈炎是宫颈癌主要的致病因素,应引起超市女员工的高度重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宫颈感染的途径。已婚女性平时要特别注意妇科方面的体检,并积极进行宫颈涂片检查,能够做到宫颈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宫颈刮片用于妇科体检中的宫颈病变筛查,检查方便、简单易行、成本经济,可作为筛选的首要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李靖;任苏苇;胡春萍;朱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带气切管患者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5例出院带管患者作为指导,除常规做好出院指教会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带管后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方法。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地掌握出院后所带导管的护理方法,能独立、有效地进行家庭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佳康复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
作者:万小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臭氧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5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臭氧组和手法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年随访,臭氧组院优250例,良45例,好转46例,无效19例,无并发症出现。手法组院优21例,良28例,好转50例,无效51例,无并发症出现。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作者:任涛;曾小莉;周铣;任惠;刘倩倩;梁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声速匹配技术、乳腺介入性超声等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为其预后进行评估。超声将在临床诊断、治疗乳腺癌上起到不可替代的更为广阔的作用。
作者:夏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期过量饮酒者戒酒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方法50例饮酒者均为男性,30~55岁,饮酒时间均>5年,平均饮白酒量≥250ml/d,白酒酒精度(42%~56%);强制戒酒3个月,分别于戒酒前及戒酒后1个月末、3个月末采集血样测定血常规;同时收集50例年龄匹配男性非饮酒者的血样测定血常规作为对照;分析长期过量饮酒者戒酒前后的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 count)变化。结果长期过量饮酒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rophil count )、单核细胞数(Monocyte count)均低于非饮酒者(<0.05),戒酒1个月时即有WBC(包括neu、Mon)上升,3个月时WBC(包括neu、Mon)明显上升(<0.05)。观察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 count)、血红蛋白数(Hemoglobin count)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数(Platelet coun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戒酒1个月末RBC、HGB较前上升,3个月末RBC、HGB明显上升,PLT变化不明显。结论长期过量饮酒者WBC(包括neu、Mon)、RBC、HGB明显低于非饮酒者,戒酒后血常规异常明显改善。
作者:金凤;赵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技巧。方法对收治的21例应用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因护理不当产生并发症病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开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洁琼;杨芳;刘宁;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A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4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B组中,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45,7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可以准确对脱位进行复位,修复韧带并保持其稳定性,保证锁骨远端骨折固定,加快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毛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是一种放置在眼球后房内虹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固定在睫状沟的屈光性晶状体,主要由Ⅵ型胶原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及光学性能好。ICL以其良好的可预测性、矫正范围广及保留眼睛原有调节力等优点,在眼屈光手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符合理想屈光手术的多种特点,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ICL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并发症作一阐述。
作者:陶思思;王华;罗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