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荣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脑炎护理体会。方法将从2014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例重型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例患者均为成年人,对其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乙型脑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前医疗体制的发展使得患者对医院与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患者在入院前与医务人员接触的过程是患者对医院医生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在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从护理质量控制视角下预防院前护患纠纷的几条策略。
作者:苏凤梅;王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及时、有效缩短就诊到溶栓、住院的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昕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状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无差异性,>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0.01;餐后血糖干预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郭延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从电子病历的发展现状,探讨电子病历在临床上应用的意义。方法从我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历程上,解析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结果电子病历作为电子信息化的一种手段,为医学信息化打开了大门。结论电子病历开启了临床医学电子信息化征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作者:吴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钬激光联合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伴膀胱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78例80岁以上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TUVP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2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术前明显下降,未出现TURS、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钬激光+TUVP是高龄高危BPH伴膀胱结石的佳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严格监护、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进;朱文海;诸伟;管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检验妇女在妊娠中期血清中高β-HCG水平发展为PIH的高危风险。方法从2011年7月~2012年8月随机选择200例13~20w的妊娠妇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血清β-HCG水平。中位数通过怀孕周期表计算。随访至分娩,妊娠结局和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和Z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受试者中,178例(89%)进行终评估。其中22例有PIH。如果>2MOM,β-HCG被认为是升高的。24例β-HCG>2MOM中有2例发展为PIH,而154例β-HCG≤2MOM中有2例(<0.001)。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0.01)。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13~20w)血清β-HCG水平可很好地预测PIH,且β-HCG水平较高与PIH严重性相关。
作者:翟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胃部疾病患者115例,其中胃癌患者62例,良性胃病患者53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做健康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分析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四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对恶性胃部疾病诊断,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率相对较低,CA72-4单独检测,有效率高,可达75.88%。而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83.72%)和特异性(95.63%)较高,有效率可达87.2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CA72-4在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四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诊断有效率,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治疗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9例激素治疗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观察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骨密度变化,检测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PTH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反应。结果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者骨密度较前升高(<0.05),肝肾功能、白细胞、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0.05),PTH明显下降(<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显著的改善激素治疗患者的骨密度,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激素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降低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危险。
作者:沈勤华;王友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主要就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和治疗组均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患儿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和护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8%。结论临床上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护理上首先告知家长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主要通过呼吸道、肠道(粪-口)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可为散发或小流行。认识到这点,家长们就可以从源头防治此病。家长及患儿很好地配合,加上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本院联合热度宁静脉注射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行介入治疗肝癌疼痛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等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按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采用SF36表格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程度及术后3d出现疼痛的次数。结果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的疼痛发生的强度及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周碧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需加强目标化培养及顶层设计,明确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采用公开、公正、量化、严格的考核标准及相对独立的考核机构。
作者:许红峰;孙霞;贾芸;林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活血化瘀与西药联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实施治疗,研究组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中医活血化瘀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会军;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共收治50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将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平均42岁。29例肿瘤位于左侧,20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双侧。1.2方法全身麻醉,内镜下暴露肿瘤的位置,腹腔镜需要腹部打4~5个孔,在腹腔镜下,打开侧腹膜和肾周筋膜,暴露肾蒂和肾肿瘤,放置无创伤钳,钳肾蒂,切除可疑病例组织活检,标本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肾蒂钳用于切口缝合,肾蒂钳无损伤组织,术后无出血,病理报告阴性,缝合肾周筋膜后,肾周皮管引流及手术结束。
作者:黄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2014年首次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者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值,根据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分3组院30min组(T30)、60min组(T60)和120min组(T120),分析各组间血糖、血糖波动(AGF)、HbA1c、胰岛素、HOMA-IR、rI30/rG30、HOMA-β及AUC-i的差别。结果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T/IFG)和糖尿病(DM)组患者T30比例逐渐减少,T60和T120比例逐渐增多;随着血糖峰值时间后延,OGTT各点血糖和HbA1c水平逐渐升高,AGF逐渐增大;rI30/rG30、HOMA-β及AUC-i逐渐降低,HOMA-IR逐渐增加。结论随着OGTT后血糖峰值时间后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可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
作者:王寒敏;陈卫文;陈珺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训练的授课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成果。方法基础条件相同的120名学生分成两组,随机分为对照组(60名)和试验组(60名)。两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采用模拟教学训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本急救护理的各项操作学习后,学生对模拟教学训练方法反馈良好,经过考核证明模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可以将模拟训练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康岩;候琛琛;徐辉辉;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出现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科学、精心的心理护理。结果所有ICU综合征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均顺利转出ICU。结论在护理全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ICU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摆脱困难。
作者:黎丽珊;杨丹;洗来欢;陆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儿童口腔科疾病中,乳牙根尖周炎临床发病较为普遍,这一疾病的高效治疗方法是采用根管治疗,而根管治疗术材料的填充在治疗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牙根尖周炎这一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从而使得治疗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虞文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急诊烧伤患者的早期入院处置及护理要点。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各种原因烧伤的患者加强入院早期处置及护理,建立早期救治处置流程,加强风险意识,培训护士救治及专科护理能力,提高烧伤早期救治的成功率,提升专科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规范的早期救治处置流程、专业的护理,有效缩短住院周期,降低烧伤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了急诊烧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秀华;陈瑶;郭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一种少见但及其凶险的并发症,孕产妇死亡率高达26%~86%,是产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羊水栓塞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爆发型和缓慢型。前者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明显,继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呕吐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泡沫血痰、血压下降、休克、严重者猝死。因此,临床上容易识别。而缓慢型羊水栓塞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多以子宫出血、血不凝、阴道流血程度与休克不成比例为首发症状,不容易早期识别,以致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良结局现将我院建院以来发生的1例缓慢型羊水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雨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