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进;朱文海;诸伟;管军
目的:研究屈指肌腱断裂实施修复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大限度的降低肌腱出现粘连现象。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100例手部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屈曲位固定,进行早期制动,经过3w的固定后嘱咐患者自行对患指进行活动;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修复措施后进行详细的康复护理计划。通过评定伤指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伤指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其中26例为优,18例为良,优良率达到了88.0%,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为优,14例为良,优良率为48.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屈指肌腱断裂的患者经过修复措施后实施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大限度的降低肌腱粘连,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曾赛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为帮助大学生们提升自身信息素养,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每学期都开展了信息素养提升系列培训讲座。为了让培训讲座更加符合大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更加受到大学生欢迎,图书馆对本科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一次信息素养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提出今后培训工作的改进措施,使学生们通过参加培训真正学有所获,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夏晓红;张瑞祥;金蕾;吕亚兰;罗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由中耳黏膜、骨膜或者骨质发生慢性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等症状,病情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致面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中耳炎时应尽量保留或者恢复中耳乳突生理功能,常采用的基本手术方法为改良式乳突根治术,此手术方法不仅可将中耳内的所有病灶彻底清除,还可将外耳道的后上骨壁切除,使得乳突腔以及鼓窦开放至外耳道;同时还能够保留患侧中耳传声的功能,而后行鼓室成形术。本文探讨改良式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的护理操作程序,观察组患儿实施用沟通技巧的护理操作,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明显护理满意程度、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eacheo broncitis)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并发或继发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作者: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学习和掌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种适应症并规范护理。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和护理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两者利用互补优势不仅清除患者的小中大分子毒素,而且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减少了近期远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雨钰;宦小燕;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妊高症的治疗中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7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程度以及精神状态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手术后常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不仅影响病情恢复,而且增加了住院时间,严重者有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痴呆。以往的研究表明炎性症反应在POCD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而术中炎症反应可能加重老年人POCD的发展,但是炎症反应又是手术麻醉当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我们探讨炎症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峻岭;王志发;郝在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式彩超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阴式彩超检查且资料完整,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癌9例,阴式彩超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增厚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3例、子宫内膜癌10例,阴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7.76%,其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中,阴式彩超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97.60%,准确率为96.64%,阳性预测值率为71.43%,阴性预测率为98.79%。结论阴式彩超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经济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方法,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那仁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在特殊人群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1706例特殊人群(婴幼儿、儿童、老年患者)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使用丙泊酚静脉镇静。结果1706例患者均在丙泊酚静脉镇静下安全有效地完成了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结论丙泊酚镇静在特殊人群行胃肠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时应用安全、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必信;王玲;张莉;穆秋林;唐滇蜀;魏祖永;刘豪;刘信才;谭福碧;张韶禹;罗祥碧;高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右颈内静脉走向的体表搏动目测法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手术患者64例,首先在自主呼吸下目测右颈内静脉搏动然后用标记笔描绘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标记拟穿刺点,然后使用超声颈内静脉的走向和内径并验证拟穿刺点的位置,测量拟穿刺点距离超声引导下穿刺点(颈内静脉投影的体表中心)的距离;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状态下重复上述测量。结果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超声下静脉走向对比:平卧清醒下目测法与B超可视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25.0%;完全一致率43.8%;基本一致率15.6%,自主呼吸时目测法与超声法穿刺点距离为(0.44±0.32)cm。给肌松药气管插管后,目测法与B超可视下颈内静脉走向对比:无法目测率9.4%;完全一致率71.8%;基本一致率15.6%;机械通气状态下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0.26±0.12)cm。提示大部分患者能准确目测颈静脉搏动及其走向,且穿刺均成功,而机械通气状态下目测法的准确性更高,但是如果患者无法目测到颈内静脉搏动,必须改用其他方法行静脉穿刺。结论目测颈内静脉搏动法不能完全准确的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点,但是在能够观察到颈内静脉搏动时目测法是一种相对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作者:陈太新;李志鹏;柳垂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4例,根据病情不同进行分期,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统计患者的治愈率。结果64例患者经积极地抢救及护理后,死亡3例,死亡率4.69%;治愈出院61例,治愈率95.31%。结论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系统规范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洗来欢;黄珍;陆红燕;黎丽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是护理学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外科护理是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组成,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与创新性护理人才。
作者:丁焕平;侯青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儿科急救专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各省市的一些重点的综合医院以及儿科专科医院都建立了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我国儿科急救医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加强了对重大灾害、传染病暴发等的处置预案和救治工作的更加重视。但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目前的儿科急救专业与国家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将具体的分析目前我国儿科急救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为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儿科急救提供借鉴。
作者:王绍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这也给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与现代化基础设施,面对医院的发展和改革,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形成完善的系统制度对医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展与实施是一项比较复杂繁琐的任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我们主要针对当前的医院信息系统实施中频发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发展现代化先进医院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唐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外感发热的儿童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小柴胡汤复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对比两组在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和74.0%,观察组与明显低于照组的退热时间。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退热快,疗效好等特点,因此,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耀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压力,由于护理工作比较琐碎,加之面临的种种压力,护士技术操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风险大,护士接触患者密切,精神负担比较重,为了实施护理,要明确护理的功能,确立护理组织,还要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杜绝护患纠纷。
作者:刘仁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1例重症鼻出血伴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给予局部填塞止血,全身抗感染、止血药、免疫抑制剂、营养支持治疗,心里护理、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15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鼻出血治愈出院。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胜燕;陈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护生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对两个班的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护生学习态度成绩、学习能力成绩、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业务技能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讲授法。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